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4 20:29:20      点击:

王文佳

摘要:帮助大学生学会感恩,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建立教育学的感恩概念,开启感恩心窍;从多维度上认知感恩价值,增添感恩动力;清晰而虔诚地明确感恩对象,知道向谁感恩;全面掌握感恩环节,使用恰當的感恩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价值;感恩对象;感恩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6-0063-03

习近平在告诉青年的10句人生格言中包括“学会感恩”,并指出:“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可是当代大学生中相当多的人却恰恰缺少一颗感恩的心,不懂感恩、不会感恩、不善感恩甚至忘恩负义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帮助大学生学会感恩,是高校思政课、养成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要从哪些方面帮助大学生学会感恩呢?根据大学生实际状况、感恩教育内容和思想行为养成规律,需要帮助大学生建立感恩概念、认知感恩价值、明确感恩对象、运用感恩方式,使得他们心存感恩,做时代新人。

一、建立教育学的感恩概念,开启感恩心窍

感恩是个舶来词,也是一个古往今来贯通中外的通用概念,牛津字典给感恩下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中国《现代汉语词典》给感恩下的定义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以上定义,说明了感恩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表达,就是用爱来感谢爱。但从感恩的教育学意义来考察,感恩是指自己在得到亲人或他人恩惠时,自觉地进行感激性的回报,这种回报包含感恩意识、感恩情绪、感恩行为和感恩传递四个环节。感恩意识,是指在得到恩惠时的价值认知,即知恩;感恩情绪,是指在得到恩惠时的愉悦道谢,即谢恩;感恩行为,是指在得到恩惠后的某种报答,即报恩;感恩传递,是指在得到恩惠后再以适当方式传递给他人,或主动给予他人恩惠,即施恩。这四个环节组成了完整的和可感知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教育学感恩概念。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却往往既不具感恩意识,也不懂表达感恩情绪,还不会采取感恩行动,更不善于向别人施恩。所以帮助大学生学会感恩,首先要针对这方面的普遍性问题,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以建立教育学的感恩概念为起点,帮助大学生在感恩意识、感恩情绪、感恩行动为和感恩传递四个环节上形成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也就是懂得知恩、谢恩、报恩和施恩,以便让大学生开启感恩心窍。

在当今社会浮躁的背景下,大学生普遍带着一颗渴望拥有的贪婪之心负重前行:渴望拥有名利,拥有成功,拥有荣耀,拥有朋友,拥有爱情,拥有财富,总之,总是在渴望拥有,却忽略了对已经拥有的一切进行感恩。所以要通过建立教育学的感恩概念,让大学生开启感恩心窍,进而常怀感恩之心。

所谓感恩之心,是对世间给予自己恩惠的所有人、所有事物心存感激、铭记在心,如果缺乏感恩之心,就会变得缺少良心;感恩之心,是不忘社会、人民、政党、集体、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的萦绕心间的美好情感,如果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使自己变成人际关系中的一座孤岛;感恩之心,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健康人格,如果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使自己变得贪婪愚蠢。感恩之心如此美好和重要,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这是大学生的一堂人生必修课。高校各级教育工作者,与其成天抱怨当代大学生不知道感恩,不如让他们以建立教育学的感恩概念为起点,在此基础上逐步学会感恩。

二、从多维度上认知感恩价值,增添感恩动力

感恩具有社会、文化、道德、宗教、民俗等等意义上的多种语境,形成了多维度的感恩价值。因此,要根据大学生思维活跃、信仰多元的特点,引导他们从多维度上认知感恩价值,以便增添感恩动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论述,为学会感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指的是人的生理存在及其特点,社会属性指的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亲属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等,人之所以为人,本质上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表明如果离开上述社会关系给予自己的种种恩惠,谁都无法生存和发展。当然,上述社会关系的种种恩惠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就是说当自己得到恩惠之后,必然要想到予以回报。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论述为引领,可以帮助大学生从人的社会属性上来认识感恩的必然性,而不是强求他们感恩,从而让大学生获得感恩动力,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价值引领。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为学会感恩提供了新时代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这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因为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媒体大肆诋毁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袖、社会等,其罪恶目的是挑拨广大青年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反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述,为大学生学会感恩提供了新时代指导思想,要以此教育青年一代不要被敌人蛊惑,不要忘恩负义,要知道对党、国家、领袖、人民以及时代感恩,励志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此打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年一代的精神文化摧残战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而倡导感恩道德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如儒家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和修养,强调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个人道德修养的根基是具备感恩道德,感恩道德包括忠孝节义四种德行:忠为报君恩,强调臣民要感恩君王,为君主效力;孝为报亲恩,《孝经》纪效行章第十说道: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节为报夫恩,主张妇女要感恩丈夫对自己的迎娶之恩、接纳之恩、教养之恩,要为丈夫坚守贞节;义为报友恩,儒家甚重义利之辨,对待朋友更要重义轻利,绝不可以见利忘义。诸如以上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感恩道德,为大学生学会感恩提供了丰富养料,当然对其所宣扬的封建糟粕要加以剔除。

