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6 20:23:29      点击:

程臻赟 傅博 韩静云 张立新

摘要:依据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基于任务驱动法的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具体案例的实施表明:正确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制图》;任务驱动法;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171-02

任务驱动法也称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建立真实实际或者模拟实际的工程情境,将要学习或者掌握的新内容、新知识融入相应的工程情境中,设置特定的工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做任务来达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目的。任务驱动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述,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理念。变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多层次、多角度互动为主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究问题实质并解决问题。本文将具体介绍我校是如何将任务驱动法融合到《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及采用任务驱动法后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制图科学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土木工程制图模式较为一致。教学内容分为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两篇。其中,画法几何主要介绍点、线、面的投影,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多面体、曲线和曲面体等。工程制图主要介绍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组合体的三面图以及工程形体表达的方式方法。整个课程的教学学时基本都在64个学时左右。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虽然近些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工程制图》课程也逐渐转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很多投影、制图知识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都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得到很好的展现。但在教学效果方面,改善程度并不理想。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1)多媒体技术减少了板书环节,加快了教学节奏。导致学生容易出现“跟不上”的情况。(2)多媒体技术虽然丰富了知识课堂的表现形式,但就教学模式来说,仍然是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很多时候,由于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导致教师沦为多媒体课件的播音员和讲解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急剧降低。由此来看,想要切实提高《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光靠引入先进教学设备或者教学技术也只能是“治标”,想要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还得从根本改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工程制图》教学设计

《工程制图》教学内容繁多,本文主要以读图识图作为案例来阐述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工程制图》教学设计。通过了解和调研我们得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工程制图以前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图和想象能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对建筑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见到过真正的建筑设计图纸。掌握了这些情况以后,分析学生缺少将课堂所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机会,缺少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图识读部分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基本制图标准和工程图的识读两个模块。本部分的学习目标根据不同层次可分为以下几点:原理目标——构图的基本规律,掌握工程图样的识读方法,学会查阅标准图集;认知性的目标——能够弄清工程图中每个线条、符号的具体含义;情感目标——通过正确识图,提升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认同感,开阔视野。通过对教学任务、目标和内容的分析,下面开始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内容构建。

任務驱动法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任务中的重要部分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的建构。所谓的自主学习,不是指简单的教师教授学生在遇到具体的问题的时候如何去解决,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查阅资料,自主学习,通过分步或者是小任务的不断完成,逐渐充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储备,提高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之外,为了丰富学习方式,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小组讨论。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通过互相讨论、交流,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更深,自主学习阶段的很多问题和疑惑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得到解答。甚至还有可能在相互讨论、交流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提炼出新的创新点。除了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学习以外,传统讲授式教育仍然不能摒弃。由于原始知识积累的原因,学生在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和一些概念性知识方面仍然有所欠缺。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堂讲述的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模式进行一定的启发和教育。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学习中避免因为基础知识薄弱造成的不必要的错误。以具体的建筑施工图纸为例,在建筑工程图纸中,常见的有建筑平面图、建筑正立面图、建筑背立面图以及建筑侧立面图。每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位同学负责识读一张图纸。完成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每位同学需要在小组内部讲述自己的图纸内容,然后大家在根据自己对自己图纸的认识进行交流讨论,分析真实建筑的具体结构和造型。最后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与教师的讨论解答在自主学习和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整个学习过程都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形成深刻印象,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完成后的效果分析和评价

由于课程发放的建筑图纸为实际工程图纸,大多数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实际工程图纸,好奇心都很强烈,学习积极性很高,每个人在拿到图纸以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学习,对很多不了解的线条、标注都会主动翻开教材查找学习。小组讨论阶段,各位学生也是非常积极,讲述的学生力求讲得全面、细致,小组其他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图纸的理解提出各种疑惑。最终,大部分疑惑和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对于几个通过讨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则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理解。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1)学生对这种以任务作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很感兴趣。认为任务驱动法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2)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采用实际工程图纸的这种形式,从实际出发的建筑工程学习对知识点的印象也更加深刻。(3)小组学习可以有效推进同学间的交流、讨论,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不同学生把自己选择的图纸识读完成后,又相互讨论交流。培养了合作交流学习的团队精神,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四、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任务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但是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教师在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仍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即上述提到的在任务实施阶段,教师仍然需要对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进行传统的课堂讲解。(2)教师必须主动控制学生学习阶段的转变,也就是要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讲述三种学习方式的学习节奏和深度灵活引导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防止学生在某一阶段出现问题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3)教师的指导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阶段。不是说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阶段就完全与教师无关。基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定局限性,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做一定的引导,减少学生走的弯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自豪感。

五、结语

任务驱动法的提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良好。但有些问题需要注意,任务驱动法虽然强调任务,但此教学方法并不是以完成任务为终极目标。所以不能用是否完成任务来衡量教学效果,而应该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程度作为最终评判标准。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同时,不仅能减小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可以让学生愿意学习、享受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平.工程制图课程创新教育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赵广健.任务驱动教学实践研究——以《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为例[J].高教探索,2010,(4).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