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益友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20 19:54:14      点击:

吴海平 钱彦 阚二军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亟须改变。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我们提出了益友式人才培养模式。希望通过对此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能建立一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益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7-0126-02

一、引言

习总书记说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则是青年的代表,那么培养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我们中国梦的大学生,是每个高等学校的职责和目标。

经过多年对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成长状态的分析和调查,发现新时期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他们的视野、知识面都相对以前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各种压力和期待,使得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有所欠缺,因此,突然进入需要自我独立的大学生活后,往往存在容易迷失方向的问题。而大学教师往往除了课堂上课外,在课后与学生之间交流并不多。

二、目前学生培养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专业导师与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过少,主要局限于学业的交流,缺乏生活的交流,导致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

2.大学生活对于一个新生来说可以说是自我独立生活的起点,如果缺乏与新生生活上的交流,容易导致这些学生不知所措,甚至沉溺于玩乐、放弃学业。

3.对大一、大二学生缺乏兴趣培养。虽然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位学业学术上的导师,但是导师所处学术领域不一定是指导学生的兴趣所在。如此一来,会导致学生失去学术兴趣。因此,需要在低年级时为学生开展高频率、宽领域的科普性兴趣引导工作。

4.学生培养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本专业的生源质量和数量。目前,专业学生大多数是调剂生,非其第一兴趣所在。不努力改变现状,极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也会极大影响对我校其他关联理工科专业的支撑作用,同时,严重影响研究生的生源和培养质量。

三、本科生培养现状分析

通过对应用物理专业以及本校其他专业和一些外校本科专业的深入调查,目前本科生的培养普遍现状是:

1.本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内容、交流形式有待进一步加强、丰富。目前模式下的班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有限,主要是引导、指导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学业导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不够,仅仅局限于学业学术上的交流,师生之间相对较为孤立,缺少对学生生活上的引导,尤其是在大一、大二期间,这直接导致一些学生放纵自己,并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自我放弃。

2.班干部的作用还不够突出。班干部要积极地成为班集体与各方面交流的桥梁、动员者和组织者,通过各种形式的集體活动来凝聚班集体,团结班集体,进而从整体来影响个体,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向上,成为一个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合格的、优秀的大学生。

3.各年级之间相对独立,缺乏交流。这样就会缺乏高年级对低年级的一种引领作用。

上述现状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适合新时期要求的学生培养模式。

在新时期“创新创业”、“双一流”大潮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于创新创业型,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这样就需要高校去培养身心健康、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积极主动、视野开阔、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才。人才要求的改变,反过来需要有能培养出此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因此,培养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设置上,而更为重要也最为重要的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内在主动性上,让他们自己主动学起来。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教师,既要做到“良师”,又要做到“益友”。

四、建立学生主观积极性培养模式的探究

就目前大多数学生而言,在中小学阶段,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依旧没法摆脱应试、被动式、压迫式的教育模式,使得这部分学生一到大学就垮掉。这让高校教育背负极大压力,反过来也要求高校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使学生能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积极向上、融入社会的人。但要在四年期间完成这一培养目标,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学生对于一些被动参加的活动可以说是极其反感,这也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在其他各方面的认知。因此,我们需要对学生实施引导式教育,而非保姆式的“关爱”;要让学生自愿参加各项事宜,而非强迫他们去参与(如学生缺课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想办法让学生自愿去上课,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如何通过点名等外在手段驱使学生去上课)。我们要力争在大学四年改变学生的内在,而非修饰他们的表面。本培养模式的创新点在于摒弃外在压迫式的培养模式,采用内在引导式的培养模式,真正做到“良师益友”。所谓内在引导式就是,通过改变、丰富我们的培养内容、培养过程,使学生自愿乐于参与加入我们所制定的培养框架里来,通过师生双方互动,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主导意识,从而经过大学前一两年时间,使学生自我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本培养模式采用纵横互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

1.纵向。通过系负责人作为组织人,通过四个年级的班导师,把研究生与本科生年级连成一体。不同年级之间建立无障碍的交流互动制度,通过这种交流,逐步形成不同年级的互帮互助、互促互进,使整个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生都成为有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在学业导师这一层面,每个导师都会带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导师的小集体下,也能形成一个小的有机整体,建立一个互动模式,增进各年级学生间的交流。

2.横向。对于某一个班级来讲,我们采用学业导师、班导师、任课教师、系负责人之间的互动及时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有问题苗头的学生,我们要采用一个合适方式来引导学生纠正问题。

3.课内课外相结合。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和课内培养是一个方面,但是师生间的交流应该远大于课堂内容。我们将开设一个具有可执行的所有层次学生一起参与的师生间的文体活动,一是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二是通过这种文体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无压力交流,增进师生友情;三是有效防止学生沉浸于玩电游。此类活动暂定: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一年一度的系运动会。

4.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通过公众号,发布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动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理解本专业研究领域。我们希望通过两三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应用物理专业文化自动吸引学生,让学生自愿、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有机集体中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专业知识,还要让他们感受到这个集体也是他们陶冶情操的地方,是能为他们指点迷津的地方。通过此课题的有效实施,毕业生的升学层次、升学率得到明显改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也得到明显改善。在读生和毕业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积极向上、坚韧不拔、自信乐观的精气神。对于人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应该仅仅占一小部分,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内在主观能动性。本课题是在充分调研应用物理专业四个年级学生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是在师生两个层面的充分讨论下对目前所采用的培养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化波,李燕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学生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校辅导员,2012,(02):36-40.

[2]张炳生,陈志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

[3]洪雁.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79.

[4]季玉茹,张续赢,王金宏,王德忠.基于校企合作的“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04):43-46.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