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关于构建物理化学课程形成性考核机制的研究和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26 14:55:20      点击:

童晓青 涂旺军

【摘要】课程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关于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考核方式的研究和探索,介绍了形成性考核实施的原则和实施形式:包括课前预习、小组学习讨论、课后归纳总结等方面的阶段考核。实践证明此种考核方式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应用创新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考核的效果和公平性。

【关键词】物理化学 形成性考核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72-0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课程考核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受到了大家的重视。物理化学作为化学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不仅能提供化学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易造成学生考前突击、考试作弊,重视结果忽略过程,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传统教学的终结性考核方式进行相应改革,构建更加全面、科学的考核体系对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日益重要[1]。

形成性考核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阶段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及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能更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2-4]。我们教研室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形成性考核机制,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探索和研究。

一、形成性课程考核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考核方式多样化原则

以学生学习特点为基础,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质量的考核过程。把考核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手段,贯穿于整个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平时教学过程的考核,将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各阶段的成绩记录到平时成绩中。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激发学生平时学习动力与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2.考核内容全面性和应用性原则

课程考核既要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又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内容不是局限于书本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此基础上的综合应用与创新,重点在于是否体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3.考核结果导向性原则

考核结果尽可能多维度地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态。通过考核结果的引导、激励,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使之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同时,通过对考核结果分析,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形成性课程考核实施形式

1.课前预习阶段考核

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其碰到的疑问,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每节课后都会发放下节课的学习预案。学习预案包括这节课的学习主要内容、公式的来源和结论(推导过程了解即可),重难点的理解和问题讨论等几个部分。学生们按照预案的要求自行提前预习,上课时教师随机点名提问,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予以评价并打分。未被点名的同学可以主动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补充或点评,如果补充点评正确恰当的话也藉此可以增加自己的平时成绩分。课前预习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

2.课间小组学习讨论考核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不定期设计一些综合性问题。学习委员结合每個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和特点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内部成员共同合作,针对老师给出的问题,提出想法或方案,通过课后花时间查阅资料,共同探讨。之后将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收集记录,根据小组各成员查阅并提供有价值资料的多少,能否将所得信息进行分析并运用到所讨论的问题中,能否理解其他同学提供的信息和知识要点并有效地综合应用等方面表现,同组同学进行自评和互评,老师再根据每组交上的讨论材料,进行评分。采用这种方式可综合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合作精神,并且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能增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学习讨论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

3.课后归纳总结考核

我们在上完每一章的内容后,会要求学生在课后对本章内容用PPT的形式进行总结,并在下一章开始之前随机抽查学生,让其对上一章内容进行总结和概述,其他同学也可以对被抽查同学的PPT进行补充或提问。我们根据学生总结归纳的结果给予评价并打分。学生在这个归纳总结过程中,可以将零星的知识点进行重组,从而寻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归纳总结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

4.作业和考勤

作业和考勤在传统终结性考核方式中,作为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现在在新的考核机制下,作业和考勤成绩比例下调到只占平时成绩的20%,占总评的8%。

三、考核结果

最终的考核成绩仍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总分100分。但对两项成绩占比重新做了划分,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60%,平时成绩占总评的40%。其中平时成绩的组成由课前预习(12分)、小组讨论(12分)、课后归纳总结(8分)、作业和考勤(8分)等四个项目组成。实施形成性考核方式后,班级的考核结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通过预习、归纳总结、课件小组讨论等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加深了对知识理解和分析,提高了应用创新等综合素质,使课程考核评价形式更加多元化,考核效果更加理想,考核结果更加公平。

参考文献:

[1]丁科,罗迎社. 在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考核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65-68.

[2]徐飞,吴啟南等.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7):107-108.

[3]周鹏,邱会华等. 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广州化工,2014,42(14):208-209.

[4]来雪慧,赵金安等。基于合作学习的环境化学课程考核评价研究[J].大学教育,2016,3:157-158.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