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高职院校“互联网+”特色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4-28 13:34:13      点击:

张军 温舒明 李爽

[摘 要]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专业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观念、内涵建设等问题,文章提出高职院校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引,校企构建“互联网专业平台”,重点建设“互联网+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师资培养”等内容,从而提升专业实力,凝聚“互联网+”特色,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互联网+”;特色专业建设;内涵建设

[作者简介] 张 军(1977—),男,广东韶关人,工学硕士,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温舒明(1980—),女,广东梅州人,学士,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6-0033-04    [收稿日期] 2020-08-24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寄予的厚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需求[2]。而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直接面向培养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适龄劳动力就业的重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专业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内涵和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是各高职院校常抓不懈的主要工作,亦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建设内容之一[3]。因此,高职院校肩负着在互联网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使命。

自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传统行业产业通过与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极大促进了互联网技术与社会行业产业的大融合、大碰撞[4],推动了社会资源的大整合、大升级。而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融入了此次大变革中,职业教育作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敏感的一类教育,更是首当其冲,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培育产生了基于“互聯网+”的新教育理念、新教学模式。作为职业教育人,努力将专业建设的主要内涵(教学组织、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培养、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与互联网进一步融合、融会、贯通,建设“互联网+”专业特色,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就业导向”目标,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互联网+专业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与特色体现为专业的水平与特色。专业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命脉,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需要持续调整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建设内涵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不断找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增长点,以形成优势、特色,进而通过专业品牌、专业特色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提高院校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以一流专业赢得一流的地位,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职教要求。

文献[5]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问题,提出利用互联网在教师培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通过“互联网+课程教学”的模式进一步促进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文献[6]提出构建面向“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介绍了软件工程专制定面向“互联网+”的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做了积极的探索。文献[7]从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特征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需求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背景的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结构,从而构建智能化特色质量保证体系和良好的质量文化。文献[8]提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淡季旺季、交叉互动等互联网教学模式,实践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目前“互联网+”教育领域各类应用不断推广扩大,互联网+课程教学、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教学模式等均有文献阐述,但对于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互联网+”专业特色的内涵建设研究尚属空白。主要表现为:

1.人才培养理念有待改进。院校领导及老师对“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滞后,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缺乏相应的敏感度,尚未就“互联网+”教育的各个层面的融合进行全面研究,没有借助“互联网+”力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促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构想。

2.社会支持系统需进一步健全。高职院校必须密切联合区域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然而由于政校企行关系尚未厘清,院校合作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处于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低端,人员、技术、信息化等水平不高,实力不足,导致无法支撑专业“互联网+”建设。

3.教师培养等机制需提升完善。院校缺乏应对“互联网+”时代下培养和考核教师的有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对信息垄断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教师的知识权威和话语权受到挑战,教师的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应用能力需不断加强,从而促进教师管理观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

二、“互联网+”专业建设思路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9]提出了“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高职院校以“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为指导思想,校企合作开展“互联网+”特色工程建设,构建立体的专业资源及开放课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开展师资培养、企业培训、社会服务、学生第二课堂等建设,通过网络、项目、翻转课堂等资源更好服务于学生(含在校生、毕业生、培训生、准在校生)、教师、企业及行业协会等组织,推进建设“互联网”+产教融合,最终实现构建“互联网+”特色专业的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下图1示。

三、“互联网+”专业建设主要内容

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开放、共享、创新的“互联网+”思维为指引,以学生学习、发展为中心,校企搭建“互联网+”云平台作为合作载体,重点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第二课堂等领域,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和纽带,实现互联网与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为专业、学生、企业服务,实现多方多赢,如下图2示。

(一)“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

1.“互联网+”专业教学资源库。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联合行业协会、紧密合作企业,建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课程资源为核心,行业企业资源素材、专家信息为支撑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以满足不同用户群在线教学、培训、自主学习需求。

