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思考与启示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3-13 20:31:18      点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227-02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议上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等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1]。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高校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更应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和行径。只有准确把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旋律,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新途径,才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征,真正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民族团结方面出现了许多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特点,呈现出“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各民族成员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各民族由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民族交往中,容易产生民族摩擦和矛盾,甚至会发生影响民族关系和谐的事情;另一方面,国内外分裂势力恶意散布谣言,制造事端,挑起民族矛盾,破坏祖国统一,给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威胁。

  因此,各民族的大团结,事关祖国的边防巩固、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2]。发展我国的民族团结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维护祖国的安全统一,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大学生“五个认同”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增强各民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即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认同”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源泉所在、力量所在,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

  因此,在当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中,要加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突出“五个认同”教育的内容。一是加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因此,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生存的基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尊严的前提。要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分裂和破坏活动,确保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二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各民族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中华民族意识已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复兴已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当前,要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认识“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要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三是不断强化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各民族优秀文化相互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无价财富,要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并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增强文化自信。四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教育大学生热爱党、拥护党、忠诚于党的事业,旗帜鲜明地反对损害党的形象和领导、破坏我国政权稳定的言行。五是加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进步,才能正确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历程及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本质特征,是我国各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为了巩固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对当代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方面的教育具有突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是加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历史的教育。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构建了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社会环境。但在历代王朝中,由于受阶级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在民族关系中仍然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因而民族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压迫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从根本上消灭了产生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开辟了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逐渐形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也明确指出:“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从而为我国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家统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我国民族关系理论有许多新的阐述和新的发展。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民族关系进行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他强调,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这些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注入了新的内涵,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更加完善和科学。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由来,正确对待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各少数民族为适应社会变革,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目标重新规划和调整,城市成为他们事业打拼和实现人生梦想的新舞台。因此,“少数民族进城”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必然趋势和潮流。一方面,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将更加密切,可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感情,促进民族关系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影响民族关系的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城市里的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a生一些摩擦和矛盾,城镇空间的迅速扩张,也会对各民族的经济利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冲击。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会产生重要影响,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应在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思考和学习处理城市民族关系的正确方法,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整体面貌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 。然而,民族地区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全国的繁荣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忧患意识,要清楚地认识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一是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首先保证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各民族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高,才能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引导大学生对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树立信心。近年来,党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加快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品生产优惠政策,优化转移支付,支持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扶贫开发、城镇化和生态建设。在帮扶中,坚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相结合,因地制宜,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因此,有国家的强大支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就一定能够实现。三是引导大学生探求民族地区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途径。实现民族地区的小康和富裕,离不开国家的扶持,但是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学生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积极引导和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发掘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释放发展潜力。同时注意帮助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借鉴外来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灵活运用,走内外结合、协作开发、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道路。

  三、对新时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的启示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学科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规律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的学科,其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各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巩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006年国家民委在《关于加强民族院校民族理论和政策课教学的意见》(民委发[2006]167号)中明确要求,要在大学生中“开展民族平等团结教育”。

  新时期民族团结教育是一个争取人心的认识过程,必须采取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3]。根据当前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该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方式需要进行以下改革和创新。

  一是在该课程教学中借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走上讲台,亲自讲述自己家乡变化和自己的生活变化,在自主学习当中体会我国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和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让民族团结的精神融化于学生的意识世界。二是借用“情境认知教学法”,通过参观访问和实地调查,让大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入了解民族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我国丰富灿烂的多元民族文化,深刻体会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的社会现实,亲身感受先进人物及其事迹,创造更多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情境,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之中。三是优化教学模式,充分设置分组讨论,努力创造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由各民族学生参与的学习小组,精心设计议题,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讨论,共同完成有引导性、组织性、协作性的集体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学习氛围更加活跃,而且还能让各民族学生在学习讨论中进行观点、情感的表达与沟通,充分调动各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培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和相互包容的优秀品质。四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向大学生灌输依法治国理念和以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法制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积极探讨完善民族法制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