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4 20:40:40      点击:

教巍巍

摘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关乎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成败,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十二五”期间,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迅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同时存在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115-02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在大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入培养教学过程,构建创新教育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和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经验来完善我们的培养体制。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有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国外的一些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于上世纪早期,在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在商学院开设了的创新创业类教育的课程。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中小型企业迅猛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美国政府先后提出要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各个大学尝试了多次的颇有成效的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内课堂外相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并不断地进行着深入的研究。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大概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二是以各种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三是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各种专项培训,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人才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与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受文化传统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的偏颇。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理解存在误区。部分政府,社会和高校会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开公司,如何当老板,这就导致了某些学校,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弱化了甚至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部分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针对少部分精英人士,这就导致了部分高校的創新创业教育受众面小,从而忽视了基础性和全面性。这些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的偏颇,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边缘化,使得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2.教师自主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待提高。要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首先作为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创新创业的意识及其经验。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进入学校,理论知识丰富,科研能力强,但绝大部分是缺乏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更倾向于说教,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有的高校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聘请了校外的有经验的企业专家,或者创业的成功人士来担任指导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即使自己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但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并且疏于管理,随意性很大,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脱钩。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得到了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大多数高校都是以理论课的形式,传授知识,或者是流于形式,没有彻底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体系中去,因此,高校必须要找到有效的途径,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更好地融为一体,以此为导向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4.创新创业教育的硬件基础设施不到位。“十二五”期间我国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可喜的成绩,但相对来说,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科研活动的投入还是不足,资助的经费比较少,实验的设备相对比较陈旧,实验器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与当前的高端科技完全脱钩,吸引不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科研活动的兴趣,更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需求。大部分高校不能为大学生提供紧跟时代潮流的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缺乏实践机会和科研机会,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创新和科研活动,因此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三、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通过对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经典案例分析,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简单地体现在创业上,更深的层次应该在创新上,在大学的整个学习期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需要让这种精神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传承,一种理念代代相传。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首先,作为教师本身应该通过提升自身的个人水平和业务能力来适应整个社会的大趋势,为此做好准备。同时,高校本身也应该做好应对措施,一是明确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二是为全体教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三是聘请校外的专家与校内教师合作,共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以此来弥补校内教师的实践能力弱的缺点。

3.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创新团队稳定发展,并将在相应教学活动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激励措施、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

4.完善创新创业硬件基础设施。提供丰富的创新实践资源,寻找合适的载体,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依托团队指导老师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小组,帮助学生进行本专业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在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同时鼓励他们在跨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创新,提高综合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处于摸索阶段,即使已经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足。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使得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责任传承下去。其次,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师资力量强大了,才能为学生做好指导和服务。再次,高校要对整个授课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融入整个授课体系中。最后,加强和完善硬件设施,更好地和企业联合起来,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教育工作中,以此探索更好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

[2]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