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国民纸质阅读:问题、原因与对策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2 20:06:07      点击:

徐佳玉 吴济慧

摘要:纸质阅读原本是作为主流的阅读方式,却在如今数字信息的时代呈现式微的趋势,数字阅读的竞争越来越强劲,各方面因素的冲击更是动摇了其主流地位。因此,本论文重点阐述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接着从现状的调查研究数据中总结出暴露的阅读问题,结合各方面因素探究阅读问题的成因,最后针对现有的纸质阅读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阅读现状;问题;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3-0246-02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行为,但是处在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国民纸质阅读量越来越少,阅读频率减少。媒体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也一直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冲击了纸质阅读的主流地位。

一、近年来我国国民纸质阅读的问题

(一)我国国民纸质阅读的基本现状

从阅读量来看,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而且对比2013年的4.77本还有微弱下降。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期,与20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更直观来说,有66.7%的人一个月仅阅读1—2本书,而根本没有阅读量的人群占了11.1%。然而相较于其他一些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

从阅读频率来看,几乎每天都看(23.8%)、经常看(30.2%)和偶尔看(39.7%)书的人占得比重都比较均匀,以“周”为计量单位,每周阅读3—4次的人群占比55.6%,几乎不阅读的仅占9.5%。

从阅读的时间投入量来看,52.4%的人阅读1—2小时,31.8%的人仅花半小时以下进行阅读,时长达4小时以上的人群所占比更是只有4.8%。从人均阅读时间投入量来看,人均每天读报时长和每天阅读期刊时长分别为17.01分钟和8.83分钟。而投入阅读的时间,80.3%的人群选择用工作或学习的时间进行阅读活动,只有20%不到的人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阅读。

从阅读场所来看,选择在家里阅读的人有52.4%,在图书馆阅读的有30.2%,公共场所阅读有7.9%,在休闲场所阅读的有9.5%。

最后从电子阅读的阅读量来看,据林克艾普大数据了解,2012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69分钟,而2015年国人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却超过1小时。

(二)纸质阅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快餐文化”充分渗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没有时间进行纸质阅读。据调查数据表明,各占30%的人群阅读的频率是比较高的,但是有60%多的受众群投入的阅读时间量在1小时以下,更有多达80%的人群选择工作时间来进行阅读活动,着重于与工作、学习相关的实用性书籍,69.8%的人是因为学习、工作而不能进行纸质阅读。

2.数字阅读的竞争力十分强劲,纸质阅读量成下降趋势。虽然纸质阅读(58.7%)较于数字阅读(39.7%)仍占据主流位置,但是电子阅读的迅猛发展毋庸置疑已经威胁到了纸质阅读的未来发展。

3.纸质阅读多趋向功利性和实用性。研究表明,受访群众在纸质阅读书籍内容的选择上,61.9%的人阅读与工作、学习所需相关的资料书籍,各有10%左右的人选择报纸刊物和学术科技类期刊。

4.国民总体阅读氛围不浓厚,阅读意识弱。52.4%和30.1%的人选择在家里和图书馆等场所进行阅读活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场所的阅读人数所占比只有15%不到,不光每天阅读的时间投入很少,且阅读频次也很低。

二、纸质阅读式微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社交传媒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的兴起。社交媒体等对阅读行为的影响,一时间,当下很多年轻人是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即“社交媒体依赖症”,这些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且比重很大的一部分,相对的花在其他日常

2.数字信息时代下人们的时间自由度。不同的职业都有不同的工作作息安排,但即使工作各有不同,忙碌的本质是工作不变的性质,人们很难有成块的时间来供阅读所用。

3.公共阅读场所、设施的不完备。像图书馆等公共阅读场所大多存在于城市,农村乡镇提供阅读场所的意识很弱,且有的图书馆等阅读场所的书籍很少、很破旧,环境较差,因此农村乡镇相较于城市人群阅读成本较大,本就不大的兴趣更加渺小。

(二)主观因素

1.阅读习惯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教育程度的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阅读习惯,正如教师家庭的孩子大多数都比农民工的孩子的阅读氛围好,因此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思想观念也导致了阅读习惯的不同,信息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人们更偏向于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读。

2.经济能力的支持。即使现在纸质书籍的价格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也仍然存在着连饭都吃不饱,学都上不起的贫困人口,相较于电子书籍,纸质书籍或资料所需的费用会高一些,因此经济能力即使不是重要原因也是原因之一。

3.阅读氛围和读者本身抗干扰的能力。有着良好读书氛围的安静图书馆的阅读效果比吵闹的公交车肯定好上不少,而一个抗干扰能力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投入书本的人比一个心不在焉容易神游的人更能读得进书,然而公共设施建设得并不好,也就减少了人们阅读的兴趣。

三、改善国民纸质阅读的策略

(一)转变传播方向与商业模式

在阅读革命之前,传媒业做的都是单向传播的工作,造就了整个传媒业的商业模式:内容—受众—广告商。互联网的发展,单向传播、大众传播即将成为过去,小众传播的时代已经到来。专业的媒体业者应该为小众传播提供质量更高、更加量身定做的内容。例如:目前最流行的新闻閱读器,是一个自动搜集你所设置的感兴趣内容的软件。我们不再垄断传播内容的制作、发布,垄断信息的中转。我们的商业模式应该是:找到小众化的目标受众——定制他们需要的内容。

(二)纸媒体的“数字化”

大多数公共图书馆还在沿袭过去等读者上门的老的服务方式,但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少有时间专程到图书馆学习、查阅资料,信息的传递方式阻碍着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图书馆纸质文献期刊的利用率低往往是由于读者不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内容和分布。要加强对本馆资源的宣传报道,将纸质书籍资料和电脑互联网相结合。

(三)集團化竞争

在这个“冬天”里,报业发展将由单个的竞争变成集团的竞争,这个集团化应该是多媒体的集团化,报业应该向影视、广播、网络等新媒体进军,使自己现在掌握的内容资源得到复合性的使用。

(四)改善阅读环境

给读者营造一个美观舒适的阅读环境,不光是要增加图书馆等阅读设施,其布置也要注意采光、温度、绿化这些基础环境的合理安排。采光条件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读者的情绪和阅览效果。

(五)增加互动平台

图书馆可以定时组织读书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织专题讲座与读者更好的互动,这样丰富了读者阅读形式的同时也为图书馆和纸质阅读做了宣传,吸引了更多的读者。

注释:

(1)《2016年最新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EB/OL].中国数据库,2015.

参考文献:

[1]周捷.新媒体时代的大众阅读方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6.

[2]陈旭.纸质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的阅读比较——《东张西望》书籍制作阐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Absrtact:Paper reading is originally a mainstream reading method,but it has a declining trend in the age of digital information.The competition of digital reading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and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has shaken its mainstream posi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reading,then summarizes the exposed reading problems from the survey and research data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and explores the causes of reading problems combined with various factors.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aper reading problems.

Key words:reading status;problems;influencing factors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