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基于“创研工作坊”的建筑规划类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20 19:54:05      点击:

何江 倪轶兰 刘梦娟 覃文月

摘要:本研究针对广西高校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普遍存在的教师资源不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难题,以广西大学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科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基于“创研工作坊”的创新实践型建筑规划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培养适应行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创研型人才。该研究建立了“3平台+1模式+1机制”的“创研工作坊”教学体系。通过搭建创新实践、科研训练、协同教学三大训练平台,提炼多层级、多学科、多维度的扁平化教学模式,建立兴趣驱动、导师引导、环境保障的运行机制,實现本、硕、博贯通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实践和科研协作能力,契合当下高校双创教育的改革趋势。

关键词:创新实践;建筑规划专业;扁平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139-03

一、引言

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建设,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的人才需求从大量高素质劳动者转变为更多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不断调整,以期更加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作为建设大潮中为数不多且需要五年制本科培养的两个龙头专业——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其人才培养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传统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是“2+3”,即“2年基础课+3年专业课”的培养模式。基础课知识涉及面广,但内容多是浅尝辄止,适合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大班授课,加上纸笔测试的评价体系。而专业设计课更多的是需要学生面对面的与教师进行直接沟通,由于普遍专业教师资源不足,原有教学也多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加分组讨论或集体评价。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的教学合作与人员交流增多,在吸收了国外建筑规划专业上课经验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不少以导师为主导、学生讨论汇报为特色的小班专题研讨课程。

二、问题导向

1.现有教学改革局限。在不断的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些有特色的改革形式不断涌现。对比整理这些新的教改模式不难发现,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名师效应与团队建设。在建筑老八校及有建筑规划专业的“985”、“211”高校里,不乏建筑大师或工程院院士,由于光环的作用,也建立了很多以他们为主导的大师工作室或院士工作团队。这种脱胎于古代师徒制的模式,实质是“核心(大师/院士)+团队(下级教师+研究生)”,其优势在于名人效应下人脉广、平台高、各类资源多、重大项目多。(2)地方院校有限资源与平台建设。1949年后,建筑类专业遍地开花,发展迅速,但不同地域、历史背景的院校所获得的各类资源与资助差距较大,难以均衡发展。尤其是地方院校,缺师资、缺平台,很多非本专业出身的教师也被拉来充数,对建筑规划的专业认知有限,将建筑学等同于建筑设计,将城乡规划等同于空间设计,落足点在设计而缺乏对专业的整体认知。(3)教学培养计划内容太多,学生疲于应对。建筑与规划专业本科培养都是五年制,本应较一般本科有更多充裕的教学时间,但目前许多院校的培养计划在增加实习、调研等实践环节的同时也设置了许多个性鲜明的特色课程,再加上近年来学校加强思想教育的内容,因此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学习负担较其他专业要重,学生为完成各科作业需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难以静心补充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专业创新、实践创业对于我们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难上加难。

2.拟解决的问题。广西大学地处西南,是教育部与广西共建的高校。建筑规划专业既没有大师级的核心导师,也没有悠久的专业发展史和较高水平的建设平台,想从专业体系、人员及制度上突破也比较困难。(1)为了改善建筑规划专业教学资源有限、实践环节少等问题,可以用行业常用的“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小班化、个性化的互动教学,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2)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科研素养及统筹协作能力,建立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扁平化教学模式。引入社会资源进行“多维度”的协同育人,营造学科交叉互补、导师和本硕博学生参与的“多层级、多学科”的共同学习环境。

三、解决方法

1.建立体系。结合本校建筑规划专业发展的实际,凝练出“3平台+1模式+1机制”的“创研工作坊”教学体系(见图1),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研素质、协作意识的培养与提升融入专业教学。教学体系搭建了创新实践、科研训练、协同教学三大训练平台,提炼了多层级、多学科、多维度的扁平化教学模式,建立了兴趣驱动、导师引导、环境保障的运行机制,培养了一批符合广西城乡建设发展需要、适应行业转型升级的“建筑规划专业创研型人才”。

