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1 20:30:32      点击:

甘毅 朱月珍

摘要: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近年来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入职面试的常见形式,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评判效果。目前,在高校中利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来进行专业课教学还不常见。本文报道了以无领导小组讨论来组织本科生《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并分析了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为今后高校内更多的课程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无领导小组讨论;高校专业课教学;农业生态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3-0188-02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常见的人力资源面试技术,它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对候选人进行集体面试[1]。具体实施而言,一般以6—8人为一组,就一个指定的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个人陈述、自由讨论和总结发言。在讨论过程中,不设定各自的角色,完全交由面试人员自行进行组织。评价者通过观察面试人员的语言组织、团队参与、快速反应、情绪稳定性等指标,得出综合性的评价[2]。目前,无领导小组讨论已从早期的少数外企招聘,扩展到广大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面试当中,是一种耗时短、效率高、能够快速考察被试人员综合素质的手段[3]。近年来,“无领导小组讨论”也逐渐在高校中流行起来,常见于自主招生、就业辅导,学生干部选拔等领域[4]。在高校公共课教学中也有少数报道[5,6]。但是,在高校专业课程建设中,尝试还较少。这是因为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置一般较为简单、开放,便于不同背景的考生在短时间内展开交流,但讨论主题的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而高校课程往往涉及专业知识,难以在第一时间形成有效的交流和讨论。在过去的几年,笔者在本科生《农业生态学》课程中,尝试开展了以无领导小组讨论为载体的专业课程教学,并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对上述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农业生态学》是农业类高校的专业必选课,主要涵盖了生态学基本原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知识点多,学科交叉性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在过去的几年里,笔者以无领导小组讨论为载体,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准备阶段

1.题目制定。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有多选一型、资源争夺型、重要程度排序型等多种[1]。为了满足课程教学目的,笔者采取支持或反对类型命题,例如,在讲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一章时,以“拯救地球还是跨国利益集团的阴谋,你如何看待碳交易?”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观点。由于学生对知识点不熟悉,所以需要教师提前准备文字、视频和讨论素材,在短时间内推送给学生,促使他们进行快速阅读和“头脑风暴”。在本案例中,笔者提前准备了2—3段短视频,以及10份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分别从支持和反对碳交易的角度,进行知识点的阐述。

2.现场组织。由于参与课程讨论的学生人数较多(50—60人),笔者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将8—10名学生分为一组,全班分为5—6组。每组成员在教室内环绕而坐,相互分离,互不干扰。由教师宣布讨论的流程、时间和规则。

3.制定评价指标。由于只有1名教师上课,无法对全部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故采取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的方式,由每组推选1名代表依次上台进行总结陈词,时间为3分钟,考核标准为讨论的积极程度,各组代表的演讲口才、仪表、论点论据是否有说服力,时间等方面。

4.制定汇报模板。为了提高效率,教师制定了统一的汇报模板:“大家好,我是xx组的……,我们组的基本观点是……,论据如下……,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二、实施阶段

1.信息推送、头脑风暴。在讨论开始前,利用15—20分钟观看视频,阅读文字材料,快速学习教学内容。所选材料应涵盖知识点的各个方面,如本案例中,选择的材料有:哥本哈根会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博弈;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京都议定书的内容;中共十九大关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动荡和危机;碳交易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全球气候变化是否是个骗局等。

2.观点陈述阶段。阅读结束后,各小組内同学轮流陈述自己的观点,每人用时1—3分钟。

3.自由讨论阶段。此时,各组内同学自由发言,教师在一旁静静观察,不介入讨论,此过程约20分钟。

4.总结陈词。自由讨论阶段结束后,各组成员推选1人作为本组代表,依次上台总结陈词,每组限定时间为3分钟。

三、讲解和评价阶段

待学生完成总结陈词后,教师上台点评,点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各组代表发言的逻辑和观点进行总结和评价,另一个是针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技巧和问题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对讨论的主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归纳,提升教学效果,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四、教学效果与反思

在过去的几年里,笔者在许多本科生课程中,都采取了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有:《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是高了还是低了》《碳交易的利与弊》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反馈来看,这种授课方式比较新颖,学生积极性高,对知识点的掌握较传统教学手段更加深入,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沟通和演讲能力。但是,在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一些局限性:(1)视频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挤占后续讨论点评时间。(2)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的表现作出全程评价。(3)评价比较发生在各组之间,组内缺乏竞争氛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4)前期材料准备若不充分,局限了讨论开展的知识点丰富度和格局。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深入浅出精选文字视频材料,方便学生理解。其次,采取两轮讨论的方法,第一轮讨论分组进行,题目较为简单,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规则与形式。第二轮讨论则由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到黑板前,面对其余同学模拟真实的面试现场,由教师和其余同学作为评委进行点评。二次讨论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者被全程观察和评价,促使台上台下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和面试技巧。

綜上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人才评价,大学生对于这种讨论技能的熟悉和掌握,有助于今后的升学就业和综合素质培养,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竞争精神,值得进一步的改进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健敏,彭文彬.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设计程序与原则[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1-6.

[2]黎恒.无领导小组讨论研究现状和理论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5,(11):61-64.

[3]任静,瞿洪昌.“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中国[J].管理观察,2009:208-209.

[4]吴卓君.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学生干部选拔中的应用[J].学园,2013,(31):33-34.

[5]王雪纯.“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专辑):1-3.

[6]罗斌.高校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166-169.

Absrtact:Non-leader group discussion is a common form of entry interview for state organs,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in recent years,and has a good evaluation effect o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examinees.It is not common to use the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to carry on the specialized lesson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This paper reports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organizing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Agroecology by using the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more curriculum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no leading group discussion;teaching of specialized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groecology;teaching reflections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