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2022年第9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9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1 11:21:38      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9期

李奔鸣 胥璟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程;艺术性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艺术设计类课程为例”(2020SJJXGG03)

[作者简介] 李奔鸣(1981—),男,广东四会人,硕士,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胥 璟(1984—),女,山东平原人,博士,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9-0169-04 [收稿日期] 2021-09-2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是一门充满“艺术性”的课程。一般而言,艺术性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程度,主要指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两方面所达到的完美程度。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并不是简单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中加入艺术的处理手法和表现方式,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的艺术性,实质是指运用一定的、精妙的(等同于艺术层次的)处理方式去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质”的提高,必须运用“艺术性”的方式和手法才能得以实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是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固定僵化的,而是与时俱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固定僵化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既然是方法,那检验方法的唯一标准理所当然是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革,要检验方法是否依然适用,实践的方式、内容、形式也应随时代与社会而改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时代为指针”[1]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更应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时俱进的关键就在教师“姿态”和“技艺”的与时俱进,而“艺术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姿态”和“技艺”发展的核心。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姿态”上与时俱进,须有艺术性

教师以何种姿态现身课堂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成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其关系与特点较往昔已截然不同,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是“以引领者的姿态站到学生前面,以倾听者的姿态站到学生中间,以促进者的姿态站到学生后面”[2]。无论是作为引领者、倾听者还是促进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应艺术性地展现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姿态。

首先,要有引领的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功能是政治引导,强调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把课程变成单一的、强硬灌输的政治宣传,而是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领能力,运用极具吸引力的、极具真理性的、极具思想理论性的、极具学理分析性的姿态去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次,要有倾听的艺术。当代大学生大多个性张扬、敢于表达,面对教师更乐于沟通。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一方面是机遇,有更多机会倾听学生在成长过程之中不同的困惑、需求和期待;另一方面是挑战,这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難度。因此,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不断的思想启发和释疑解惑之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自然而然地做出选择,使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之中真正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层面的发展和境界的提升。再次,要有促进的艺术。“急于求成”“贴标签”等方式绝不可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站到学生后面,以促进者的姿态,创造教学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多思多悟,进而“把知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2]。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技艺上与时俱进,须有艺术性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增加“到课率”和“抬头率”,更要“入脑”“入心”。“到课率”“抬头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课程缺少吸引力。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中学政治课教材在内容上极为相似,照本宣科会让学生产生一学再学的倦怠感。不能“入脑”“入心”的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流于形式化,质量没有拔高,缺乏艺术性。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契合时代的变化、局势的变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是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之基,不能动摇,这毋庸置疑。但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在信息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契合时代的变化、局势的变动,无疑是一个崭新的、难度极高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种课程创新纷纷应运而生,层出不穷。但创新的目标不应该以“是否创了”为目的、“是否新了”论成败,而是应该以提高实效性为目的,以有效性论成败。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提高实效性和有效性,绝不是填鸭式的“硬灌输”,而是必须运用一定的、极具时代性的、精妙的、等同于艺术层次的处理方式去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切实提高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讲授、课后实践等环节在本质上、技艺上的技巧性和质量性,以艺术性的手法去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和道德觉悟,即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技艺上必须具备艺术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立德树人首次被正式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成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針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曾多次提及立德树人,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3]换言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根本任务。要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起着重要作用,是“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艺术性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而产生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是“立德”的内在要求

立德树人,“立德”在前,“树人”在后,故“立德”是基础。“立德”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立谁的德”,二是“立什么德”。这两个关键问题同时也是“立德”的内在要求,其中,艺术性是关键。

要“立德”,首先是搞清楚“立谁的德”。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德”关系师生两个方面,正所谓“先立师德,再立生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立德”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人格要正”[4]。“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情、气质和能力等内在特征的总和,一个人总体的内在品格的外在表达所展现出的形象就是人格形象。要做到“人格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用艺术性的修养去提高自身的性情和气质,不仅如此,要在短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中展示“人格正”且以此引领学生,更需要用艺术性手法展现“人格的正能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发现“真、善、美”、领略“真、善、美”、追求“真、善、美”的过程。“美”不仅是形式美、外在美,更是本质美、内在美,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艺术性修养提高了,审美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总的来说,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艺术性修养和课程人格魅力展现的艺术性手法同时提高,才能实现“人格正”的目的和效果,才能立师德、正生德。

