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途径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 20:20:21      点击:

李阿特 王晓月 石乔梓

摘要: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从心理危机干预所面临的新问题入手,基于自媒体的特点、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媒介素养等角度探索相应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自媒体;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136-02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然而大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具有自主性和依赖性并存、交往需求与情感封闭重合以及现实与理想矛盾的特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与此同时,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或他杀的报道频繁出现,并成为校园乃至社会热点事件,由可见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受关注程度较高。心理危机的发生往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并经由一定事件刺激才表现出过激行为,形成心理危机事件。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构成刺激的事件不再局限于学习生活环境本身。以自媒体为主要工具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生活背景,他们的交流范围早已不限于家庭、课堂和朋辈群体,自媒体不仅是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也是交流互动的重要工具。借助自媒体,青年学生获得了更大的空间来进行自由表达,同时获取信息也更为便捷,但不容忽视的是自媒体所呈现的并非完全真实的世界,同时个人的态度和评价会受到他人影响,也包含有片面、曲解甚至错误的事实和观点。因此,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不应再局限于校园生活环境,需充分了解自媒体对大学生群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充分考虑和分析自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提出的能力素养要求,提高学生运用自媒体的能力,以有效应对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以提高大学生危机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自媒体引发学生群体非理性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机制。在自媒體时代,网络在群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个从人视角的态度、评价、感受和声讨,以自媒体为载体,能够实现快速传播、相互传染和快速发酵,随即形成网络舆情。与传统媒体的整体或者高位视角相区别的个体视角,更容易将阅读者带入感同身受的情境,加上特定的语言表述习惯和方式又强化了个体的身份感和认同感,因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引发共鸣。再加上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判断和思辨能力,当心理危机事件出现时,青年大学生面对大量涌现的信息会“自然”地出现“随波逐流”的观点,加速群体情绪的形成,而情绪本身又带有感染性和蔓延性,会使更多同龄人产生共鸣,网络舆情便由此产生。心理危机事件对任何个体而言,都是消极刺激,再加上自媒体信息的诱导,个体往往会以心理危机事件的主角身份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境遇,对于内心承受和调节能力均弱的个体而言,此时消极思维会占据主导地位,个体往往只获取与自己思维架构相符合的信息,屏蔽其他信息,因而极易引发模仿行为;对群体而言,因情绪的感染性,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群体凝聚力,进而形成引发非理性群体事件的敏感导火索。

2.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自发性与低水平。当代大学生与各类媒介的接触和使用都很频繁,但接触和使用本身并不意味着有效利用,有效与否需要以其自身所具备的媒介素养为重要中介因素。媒介素养是一种解释媒介信息的视角,是以认知能力和使用能力为基础。高层次的媒介素养能够让个体有效获取信息、丰富判断能力,并且能够更多控制媒介而非被媒介控制。然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往往是在使用网络过程中自发培养起来的,并呈现出自发性与低水平的特点[1],他们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因而会不加区别对待媒介信息,容易被媒介控制,在网络上毫无目的地消耗大量时间,同时对于网络传递出的信息缺乏正确认识和客观把握的能力,不仅对虚假、消极信息,也对有意义的信息缺乏有效辨识能力[2]。

二、借助自媒体优势构建高效心理危机干预途径

1.利用自媒体的优势特点,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仅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心,而且成为构建和谐校园和稳定社会的重要前提,因此不能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局限在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应提高其站位,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看待,并借助自媒体平台的优势,以提高其工作效率。

在理念上,依托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事件的特点和趋势予以关注,并解读其内在心理机制,以有效引导情绪走向。在大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其观念和思想的平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心理危机相关信息予以关注,同时强化分析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挖掘内在需求,并构建与学生互动的平台,立足于主流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在发布形式上更贴近学生风格,在内容上更满足学生需求,进而引起学生的积极关注,在信息阅读和分享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进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健康的舆情环境。

此外,要拓宽危机干预视角,尤其在工作对象方面,不能将关注点仅仅停留在高危人群,更要关注到全体学生,在更大范围层面开展工作。一方面,新媒体的便捷和快速性能够实现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覆盖,同时选取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关注点也更为容易,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素材,可以达到内容广泛、形式新颖的要求,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更能贴近学生的话语体系,满足实际需求,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当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仅要针对当事人和与此事件密切相关者开展针对性的危机干预工作,更要考虑接收到此类信息的全体学生,可以借助媒体平台及时告知其相关事实、进展,尤其是心理危机事件的诱发因素,往往具有极大的可猜测空间,同时需要权威信息的即时发布和有影响力的个人解读,及时消除学生的顾虑和猜疑,这也是在更大层面上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以避免短期次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2.主客观层面产生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需求,针对性提升其媒介素养。决定人的媒介素养有三项重要影响因素:个人定位、知识结构和媒介技能,它们能够决定个体在媒介运用的有效性[3]。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个体的知识结构越丰富,在获取媒介信息时也会越有效。知识结构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以此为背景重点关注在大学阶段可以有效提升的个人定位和媒介技能两个部分。(1)重视个人定位在与媒介互动中的重要地位。个人定位由目标和动机构成,是控制与媒介互动过程的重要因素。在运用媒体时,每个人都应明确,如果个人定位不清晰,则意味着将由媒介本身控制他的媒介接触和信息处理过程,这也是很多人都有过的一种体验,即漫无目的打开网页,阅读大量信息却毫无收获。因此,大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首要因素是在使用媒介过程中,能够更积极、频繁地运用个人定位,即有明确的信息处理任务,进而有效决定信息的去留,并且为实现目标而付出更多、更积极努力。(2)在实践中提升媒介素养相关技能。事实上,高校本身具有大量的媒介资源,大学生在参与校园媒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有机会认识媒介的性质、特点以及运作过程,了解媒介信息的创造和传播过程,通过实践提升分析、评价、归纳和演绎等相关技能[4]。在技能得以提升的同时,逐步形成和提升媒介批评意识,能够对媒介信息进行个人判断,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合理使用媒介资源的最终目标。

当大学生媒介素养得以提升后,便能够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判断和接收媒介信息,有效解读信息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进而能够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来参与社会,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效辨别不实、不良信息,并通过个人媒介素养自然抵制歪曲信息的不良影响,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所应达到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晏萍,裴丽娜.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03):76-79.

[2]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08-116.

[3]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M].李德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3.

[4]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66-70.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