刊文精选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 20:20:45      点击:

王丽梅

摘要: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原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存在重复、断层等现象的高职培养方案,本课题通过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究,提出“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工程管理;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8-0249-02

一、中高职衔接高职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也提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我校原先的生源主要来自高考统考招生,少量来自中职院校的对口招生。近两年,随着我校中职招生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学生就读我校。就拿我系来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数已经超过普高统招学生数,这对原先主要针对普通高中招生的教学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程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高職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设置。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阶段,这决定了中高职两类学校都是依据各自的客观情况来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能力和素养养成等内容来设置课程,在培养目标定位上交叉重叠,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的重复问题。就拿工程管理专业来说,和我们合作的学校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其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工程、工程经济学、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建设法规、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建筑工程BIM软件应用等课程,基本和我们开设的专业课程一致。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基本学得很浅,掌握度远远不够高职学习要求,同时学生学习的时候觉得是在炒冷饭,提不起兴趣。

根据合作学校建筑类工程管理专业的调查发现,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技能的课程偏多,而涉及文化基础的课程很少;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教学比较重视,而对理论教学不太重视;在教学效果上,主要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熟练度,忽视对原理的透彻理解。总的来看,教学主要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培养,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些问题导致中职毕业生在操作技能方面比较熟练,就业能力也较强,但综合素质能力却很难适应高职教育继续学习的要求。

二、高职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究

(一)培养目标衔接,进行培养层次阶梯区分

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起点。培养目标在层次上具有明显的阶梯区分,在合理定位二者层次和结构的基础上,实施中高职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工程管理培养的定位主要是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而高职工程管理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掌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熟悉建筑工程管理相关内容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而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达到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水平,让学生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能适应建筑生产一线的施工与管理等职业岗位的要求,让学生成为高级技术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衔接,建立“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课程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衔接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基础。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根据中高等职业院校同类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统一的课程标准,结构和能力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应根据不同培训目标的相应职业岗位组来确定。同时要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相应的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技术平台课程主要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等课程,培养学生本专业技术领域通用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奠定职业知识与技能基础。而在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学校与技术应用行业领域相结合,培养的是专项技能,相对灵活,可以根据服务的行业岗位技术需求设置或开发,主要设置了建筑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BIM软件应用等课程。

(三)分层教学,弹性评价

课程内容衔接要遵循宽基础、实用性和个性化原则,既向学生提供面向一类专业群的专业基础知识,并适度拓宽文化基础理论,为今后的继续教育和扩展第二专业方向提供有利条件,也要注重为高职阶段学习提供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基础,此外还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差异。另外,深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分层教学﹑弹性评价”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两个或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四)将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

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动手能力强的学习特点,需要考虑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加强老师和学生在互联网上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随着在线教学视频的微课日益普及化,我们也在高职工程管理专业中推广使用了“蓝墨云班课”、“雷课堂”和在线课堂“优学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点播、观看、学习教师制作的微课,自主在线学习。

(五)加强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递进

通过走出去扎实调研,加强与合作中职学校,实现协同发展,有效整合专业课程。此外,专业小组还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考察专业人员的工作领域,并深入了解从业人员成长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与企业人员研讨并转化校企合作平台下可操作的课程体系,从而制定课程目标并确定一体化教学项目。据企业建议,过分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不适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强调应岗性和适岗性。通过一体化课程设置从第四学期开始分方向培养,调整为在定岗实训,按专业岗位群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大幅度提高了各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的课时量,使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达到了应岗要求。

三、结语

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工程管理一体化课程的设置,既能避免专业基础课程的重复,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专业技术技能方面,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以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为主,让他們完成中级职业技能考核,获取中级工证书,在高职阶段则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级技能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完成高级职业技能考核,获取高级工证书。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将技能训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并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扩展课程的重点,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饶雪梅.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

[2]张文才.技师学院模块化分层次培养模式探索[J].交通职业教育,2008,(2).

[3]龚维加.浅议技师学院教师培养的途径[J].安徽建筑,2007,(05).

[4]刘建设.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与激励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04).

Abstract:The linking development of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model of "Technology platform Curriculum Specialty Direction Curriculum career progression",which i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and national professional standard.The course system is designed as a whole,and the course standard of mutual connection is worked out togeth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linking middle and high vocational schools;engineering management;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