专业资源库除满足在校生学习需求,还针对“准在校生、预备生”(如专业“三二分段”中职学生、有志报考本专业的普高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先期宣导,帮助他们做好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针对已经毕业学生,专业资源库则提供可供终身学习的资源与交流平台,为终身学习提供条件和保障;同时将毕业生所在行业、企业的各类资源整理、归类,纳入专业资源库中,不断更新、完善专业资源库,形成良性循环。

2.建设基本覆盖专业核心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或微课课程。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以研发微课视频、flash动画、生产现场录像、虚拟仿真等“非图文”资源为核心,按照项目式教学要求,建立覆盖专业核心技能的在线开放课程(微课课程)群;进而为顺应互联网+教育时代潮流,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奠定基础。

(二)“互联网+”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1.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反转课堂、混合式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构建“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专业核心课程打破“教室+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应用微课、慕课、微信、QQ、手机、平板电脑、VR等现代信息技术于教学各个环节,专业核心课全面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式课堂教学,满足当前新生代学生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需求。

2.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的程度。职业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日常教学中能够引入一定数量的资深工程师、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然而限于时间、精力、费用等因素,企业专家参与程度普遍不高;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专业核心课将打破“上课教室、上课时间”的限制,通过微课视频、网络直播等手段,将行业专家“实时”请入课堂,提高他们的教学参与度;确保专业核心课程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行业企业高技能兼职教师共同讲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互联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根据专业定位培养岗位的工作需求,联合专业合作企业伙伴,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在校企共建教学中心基础上,搭建基于“互联网+”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协作关系,将企业真实业务引入实践基地,从而在校内构建企业化实训环境,用真实业务活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增加职业经验。

2.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实践教学基地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管理的新型移动互联网平台,及时收集、汇总并解答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检查学生实践到岗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职业技能增长情况,确保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科学、安全、有效的推进。

(四)“互联网+”教师队伍培养

1.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培养教师队伍。构建新型教师培养环境,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合作企业的网络培训资料,通过e-Learning平台,开展包括点对点、海外远程等培训,鼓励老师使用以教育云为依托的智慧培养环境,促进教师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综合提升。

2.重视“互联网+”时代的教师素养结构。以教师素养的结构性变化为依据进行教师队伍的培养,不仅需要考虑教育教学方法,还需要对教师的判断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与学生的互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五)“互联网+”学生第二课堂

按照“互联网+”教育要求,应用学校现有网絡学习平台,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协调发展,并实现翻转教学,做到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巩固复习、拓展学习,边看微课视频等资源边同步演练,满足碎片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引入“社交化”学习机制,通过e-learning平台、微信、微博、QQ等手段搭建“学习型朋友圈”,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无缝及时互动,激发学习自主性,翻转课堂角色。教师根据学生掌握课程情况及时更新微课视频内容,使学生在第二课堂学到更多更新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结语

2019年国家“双高计划”的实施,高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在“互联网+”时代承担着巨大变革的挑战和压力,这意味着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专业建设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持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进行专业内涵建设,才能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以质量为核心的新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观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20-07-08].http://www.gov.cn/xinwen/2019-02/13/content_5365377.htm

[2]高永新.“百万扩招”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21):21-23.

[3]丁锦箫,龚小勇.“双高计划”引领高职专业群建设: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5):24-30.

[4]張乐天.互联网+”视角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6):93-96.

[5]李维龙.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5):201-203.

[6]程凡,苏延森,孙登第,等.面向“互联网+”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0):82-83,85.

[7]段汝林,孙波,李余琪,等.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01):360-361.

[8]李博,薛姣,王晓侃.“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构建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12):86-88,94.

[9]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20-02-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ajor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and the problems in concepts and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nstruct the Internet professional platform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ternet +" thinking,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 and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so as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strength, condense "Internet +" features,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Internet +";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内涵建设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年鉴编纂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互联网+”时代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升级
面向互联网+的轨道交通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钢琴教学新模式研究
“互联网+”视角下的高职人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互联网+”形势下旅行社发展模式的探究
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 培养煤炭行业创新人才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医联体建设分析
浅谈“互联网+”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内涵建设研究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