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及其应对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2 20:05:14      点击:

尹者金

摘要:改革的“平静期”是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要特点,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处于相对“平静期”的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由“行政后勤”向“经济后勤”的转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面临服务质量下降、安全隐患突现、实体效益下滑、管理机制僵化等诸多问题,亟待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在现有高校管理体制机制下,以“互联网+”现有的服务体系,实现高校后勤由传统后勤向智能后勤的转变,这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路径。为此,高校要从转变后勤工作理念、整合后勤服务资源、规范后勤服务项目、架构后勤服务平台等方面,推进高校智能后勤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后勤社会化;智能后勤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039-03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缓解了教育规模扩张与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提升了后勤服务质量。但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资源“瓶颈”已经不再是制约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后,似乎缺乏深化的动力。从目前来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短期内宏观上仍然不会有大的突破,除非国家在事业单位尤其是高校的体制改革上有新的比较大的进展,或者是国家对高校后勤的资产问题有新的要求”[1]。改革的“平静期”是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要特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处于相对“平静期”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的普及、万物互联的实现以及传统电子商务的转型,正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后勤社会化也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看待以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果,并进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化社会化改革,本文拟就对此作初步探讨。

一、半社会化: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开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变革高校后勤系统传统的“政府领导学校,学校领导后勤部门,后勤部门执行具体的后勤服务管理行为”的线性结构组织,架构起由“政府、高校、社会力量互动的立体化开放式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2]而市场化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典型特征。

经过大致十多年的改革与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高校的后勤服务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后勤实体的多元化,使高校后勤服务的开放性增强,后勤服务由纯粹的“福利型”服务逐渐转变成“市场化”服务。同时,后勤管理体制的变化和竞争机制的引入,促进了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改变了由政府包揽高校后勤服务的格局,促进了高校后勤内部结构的变化,形成管理服务型、有偿服务型和经营服务型等多元实体并存的后勤服务体系。但是,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相反,反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使得“半社会”成为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特征。

高校后勤服务“半社会”是相对于“社会化”而言的概念。如果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市场化,那么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目前是半市场化,远没有达到改革的预期。首先,从后勤管理模式来看,高校包揽后勤管理的现象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市场机制、契约制度还没有真正成为主导高校后勤管理的主要因素。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中,“有30%的高校采用了半社会化的后勤管理模式,50%的高校依然由学校负责管理后勤服务工作,40%的院校由后勤服务中心直接管理食堂,完全由社会经营的占15%”。[3]其次,在后勤服务提供方面,尽管社会参与了高校后勤服务,但大多仅限基本生活服务,高校后勤所涉及到的教学后勤、科研后勤、行政后勤、公共后勤等服务内容,基本仍属封闭性,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高校后勤依附于学校行政事业母体存在的机制没有完全变革。高校存在后勤管理处和后勤集团两部门,虽然高校的管理体制明确了两者之间不同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但是,从干部的任免、人员的调动、服务内容的提供方面而言,两者都是依赖于行政系统而生存的。

可见,“半社会”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要实现高校后勤由“行政后勤”向“经济后勤”的转变,亟待进一步推进社会化改革。但是要推进改革,除了观念上变革外,核心是体制问题。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相对于其他社会服务而言,有其特殊性,其市场活动或者市场行为受制于校园特定区域。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始终受制于体制问题,“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只能在体制允许的框架内进行,一旦触及体制问题往往只能在原地徘徊”。[4]体制变革的相对滞后,使得高校后勤服务“半社会”状态持续至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后勤服务面临新的变革,适应互联网背景下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进后勤市场化,成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重要动力。

二、社会化渗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面临问题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我国策应新一代科技变革与产业革命而提出重大战略举措。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先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的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5]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行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新产业的培育和新业态的发展、优质资源的开放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等成为趋势,“众创、众包、众需等不断涌现构成了‘互联网+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6]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将出现新的变革,“万物互联”将逐渐使相对封闭的高校人、事、物与外部世界构成互联互通的整体。

这种变革首先以“社会化渗透”的方式在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中体现出来。基于互联网的新物流模式的形成,不仅对传统后勤服务项目实现了全覆盖,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形式多样的社会化的服务项目逐渐渗透到校园,例如,网上购物、订餐外卖、公共自行车服务等。而基于智能终端的电商平台、微信服务平台、BBS公共平台等模式,正在逐渐改变教师和学生传统的工作与生活习惯,高校后勤服务形式多样化的趋势增强。当然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渐变过程,社会化服务以“渗透”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半社会”化高校后勤服务体系。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高校师生常以现代化高质量服务标准来评判后勤服务,而传统后勤原有的简单、落后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式己不能满足师生以及后勤职工的要求”,[7]“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渗透,给高校后勤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迫使后勤管理面临新的问题。

问题一:服务质量下降问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是以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为标准的,用以服务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师生的要求,这是高校后勤服务的宗旨。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与学生对服务的内容、服务的形式、服务的质量都有了更新以及更高的期望,“半社会”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显然不能充分达到师生的预期,后勤服务质量出现相对下降成为一种趋势。当然这种下降是相对的,是相对于精彩纷呈的社会化服务的下降而言的。

