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中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路径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11 13:58:55      点击: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3-0109-04

  一、引言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科学知识、意志品质、综合能力、行为理念、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组合而成的一种内在的、稳定的特质,是一个人外在的言谈举止和内在的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个人的气度内涵。人文素质是现代人精神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研究生作为社会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而且要有求善、求美的人文素养,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质的结合体。可以说,人文素质对研究生而言是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研究生人文素质的高低,是影响研究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更多关注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群体人文素质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当前不少研究生举止不文明、公德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关系淡漠、沟通能力欠缺等,甚至有的研究生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伴随着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提升当代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加强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强调研究生的知识、情感和意识层面等全面健康地发展,其实质就是引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它着眼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其包含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以及陶冶情操等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信仰等予以挖掘、整理,运用于对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中,将对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因此,高校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其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研究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不管是太平盛世还是动乱纷争之时,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涌现了大批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 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孟子到提出“成天下之大事”的荀子,从爱国诗人屈原、陆游到精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都是体现这种精神的光辉典范。

  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是中华民族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力量。培养克己奉公、忠心爱国之才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主体价值观之一。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创造多种渠道,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把满腔热情投入到国家建设事业中,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发奋学习、刻苦钻研。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研究生以“中庸、和谐”思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把中庸看作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思想给中国古代各阶级人们的思想、言行、人生态度等都打上了深深的印记,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主导原则。中庸思想强调中和、稳妥,反对片面性,反对走极端,所以它有助于人们形成团结融合、和谐宽松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1]13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还主张用“和谐、仁爱”的处世原则来调节人际关系,即对人应持同情宽厚的仁爱之心,包括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和关心。孔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都体现了和谐的重要性。

  “仁爱、中庸、和谐”思想被认为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最高智慧和准则,这对研究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部分研究生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意识欠缺,思想偏激,不能较好地融入宿舍、班级、科研团队等环境中,而现代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合作精神与能力,因此,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储备力量,除了应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外,还应具备和他人协同合作的能力。因此,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谐”思想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将会引导研究生建立友好、融洽的伙伴关系,进而促进他们相互间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研究生“修身、自律”的道德素养。传统儒家一直信奉“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提倡修身为本,强调道德践履,这其中的“慎独”和“自省”便是“修身”的基本方法。所谓慎独,就是要求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自觉地去恪守道德准则,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和前后一致。自省,就是人们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向贤者学习美德,除恶存善。   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修身”强调主体自觉和自律,把“你应如何”的外在要求转化为“我要怎样”的内在律令。[2]它认为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通过内心自我反省、进而形成对道德的认同、然后再由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实践这样一个过程。这种道德养成的路径对当前研究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研究生专业知识和科研的教育上,没有足够重视研究生的德育教育,以至于现在部分研究生缺的不是智慧,而是对良好道德修养的坚守,甚至有些研究生没有把超群的智慧用在回报社会、报效国家上,而是用在了损人利己甚至违法犯罪上。因此,高校应加强研究生的“修身”教育,让他们获得道德上的辨别能力,这将使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变得事半功倍。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研究生树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意义的重视和理解,认为人完全可以靠自身的善性和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反映了古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孔子为了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不畏艰难周游列国,虽然历经磨难,但仍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老子也认为“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只有意志坚定、坚忍不拔的人,才算是真正有志气的人。中国古人所崇敬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都充分展现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3]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研究生一直处在学校这样一个压力、 竞争力都相对较小的温室中,缺乏社会锤炼,他们普遍存在意志品质不强、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在困难面前,自暴自弃者有之,轻生者亦有之。因此,引导研究生树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将有助于激发他们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的斗志,使他们能积极应对学习和科研中的难点,面对失败不气馁,面对挫折不放弃。

  第五,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兼容并包、博采众长” 的学术胸怀。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它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的气派和包容性。它拥有强大的融合力和同化力,强调不同思想文化的渗透与吸收,体现着“和而不同”的整合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初始阶段,就呈现出了多元文化兼容并包、共荣共生的景象,齐鲁、巴蜀、吴越、岭南等多元文化在华夏大地上各放异彩、交相融合。到了唐朝,国力强盛,但对于异域文化也表现出博采众长的恢弘气度。正是多元文化的交融、整合,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获取创新的活力,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化和超越。[4]

  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理念,能够培养研究生优秀的学术品质,使他们具有扎实、宽厚的知识功底,同时这也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因此,研究生应以“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态度,在学好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学习和研究中善于听取他人意见,逐步塑造自己广阔的胸襟;积极吸收各方精华为己所用,奠定扎实的知识功底。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最终学有所成。

  第六,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研究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诚”与“信”的德性。《说文解字》曰:“信,诚也。”意思是诚信不欺为信。《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人无信誉就没有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庸》中提到“不诚无物”,“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1]9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对研究生学术诚信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孔子看来,对学习必须具备一种求真、求实的严谨治学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培养诚实品格、诚信道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自我改造、自我修炼过程。[5]当前不少研究生急功近利,抄袭数据、剽窃他人成果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应以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理念,不断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学术诚信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诚实做人,踏实做学问,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

  三、把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第一,完善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育是对研究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直接、最迅捷的手段。因此,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纳入其中,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系统地向研究生传授中国的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目前,不少高校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少,甚至没有开设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从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巨大作用,大力营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把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让研究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有计划地举办或组织各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和论坛等。

  第二,发挥教师队伍的引导作用。苏轼说:“诗文有传,学者有师。”教师是文化和思想的重要传播者,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其作用非常关键,因此,提高研究生人文素质,必须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高校要有一批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深厚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还能够用其理念和思想推进本学科的研究,达到对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叉渗透。教师应该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教育方式,根据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高校还应打造一支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目前,众多高校都建立起了研究生辅导员制度,辅导员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立一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把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到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对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培养研究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当前环境下,“授之以鱼”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现代教育更注重的是教给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决策的能力,即“授之以渔”。由于学制时间短等方面的限制,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只能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不能根据学生各自的需求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延伸,因此,应探索多种路径,积极培养研究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长期坚持,自然就能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提高他们人文素质的思想营养。中科院杨叔子教授培养出了众多的优秀研究生,在谈到教育经验时他指出,他所带的学生都必须要背诵《论语》、《道德经》 等名篇,否则就不能进行论文答辩。这一方式,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去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知识结构,从而促使自身良好道德情操的养成。

  第四,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师生的思想品质。校园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通过校园文化可以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训是“惟真惟实”,它体现了该校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体现了该校不断进取、德才并重的思想;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凝聚了该校立校兴学的宗旨及培养目标。这些都充分体现和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另外,将中国历史上的名言警句或名人雕像运用于校园中的建筑和文化标志中,创造一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情的校园环境,也可以起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达到陶冶师生情操的目的。

  第五,让研究生在课外活动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加强研究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进而形成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高校应积极培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研究生社团组织,比如古典诗词协会、武术协会、民族音乐协会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研究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印在其脑海深处。引导研究生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既是理论学习的延伸,也是课堂知识的升华,更是研究生养成教育的深化。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信仰予以挖掘、整理,将其运用到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真正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既有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又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研究生群体。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