2.搭建平台。构建创新实践平台、科研训练平台、协同教学平台,三个平台三位一体、各有重点、阶段递进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1)创新实践平台。将学科竞赛作为“常态化”的创新能力训练方式,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化、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引导学生用竞赛项目方案的全过程串联课程专业知识,不断加强阶段性检验设计技能,并持续提升专业应用水平。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为载体,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倡导教师将学生纳入研究课题中,引导学生开展技术创新,指导学生将科技含量高、市场应用前景好的创新思路和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2)科研训练平台。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是科研训练的必备条件。鼓励优秀学生参与到国家、地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结题的全过程。让本科生提前“进课题”接受科研训练,为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硕士、博士以基金项目为背景开展学术研究,提高他们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与知名高校建筑规划专家学者开展设计沙龙、名师对话和学术创新论坛等信息量大、互动性高、学术性强的合作与交流。选送优秀学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共享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提升国际交流能力。(3)协同教学平台。通过校企与校校联合共建课程、实训教学平台、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有效引入社会资源,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交叉协作能力。利用土木学院的优势,将建筑规划与其他学科资源进行整合,组建自治区级“建筑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优势学科资源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校企联合共建课程、教学平台。与设计单位联合共建教学课程,由行业一线专家、设计师共同参与,帮助学生将设计要求转变为社会需求。如与华蓝设计公司共建设计课程,以课题讲座、分组讨论、集体评图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学生参与度和师生互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提炼模式。构建扁平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多层级、多学科、多维度的“教”与“学”。该模式引入开源共享、交互协作的互联网思维,贯通不同层级的交流,加强与外部教学资源的合作,适用于建筑规划专业创研型人才培养。“多层级、多学科”协作研究,本、硕、博学生共同参与。“创研工作坊”课题涉及不同领域,導师与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本、硕、博学生在同个工作场所及同个项目任务中学习,既独立研究又团队协作,成员彼此交流频繁。这种学习模式加速了知识与资源在不同层次人员以及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双向流动,形成平等、合作、民主、自由、宽容的团队文化,在鼓励创造革新、提倡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地思考和发表见解,采用多学科的思维与手段解决问题。这种协作过程就是互相学习、知识共享、创新转化的过程。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等不同性质的组织和资源对接到“创研工作坊”教学体系,形成多元整合、开源互促、共同参与的协作网络。“创研工作坊”可以将外部其他不同的组织作为“教师”,从“教师”中汲取灵感,吸收“教师”的学习技能及知识,掌握“教师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创研工作坊”的特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造新的知识和价值。学生在“做中学”,作为“教师”组织在“做中教”,使学生的自身发展对接社会、行业发展,有效提升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4.建立机制。建立“兴趣驱动、导师引导、环境保障”交互的运行机制,保障并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将兴趣激励作为第一驱动力。建筑规划专业的学习涵盖艺术、技术、经济、法律等多个范畴,在完成既有专业学习之外,将兴趣激励作为第一驱动力,引导学生成为“创研工作坊”的“粉丝”,根据兴趣与特长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与指导教师充分交流。同时,同学之间也互相学习,补充知识,充分发挥同辈教育的作用。导师因“才”施教引领指导。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及项目类型开展小班化、个性化的引导,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学科背景有侧重点的加以培养,对本科学生以培养兴趣为主,对硕士与博士以训练科学思维为主。根据项目类型制订专有指导方案,引入不同指导资源,如设计指导采用设计沙龙、名师对话等形式,创业实践指导引入其他学院教授、企业家、风险投资专家等资源帮助打磨项目。

四、应用成效

1.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科研协作的能力。组建了多支本、硕、博学生团队,参与了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基金项目或实际工程,获得多个全国竞赛一等奖,在全国“互联网+”、“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均有所斩获,并有在校生创办公司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中文核心期刊收录;申请发明专利多项,并获得授权。

2.促进专业建设。教学相长,项目使建筑规划专业教学水平显著提升,课题组教师承担着多项广西教学改革项目,形成了诸多成果。拓展教学资源,建成自治区级“建筑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丰富教学形式,成功举办建筑规划年会;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工作坊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国家级及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0余项、实际工程项目30余项。

3.形成深度互动的校企、校校协同育人模式。项目实施以来,形成了共建课程与教学平台、合作科技研发等深度互动的校企、校校协同育人模式,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结语

正如许多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困境一样,缺大师、缺平台、缺资源,但这并不妨碍团队改善教学环境的努力。目前“创研工作坊”规模不大,却胜在机制灵活,能根据需要组成不同团队,带领本、硕、博学生一起进行扁平化的沟通交流与学习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旸,于海燕.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9):60-66.

[2]张琼.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大学专业课程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6,(3):62-67.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