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大学生创新实验在医学拔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以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为例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8-28 15:54:11      点击:
大学生创新实验在医学拔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以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为例
王立博*,王锃涵,史紫堉,韩笑语,王迪,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1]。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通过学生自由结合,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申报,独立组织实施, 分析处理结果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挖掘其天赋和潜能,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笔者以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进行的大学生创新实验为例,分析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学生们的实验成果和收获,浅谈大学生创新实验对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培养医学拔尖人才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实验;创新能力;医学拔尖人才      教育教学论坛
 
The effect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Experiment Project (UIEP)on Cultivating Medical Tip-top Talents
                                 ---Taking the UIEP from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in Zhengzhou University for example
WANG Li-bo1, WANG Zeng-han2, SHI Zi-yu3, HAN Xiao-yu4, WANG Di5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52)
 
Abstract: Clinical medicine is a highly practical subject.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whi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medical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art of cultivating highly-quality talents[1]. The UIEP is student-centered. Students are free association in the group, select and declare the topic with the guidance of teacher, then carry out the project, analyze the experiment result and write final report independently. The whole process brings students’ initiative into full play and arouses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ability, which establishes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career development. Taking the UIEP from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in Zhengzhou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he writer will analyze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UIEP and give a brief talk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UIEP for promo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cultivating medical tip-top talents.
Key words:UIEP; innovative ability; medical tip-top talents
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更是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的摇篮,只有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大学生,才能够及时发现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从而积极应对新变化。
一、项目的实施
1.课题的选择与申报书的撰写。一年前,项目组五个成员怀揣着对科研的向往走到了一起,齐心协力,决心要做大创实验。大创实验对项目组成员来说属于零基础项目,开展难度很大,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学校的馆藏资源和各网站文献库查阅资料,发散思维,积极探索,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小组成员相互汇报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完成了项目申请书的撰写。
2.项目的实施和中期检查。由于项目组成员刚上大二,相关医学的知识储备相对匮乏,而且对实验室缺乏了解,项目立项后,最大的难题便是如何将实验方案付诸实践。在项目组成员充分了解自身优势后,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分工,扬长避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相关实验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耐心细致地进行实验,在保证实验结果的情况下尽量控制实验成本,对每一个实验数据进行详实的记录并严格把关,认真准备中期检查,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3.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经过4个月紧张有序的实验,项目取得了预期结果,项目组成员按照实验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认真的归纳、整理、分析和总结,在前期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利用SPSS等统计学软件将实验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分析和总结出实验结论。
4.撰写验收报告和答辩。处理完实验结果,项目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从项目的研究意义、执行情况、关键数据、所得结论、创新特色和收获体会等方面撰写验收报告,积极准备项目答辩,向学校、院系汇报项目的研究成果。最后,项目组成员在前期文献沉淀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供的意见,撰写论文,并不断修改完善,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
二、项目成员的收获和体会
1.查阅、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大幅提高。通过前期的查阅文献资料,项目组成员熟练掌握了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和郑州大学学术搜递、知网、PubMed等各种网站文献库检索和查阅资料的方法,阅读、分析与整理文献的能力大幅提高,为今后快速查找文献资料并从中提取信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充分了解研究领域最新进展,准确把握研究方向,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2.培养了基础的科研素养。从刚进实验室时的手忙脚乱,错误百出,到后来的有条不紊,正确规范,项目组成员逐渐掌握了实验室基本守则,如服从实验室管理,主动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爱护实验设备,不大声喧哗,离开实验室时随手关灯断电等;加强了实验室安全意识,严格遵循仪器的操作规范,妥善保管好实验室钥匙,设专人负责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等。
3.熟悉了科研项目的一般步骤。通过本次大创实验,从查阅资料、了解背景、探寻方向,到设计实验,不断修改,向上申报,再到后来的立项,中期检查,成功结项,项目组成员熟悉了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为以后继续申报其他项目积累了第一手经验,一定程度上也助力项目组成员在科研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远。
4.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熟练掌握了小鼠饲养、提取蛋白质、小鼠心脏灌流等动物实验;掌握了强迫游泳、悬尾、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和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初步掌握了冰冻切片的制作、HE染色、Bielschowsky改良神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熟悉了利用SPSS等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初步具备了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基础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5.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选题是研究工作的首要步骤和战略起点,在科研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选题直接关系到研究工作的进展速度,成果大小甚至研究成败[5]。项目组成员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明确相应领域的研究热点,并联系所学相关基础医学知识,发散思维,提出疑问,明确疑问本质所在,然后从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自主钻研相关知识,小组共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设计实验方案,结合老师的意见,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到目前项目结束,项目组成员的探索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6.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分工协作能力大幅提高。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团结合作,一起克难攻坚,多角度解决问题并互相学习;同时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和长处,明确分工,统筹兼顾,互相支持,在保证每位成员较高参与度的情况下提高效率,协调科研与基础课程学习的时间冲突,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实验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合理安排阶段实验计划并严格执行,当天完成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在具体实验操作中,项目组成员认真遵守操作规范,严格控制实验质量,反复检查与验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问题。
三、结语
参加大创实验,从申报、立项到结项,项目组成员也从对科研一无所知的医学本科生逐渐向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过渡,通过这个项目,项目组成员学会如何将自己所学的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给予验证,并试着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个人的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郭静,袁艺标.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6,(50):133-134.
[2] 盛振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实检视·理性认识·体系优化 [J].创新创业,2018.1:33-35.
[3] 李钰伶,刘巍,徐芳,胡业佳,蔡虹静等.“三早教育”推动转化医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4):267-269.
 
作者简介王立博,男,1997年3月,2015级在读本科生,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2017cxcy440。
 
收稿日期:2018-7-26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