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5-7 16:28:33      点击:

赖俏贞

【摘要】阅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阅读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而且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这篇论文着重于阅读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阶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72-02

1.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进一步为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英语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英语文本,报纸,英语杂志,相关专业的英语资料等方面能快速掌握大意并理解文本,为听说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教师也是个课题。

而欲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并在阅读课上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目的。教师首先要研究不同阅读阶段影响阅读效率的各种因素,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针对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策略。

2.阅读教学策略

2.1阅读前的准备

2.1.1明确阅读目的

在閱读前的阶段,教师为学生的阅读设立一个目标。意为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并决定合适的方案让学生去完成。至少有三个考虑的因素来设定这个目标,内容的匹配度;学生对内容的熟悉度;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目的。

2.1.2 输入背景知识

阅读理解研究显示如学生对阅读前的背景文化知识有所认知的话,会理解得更深。首先可以帮助他们回忆起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或者是来自个人经历或者是来自其他的资料;接着要求学生思考阅读的主题以激发阅读的兴趣;输入的背景文化知识以英语为主可使学生熟悉相关主题的词汇和短语。

2.1.3预览文本建立期望

在阅读前,预览文本是行之有效的,可以促使学生预先了解所读文本的信息。阅读前准备包括研究标题以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期望;选择部分阅读如阅读前言、介绍章节、结论段落、每段的第一句话等以形成对整个文本结构的思考。可以用的阅读技巧有(scan)浏览,一般是带着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 为寻找答案去读;或者是(skim),略读, 是要找出主旨,看文章在讲什么,观点,论据等。

2.2阅读中

在阅读中的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仅仅是泛读,学生在阅读时还需留意一些相关因素和修辞方法等。教师提醒学生并不只是单纯地阅读,要有目的性。其中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具体的内容和整个篇章结构以及指导学生尝试用提问的方式阅读文本,最好是提出若干问题作为阅读过程中的参考,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问题设置应该涉及三个层次:显性问题,隐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通过教师一系列的陈述、指令、问题等,指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的重要信息;了解一段或一部分的篇章结构;清楚要学的内容等。

教师的指导集中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于各部分与整体,各部分之间和段落内部意义上的发展和联系以及使用的联系手段,锻炼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篇整体理解力。常用的策略是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大纲或填写概要图表以此引导学生积极挖掘素材中的关联信息,并加以组织和整合,创设有效的阅读语境和情景假设,在有效思辨的过程中完成对阅读内容的合理推断。

2.3阅读后

阅读后阶段就是复习内容;总结语法、词汇、语篇特征;根据各学习者的知识、兴趣、观点整合出自己的看法。

其中完成阅读理解题是适合阅读后的课堂活动,学生以两人或小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之后教师在全班讲解答案。此外,词汇语法练习强调语法点、上下文词汇、词根和语篇标记语等。并要求学生通过讨论作者的推理思路明确作者的目的来引导下一步的写作练习。教师在其过程中应避免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了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切断了文章的整体性。

阅读后最后结束部分就是通过语篇分析整合出文章传递的新信息,教师使用的课堂策略有写作练习、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视学生的兴趣、程度、各种需求而定。

3.结束语

在阅读的三个阶段中,每一阶段中教师应当在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应用科学合理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达到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并获取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瑜; 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海外英语;2012年15期

[2]封辛颖; 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胡壮麟;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4]李佳雨;浅谈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理论界;2008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