问题二:防不胜防的安全问题。高校后勤服务的前提是首先安全,其次便捷。“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化服务以渗透的方式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安全问题也防不胜防。例如,网上外卖商家在提供便捷可口饮食服务的同时,可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网上购物以及遍及校园的快递服务在方便师生购物的同时,可能存在欺诈问题等。2016年,社会舆论最为关注的“校园贷”问题,其实质也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渗透带来的安全问题。

问题三:实体效益下滑问题。现有高校后勤实体包括高校原有的后勤实体以及引进社会力量形成的新的服务实体,这些都是前几年高校后勤社会改革取得的成果。但是应该看到,高校的后勤实体无论从企业规模、经营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都不具备与社会企业竞争的实力,只能依托于半社会化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而生存和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化渗透使得后勤实体效益下滑是不争的事实,校内外的互联互通所造成的后勤实体竞争压力,使得传统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出现“裂缝”。

问题四:管理机制创新问题。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既要保证后勤服务的规范有序,又要负责学生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必需。因而,了解师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基本工作职能。现行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机制是带有行政性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带有行政命令色彩,高校后勤实体的经营活动需要得到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认可,师生生活管理以各种规章制度的形式让被管理者被动服从。因而后勤服务的对象只能被动接受提供的服务,并不具备平等参与服务管理资格。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化渗透使得后勤服务实体内在改革的愿望增强,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主体意识提升,后勤管理的制度规定以及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面临挑战,如何创新后勤管理机制,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工作新变化,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新课题。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把握机遇,解决问题,需要高校进行一步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在现有的行政管理體制机制下,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现有的服务体系,提供精准的后勤服务。

三、智能后勤服务:“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以“互联网+”现有的服务体系,实现高校后勤由传统后勤向智能后勤的转变,这是互联+背景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智能后勤”,就是依托高校智慧化校园,将“互联网+”应用于现有后勤服务体系中,向师生提供快捷共享的服务信息和便捷优质的服务项目。

智能后勤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可以有效解决当下高校后勤服务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建设综合性后勤服务平台以及数字化的后勤服务大厅,建立后勤服务一号通和微信公众号,开发基于高校后勤服务的智能手机APP等,高校后勤服务可以有效提升“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实现后勤管理的精细化管理,形成基于学校特色的后勤文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视角,智能后勤服务还处在探索当中,其中涉及观念、体制、利益等多种关系的调整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首先,转变后勤工作理念。高校后勤工作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具有管理与服务两大基本职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形成的高校后勤管理处和高校后勤服务公司,分别承担了这两项职能。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变化,管理与服务之间界限趋于模糊。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需要高校后勤转变传统的“刚性”管理理念,要从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出发,结合“互联网+”所带来的服务新理念,主动将智能化、科技化手段融入服务体系之中,给师生创造完美的服务体验。

其次,整合后勤服务资源。高校后勤服务资源散布于高校教学、科研、生活等不同层面,缺乏有效整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后勤资源的整合。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类社会服务资源以“互联互通”模式逐步渗透到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中,按照市场化配置后勤服务资源成为高校后勤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后勤服务资源整合中,高校不要包办后勤,而是要把握“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这样才能“既可以最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来补充高校后勤服务资源的不足,也可以最充分地利用社会力量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员工生活提供后勤服务,从而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有限化、社会化、高效化”。[8]

第三,规范后勤服务项目。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高校后勤服务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互联网+”所带来的传统服务行业的转型发展以及新型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影响原有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规范后勤服务项目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学校与师生的利益,促进各类新型社会化服务项目在高校的健康发展。以校园快递业为例,目前国内快递行业的大多数企业都在校园设有投递接受点,但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投递点之间、投递点与师生之间的矛盾时常发生。为此,高校后勤应该通过建设统一的校园服务标准,以设立企业进校的门槛。再比如,外卖订餐服务,各类外卖小铺很多,食品安全风险很高,而在互联网条件下,学校可以通过对外卖点进行内部的绿色认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选择服务。

第四,架构后勤服务平台。目前高校的后勤服务体系一般都缺乏统一的大平台,针对教师的后勤服务平台通常就是后勤管理处,面向学生的后勤服务平台就是学生事务大厅的后勤窗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智能手机APP的开发,其可以有效解决后勤服务大平台缺乏所形成的后勤资源和信息交互的困境。高校可以架构一个综合性后勤服务平台,平台架构分成两个大的系统,一是高校后勤网络服务系统,将学校后勤服务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对当下“互联网+”所提供的校园服务项目进行筛选,以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选择。二是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APP服务或者“微后勤”服务平台,通过具备信息交互、选购服务等功能,以提供快捷的“互联网+”服务。

当然,智能后勤仅仅只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方面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后勤从半社会化并经过社会渗透,再进入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社会化环境中,还需要从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1]徐金强.从行政组织到经济组织:高校后勤改革的“浙大模式”探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566.

[2]王青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4.

[3]汪庆华.高校稳定工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16.

[4]徐金强.从行政组织到经济组织:高校后勤改革的“浙大模式”探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242.

[5]“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青年报[N].2015-04-13(02).

[6]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06):32-38.

[7]王强,鲁萍,王祖瑞,谷雅玮.“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5,(05):18-19.

[8]朱仁华.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与实践[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45.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