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5 20:24:33      点击:

刘慧君 郑卓 陈湘宁 丁轲 赵楠楠

摘要:本文指出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是培养高素质科研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论述了在科研项目选题立项、研究过程和成果总结中,都应遵从学生主导、老师指导的原则,强化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6-0206-02

一、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国家渴求科研创新人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最终由需要国外提供技术零件到如今已经能将本国的技术零件输往其他国家,并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科技上:中国高铁通往非洲等地,珠港澳大桥通车,无人驾驶研制出成果;医学上: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的中国人,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文化上:中国非常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经济上: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移动和通信领域,中国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这表明,中国无论是在科技创新还是科研创新上都从未停止过脚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放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创新性工作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急需具有创新能力和爱国精神的科研人才推动科技的蓬勃发展,并跑甚至领跑其他发达国家。

2.社会发展急需科研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另辟蹊径打开民企或者国企的国外经济之路,推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福利制度的继承和创新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制,使处于劣势群体的人们生活和精神得到了改善。城鄉发展正在缩短差距,共同实现繁荣。这些都有赖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人才来实现,并在未来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更重要的是,科研创新人才不仅仅在于其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风气,树立一种遇到任何事情都绝不轻易退缩的精神风貌,形成全民总动员的良好局面,在社会的发展上不断地做出具有创新性意义的举动,反哺于社会建设。

3.高校迫切需要培养科研创新人才。近年来随着三本院校的取消和技术学校的扩张,高校不仅限于985、211等公办高校,还包括越来越多的民办院校,导致高校对生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渴求越来越迫切,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吸引生源,高校需要适应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以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学生就业率,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高校排名。

二、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加深知识印象,加强动手操作能力。专业知识在课本中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仅凭图文知识来学习实验的原理、过程、结果和注意事项等,难以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到了实际操作阶段,只能根据课本指导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做,不知道怎样拓宽思路,导致思维固化。而科学探究是多种思维综合运用的过程,要运用判断、类比、归纳等逻辑推理方法。科研项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不但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之外的实战经验,还能强化动手操作能力,保证在今后的未知实验中,仍然能有基础的规范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实验的成功率。

2.了解自身定位,学会团队协作。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或者读研后,会接触到更深奥更复杂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仅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通常需要课题组的很多成员一起合作完成。大学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有利于充分了解自己,把握好自身定位,从而做到团队工作过程中优势互补,高效协作,顺利完成整个研究项目。这种提前演练对于今后参加类似的科研项目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3.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科研项目中需要的是继承和发展、不断的创新,创新思维在实验探索中不断得到延展,创新能力会逐步提升。不仅仅是在科研项目中,在企业和社会各个部门都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往往具有坚持到底的性格和无穷的精力。特别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人选择放弃一件事情,追热度成为众人的目标,因此执着的精神品质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社会上与同龄甚至长辈的竞争就独具优势。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选题。一个好的科研项目对于学生来说应兼具趣味性、创新性、学术性和实用性,既能保证学生能按期完成,又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或实用价值。首先,应以学生的个人兴趣为主。只有学生对该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感兴趣,才愿意在项目上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遇到瓶颈迎难而上,推动整个科研项目顺利实施。故而,选题之初,师生应深入沟通,以学生的意愿为导向,进行文献查阅和资料搜集,开展充分的立项背景调查,最终完成申请书的撰写,顺利立项。其次,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没有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对于学生来说,不仅繁琐乏味,而且起不到提升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对师生时间、精力和资助部门物质、资源的极大浪费。适当的创新性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对未知问题的探索欲望,体现了项目的研究价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项目应具有可行性。在保证实验条件和经费预算可行的前提下,应重点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项目的可行性,主要包括工作量和难度。工作量应适中:大学生不是专职科研人员,工作量过大会导致学生精力不够,难以完成,工作量太少则难以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难度应适宜:设置一定的难度可以激发学生潜力,但若难度太大,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则容易使学生产生退缩心理,打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2.教师对学生全程跟踪指导。项目实施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和实验方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实验方案;项目开始初期,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做,进行具体的实验时,老师先演示,学生再实操,老师从旁指导纠偏,规范实验操作方法,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实验技能,而且可预防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不规范操作导致实验失败,科研受阻;项目研究过程中,老师应让学生定期汇报研究进展,了解科研进度,并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一方面督促学生认真努力按期完成科研任务,不偷懒、不懈怠;另一方面把握科研进度和科研方向,避免方法不当导致实验反复失败耽误实验进度,或科研思路走入误区偏离科研方向。教师指导时,重在引导、提问,引发学生自我思考、自发讨论,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完善答案,达到开拓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的作用;项目研究完成后,老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吸取经验,总结不足,最终形成结题报告。

3.师生共同撰写科研论文。在总结科研成果,撰写科研论文的过程中,应由学生主笔,老师从旁提示和指导,学生再根据老师的意见和批注进行修改。投稿后每一次审稿专家的意见,应直接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修改回复,老师对学生修改回复不了的问题给予指导,并对修改稿进行把关。每一次老师和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都是对论文的规范和升华,每一次学生按意见进行的修改都是向老师们学习论文写作的最好机会,师生共同撰写科研论文将大大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论文撰写能力。

四、结语

科研创新在未来的时代竞争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在同类院校中屹立不倒;关系到我国能否创造出更多的奇迹,走出科技强国之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应该把握机会,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以期在未来高速发展的科技之路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魏永长,张勇,宋安齐,等.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2014,(6):71-75.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