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声音

自尊研究述评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7-30 17:12:15      点击:


高居和

【摘要】自尊的涉及面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个体的认识层面和情感层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自从自尊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国内外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止,且分成多个阶段。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对自尊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自尊 价值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27-02

自我是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自尊作为自我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学者认为自尊是人类个体个性的核心,是其所有行为的基础。关于自尊的研究始于19 世纪末,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心理学对自尊的研究在实证研究以及理论分析两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同时,我国国内关于自尊的研究在新时期也在不断的发展。

一、自尊的定义

在心理学中,自尊是一个极难作出定义的概念,因此目前学术界仍旧未能达成统一。结合自尊的研究进展来看,一般情况下理解自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情感取向和认知取向。从情感取向方面来看,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其形成过程是非理性的。从认知取向来看,自尊是个体的自我判断,判断的依据是个体的能力和特质评价。有鉴于此,可以将自尊的概念分为三种类型,即整体自我、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其中整体自尊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因其持续性,整体自尊常用于个性变量的描述。自我评价即是指个体评价自己能力和特性的方式。自我价值感则主要体现在个体为为自己感到骄傲、高兴或是耻辱。例如,我国学者张静认为自尊是个体在社会时间过程中获得的最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情感反馈。

当前阶段,很多理论家认为,特定的自我评价是预测个体行为的有效指标,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整体自尊合这一概念基本上不具备价值。但是Brown和Dutton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具体任务的自我评价指导个体对评价性反馈的认知反应,相对而言,整体自尊反应的却是个体对评价性反馈的情感。由此可见,自我评价和整体自尊是两个侧重点不同的概念,均对个体的心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上述概念对比分析可知,在不用情况下,自尊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可见它是一个包含丰富的系统,囊括了个体的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且会随着个体所处的情景发生一定的变动。

二、自尊的研究发展

1.自尊概念的衍生

自尊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由机能主义心理学奠基人詹姆斯提出的,它主要是通过一个公式来表现自尊,即自尊=成就/抱负,换而言之,他认为个体的自尊和其取得的成就以及怀有的抱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同时体现了个体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个体这二者若是出现分离,就会造成个体能力感的丧失,进而引起自尊体验缺乏。其后,White从能力动机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即自尊是个体对自身效能感的体验。由此可见,在自尊概念创立的初期,学者普遍认为自尊和行为的紧密关联性,但是这种联系过于笼統使得一些学者对其观点提出了质疑,如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成功”同样代表了个体的“能力”,这是否也会带来自尊体验?因此,人们意识到,成功因其意义和过程的差异,对自尊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例如,Ratliff和Oishi 通过研究发现,成功对自尊的影响力会因性别差异呈现出一定的差别,于是以能力为核心的自尊概念逐渐淘汰。

2.自尊的能力和价值之争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关于“何谓自尊”的研究越来越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与以能力为核心自尊概念相对比的观点。其一,Rosenberg认为自尊指的是对称之为自我的特定事物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他认为自尊是一种态度,且符合社会判断规律和行为准则。在这一概念中,价值感是自尊的主要成分。但是这种单因素的概念却仅仅将自尊视作一种内部现象,使得自尊的范畴被简单化。于是Mruk提出了一种观点,“并不是说帮助人们拥有更好的自我感受本身有什么错,但问题在于这样一种感受或者知觉是否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其想表达的是个体对特性事物的积极或是消极的态度是依托于现实事物而产生,若是只专注于自我感受和自我知觉是否有舍本逐末之嫌。其二则是Branden提出的观点,“自尊是自信(Self-Confidence)和自重(Self-Respect)的整合”,根据这一观点,自尊是由胜任力和价值感两种成分共同构成的复杂结构,自尊的价值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行为结果基础上,自尊的能力必须符合社会标准下的价值规范。这一观点就很好的弥补了詹姆斯“能力论”过于单一且笼统的问题,既避免了单因素模型的简单化,也加深了与行为表现的联系。

3.自尊的外显和内隐之争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突破进展,使得自尊研究也出现了新的方向,即内隐自尊。在此之前,关于自尊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意识层面,很多研究证明了个体确实存在一种有意识的积极自我评价倾向,但是研究者往往很难通过主观报告的形式活动被测试者的真是想法,除了个体容易受到社会期许态度效应的影响这一因素之外,可能还存在个体不曾意识到的积极评价倾向和自我态度效应。例如,Greenwald和Banaji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尊的双重结构模型,并结合实证提出了内隐自尊的概念。他们人为内隐自尊是个体在对自我相关或无关的事物进行评价过程中的一种内省而无法察觉的自我态度效应,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在意识层面上存在差异,是两种相互独立的结构,且二者作用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过程也不同。

其是,在内隐自尊这一概念诞生之前,心理学家Epstein就曾对无意识自尊结构的存在提出了猜想,他认为个体在和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同时存在两套系统参与了自我评价等信息加工过程,分别是经验系统和理性系统。前者体现了情感驱动下的无意识过程,后者则是通过逻辑推断形成的有意识过程。

上述这两个观点虽然都认为自尊存在维度,但是在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二者相关还是独立这一问题上却存在严重的分歧。其中Greenwald认为内隐和外显自尊二者是相互独立的,且大量的实证研究可以提供支持。此外,Wilson、Lindsey和Schooler的双重态度模型也表明内隐和外显自尊二者并不具备相关性,只有在个体认知资源缺乏或是因其它因素导致外显态度无法提取时,才能出现内隐态度主导行为反应的情况。而Epstein却认为,个体的经验系统和理性系统之前存在频繁的交互,在对个体行为反应的作用过程中,二者并不是只能单独发挥作用,个体的行为反应实际上是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这种影响程度和具体情境以及个体偏好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一分歧截止到目前仍旧未能得到解决,一方面原因是受到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限制,如大量证据都表明,外显和内隐自尊的低相关性可能会受到测量顺序、方式以及统计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丽红.国外自尊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6,136-138.

[2]马前锋,蒋华明.自尊研究的进展与意义.心理科学,2002,25(2),242-243.

[3]殷华西.国内自尊研究概述.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04,59-63.

[4]刘毅,张华.自尊问题研究评述.西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8.03,60-66.

[5]张丽华.论自尊研究的历史发展趋势.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48-52.

[6]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82-86.

[7] Coopersmith.TheAntecedentsofSelf-seteemSanfrancisco:W.H.Freemen,1967

[8] Kawash,G.F.Self-esteem in Children as a Function of Perceived Parental Behavior,Journal of Psychology,1985,Vol.113,NO.3

[9] Nielson,D.M.Parental Behavior and Adolescent Self-esteem in Clinical and Nonclinial Group,Adolescent,1994,Vol.29,NO.6

[10]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心理科学,1998,21(6),489-493

[11]魏运华.自尊的结构模型及儿童自尊量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03,29-36.

[12]安莉娟.父母教育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3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