要“立德”,其次是弄明白“立什么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受教育者是大学生,故学生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做到“立德”,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里面的“德”不是某一阶层的、某一专业、某一领域的“德”,而是广义的“德”、基础的“德”,诸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爱国主义、民族大义、优良传统等。而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干扰,其中部分的大学生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道德理念失范、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要让各不相同的个体立下同样高度和质量的“德”,提高课堂亲和力至关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避免高谈阔论、长篇大论,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幽默风趣的话语引导学生。而且要有技巧性地去挖掘贴近生活的时事焦点,让社会话题为教学所用,让学生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从而起到立德的根本目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是“树人”的内在要求

立德树人,“立德”在前,“树人”在后,故“树人”是目的。“树什么人”是“树人”的首要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美”的教育不可或缺,要提升外在美和形式美,一般艺术课程可以做到;要提升内在美和本质美,就必须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艺术性的熏陶才能达到目的。新时代,我国教育有更高的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必须以“四个自信”为底气,对内要实现中国梦,对外要讲好“中国故事”,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从政治上与学理上说清楚中国梦、“中国故事”“民族复兴”并不难,但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梦成为学生的统一梦想,让学生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就必须极具感染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才能实现。“高校思政课程的感染力是该课程的生命力”[5]。提高课堂感染力是极富艺术性的,一方面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灵活运用心理艺术,独具匠心地去了解学生,另一方面要合理运用教学艺术,正确把握提问艺术,寻找更有效的、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的、多样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与路径。

其次,“怎么树”是“树人”的第二个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先要明确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义务教育的政治课有所区别,原因在于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大学生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思想基础、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小学生仅需做到“知其然”,而大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让大学生的固有思想得以扭转或升华必须要使其明白其中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最有效的方法——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艺术性加工,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点,引发学生的共鸣,然后理性地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和世界局势,并适时用精练的语句总结出发人深省的道理,方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并对学生加以启迪,从而实现树人的根本目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质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充分说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非“育才”。“育人”与“育才”不同:从培养目标而言,育人旨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才则旨在让受教者获取成功;从培养对象而言,育人必须德才兼育,既育德,也育才,且德在才先;从培养性质而言,育人是基础,无论是“英”还是“才”,首先得是“人”,唯有在育人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育英、育才。《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思政课程必须要做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6]。由此可见,以育人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止要有知识的灌输,更需要有政治的引导,思想的升华,人文精神、人文价值、人格养成等方面的教育。要做到前者可以仅靠宣讲,而要做到后两者则需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耳目濡染、潜移默化,就必须融合德育、美育、智育等方面的艺术性手法和处理方式才可实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做到“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就必须提高課程感染力,将课程打造成为一件艺术品。艺术品的艺术性愈高,其感染力就愈强,也就愈能发挥艺术的社会作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真善美的统一,是一件艺术品艺术性的最高境界[7]。与此同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越高,感染力就越强,课程作用就越大。正如艺术品的思想性与其艺术性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性也和其艺术性同样有着密切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越高,则思想性越高,思想性越高,质量便越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较一般专业课程而言,本身具有几大特点:(1)内容丰富——纵向包括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和现今的时代精神,横向包括历史、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2)形式多样——包括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后实践、社团活动、党建、团建,甚至学校管理等;(3)涉及面广——不仅包括学生,更包括教师,乃至社会全员。所以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技法是独特的、区别于一般专业课程的。一门极具艺术性(或者说一门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在内容上具有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在形式上具有观赏性、潮流性、前瞻性;在展现上具有亲和力、针对性、深入性。就这方面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综上所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是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质的内在要求。在新时代,中国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注重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这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质量的主要措施和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