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陈鹤琴与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对比研究及对特殊教育的启示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4 20:30:29      点击:

周露

摘要:陈鹤琴和苏霍姆林斯基都是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活动家。他们分别提出了全面创新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分析研究了两位教育家教学思想的异同及对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陈鹤琴;苏霍姆林斯基;异同;活教育;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238-02

陈鹤琴和苏霍姆林斯基都是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各自创立了注重弘扬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主体性教学理论。研究陈鹤琴与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比较其异同,对于完善我国特殊教育教学理论,全面推进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目的论的异同点

人的全面发展是陈鹤琴与苏霍姆林斯基共同追求的教育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面和谐发展包括精神生活丰富、思想道德纯洁、体格健全,拥有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他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造就个体的人的丰富性,把高尚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审美价值、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1]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样的人应具备以下条件: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2]。二位先贤认为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的有机结合。

二者理论基础不同。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根源于古希腊“身心既美且善”的追求,结合了社会主义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实践,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全面发展的阐述,联系当时的社会需求,发展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陈鹤琴先生的基本教育理念形成于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社会背景迥异。他把教育的最终目的归结到做现代中国人上,强调热爱祖国和人民,保卫和建设祖国,突出了教育的民族性,这与其处于国弱民穷的旧时代,强烈要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是其伟大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课程论的异同点

陈鹤琴与苏霍姆林斯基两位反思了传统教育课程的缺点,认为其内容固定,教材呆板,教师按部就班,学生亦步亦趋。这样只能造就书呆子、工具人。教育应当尊重人、发现人、开发人,并在这一过程中传承与发展文化。课程设置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二位先生都鼓励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不仅读万卷书,也要走万里路。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融入社会生活中去,充实自身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

陈鹤琴提倡活教学,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我们主张大家去向大自然和大社会学习……去向获得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2]他把课程分成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2]。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中指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教育者应关心人的每个方面、每一特征的完善。德、智、体、美、劳,各有各的地位和作用,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

陈鹤琴与苏霍姆林斯基均呼唤学生到“蓝天下的学校”去学习和成长,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掌握思考与发现的能力,主动地去探索,快乐地去认知。教育学生会观察、勤思考、懂探索,让心灵更高尚,使意志更坚强。但在具体课程分类上又有不同。联想到陈鹤琴所处的时代,我们不能否认他当时提出活教育理念的先進性,甚至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方法论的异同点

陈鹤琴和苏霍姆林斯基在数十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潜心研究思考,针对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比如如何发扬各类学生的不同特点,如何提高讲授方法的效率,如何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交往中开拓知识面、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他们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关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主体性课程与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二人都从主体目标论出发提出了教学任务的全面性,认为教学内容不仅应该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各科基础知识,还应包括各类各样的课外读物和课外活动;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认为在教学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其相对应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评价方面,二人都非常重视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都对以分数和升学为参照的传统教学评价观进行了批判。

在具体方法上,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以下原则:让儿童做自己能做的;让儿童想自己能想的;要儿童怎样做,就教他怎样学;鼓励儿童发现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比赛来增进学习效率;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替代教学法;注意和利用环境;分组学习,共同研究;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精密观察[2]。活教育的这17条教学原则,贯彻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是现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体系完整、影响深远的儿童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观点。他说:“不应当把学习变成连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变成使人迟钝的、毫无用处的、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害的死记硬背。”[3]他总结出学生必须掌握的十二项能力:会观察周围世界;会思考比较,会提出疑问;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流利阅读并理解;能流畅正确地书写;能划分阅读材料的各个独立部分,并找出联系;能找到所要了解问题的相关书籍;能在书中找到所需材料;能对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分析;能听教师的讲解,并做纪录;能阅读原文并听懂讲解;会写作文[4]。在具体方法上,他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教师素养;(2)激起学生兴趣;(3)减轻学生负担;(4)进行研究性学习;(5)激起学习愿望;(6)分层教学,各尽所能;(7)用爱转化后进生……

在具体操作层面,陈鹤琴提出的措施多,针对性强,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指导作用更强。而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更扎实,说服力强,在引导后来者发散性思维和方法创新上更有指导性。

四、对当今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

陈鹤琴第一次将幼儿教育、国民教育和特殊教育并列为儿童教育。他筹创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的实践活动和关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他在《对于儿童年实施后的宏愿》中提出:“愿全国盲哑及其他残废儿童,都能享受到特殊教育,尽量地发展他天赋的才能。”这是教育民主化和人类进步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用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儿童和教育,研究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心理差异。综合二位的理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目标包括:改善健康状态,培养协作能力,帮助其适应集体生活,学习简单的生活生产技能,使其能担负日常劳动,维持基本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能够自食其力。对于特教老师而言,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真正地了解儿童之所需,给予儿童适时适宜的帮助;要有学者般的钻研态度,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解决;要有医生般爱心和耐心,对特殊儿童体贴入微,悉心照料。

对比研究陈鹤琴与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两位教育家虽然生活年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但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殊途同归。他们共同的主体教学思想正是对教育一般规律的生动体现,闪耀着素质教育的光辉,成为今天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时代的发展使我们对于教育科学、成才规律有更多的认识,而二者的教育理念仍能给我们启迪。完善特殊儿童的综合素质,注重其精神和品德的形成,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这是所有特殊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A]//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7.

[2]陈鹤琴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5.

[4]和青年校长的谈话[A]//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01-802.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