世界上各种宗教的感恩说教,为学会感恩提供了可参考的价值取向。目前全世界有84.8%的人口为宗教信仰者,我国宗教信徒也有1亿多人,无论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国际宗教,还是上千种其他传统宗教门派,在其教义和教化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感恩说教,在这点上东西方宗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西方的基督教在《圣经》中说道:“在一切人生遭遇中欢欣喜乐,以感恩的人领受一切,道德的力量和勇气便随之而来。”东方的佛教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中说道:“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在我国随着信教人数的增多和人们信仰的多元化,一些宗教教义包括感恩说教正在广泛传播。2018年佛教春晚上的一首《滴水恩》歌曲,也被一些大学生纳入流行之列。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有个充满宗教色彩的感恩节,成为进行感恩教育和实践的一种民俗,对人们的影响很大。世界上各种宗教的感恩说教,为大学生学会感恩提供了可参考的价值取向,并且更容易被一些人所接受。

三、清晰而虔诚地明确感恩对象,知道向谁感恩

清晰而虔诚地明确感恩对象,知道向谁感恩,是帮助大学生学会感恩的重要一环。否则,搞不清楚谁对自己有恩惠以及有什么样的恩惠,怎么能学会感恩呢?

从家庭方面来说,要向父母、家人和亲属感恩。当自己伴着第一声啼哭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从懵懂无知到日渐成熟,都离不开父母对自己的抚养教育。还有爷爷、奶奶、老爷、姥姥、兄弟姐妹等家人,以及各种称呼的有密切来往关系的亲属,都分别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给予了各种各样的帮助和教育,也许终其一生也无法一一回报,但是必须时常对他们怀着感恩之心。

从学校方面来说,要向师长感恩。大学生要感恩各级领导、各科老师。是学校各级领导、各科老师教给了自己知识和看世界的眼睛,教会了自己许多东西,自己的成功就是他们最大的骄傲。

从身边来说,要向同学和同事之感恩。是各年级同学,伴随着自己一起学习、生活和成长,度过了从幼儿到大学生的幸福时光。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还要感恩领导和同事,是他们与自己在工作中朝夕相处,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成为自己事业上的同伴。

从交往圈子来说,要向朋友感恩。要感恩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各种类型的朋友,也包括那些不曾见面的网友。如果没有这些朋友,自己或将成为孤岛,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从感情方面来说,要向恋人感恩。不管是曾经的还是现在的,无论将来能否走进婚姻的殿堂,是他或她让自己更加懂得感情的可贵,那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都历历在目。是他或她给自己带来妙不可言的温暖、刻骨铭心的快乐,即便分手也不应该成为仇人。

从成长方面来说,要向对手感恩。要感恩竞争对手。无论是学习、社团、文体竞技、寝室里的对手,甚至是情敌,他们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磨刀石”的角色,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磨练。

从社会公共生活来说,要向社会感恩。要感恩社会管理和服务人员,以及给予自己帮助的路人。无论是阅读、出行、购物、游玩、娱乐、餐饮,那些交通工具、商店、宾馆、餐厅、图书馆、电影院、娱乐场直至送餐小哥、送快递小哥,都为这些场所的管理和服务,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心血,也都需要我们感恩。要感恩那些在自己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的路人,也许他们的帮助很简单,但却使我们感受到了莫大的温暖。

从身处的社会来说,要向党、国家、人民和新时代感恩。作为大学生一定要知道感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教育,要感恩国家和民族日益强大为我们提供的社会环境,感恩人民的养育,感恩新时代为个人发展提供的广阔天空。

四、全面掌握感恩环节,使用恰当的感恩方式

有位大学校长曾经讲过一件事情:有一天他到学校餐厅吃早餐,看见一名女生没带饭卡,也没有其他支付手段,而餐厅又不允许收现金,校长便用自己的饭卡为这名女生支付了几元的餐费。但这名女生面部毫无表情,也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木然地尴尬地面对这一切。这名学生既然接受了帮助,她肯定心怀感激,但就是不会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所以学会感恩,重点是全面掌握感恩环节,使用恰当的感恩方式,这是帮助大学生学会感恩的重点。感恩环节包括感恩意识、感恩情绪、感恩行为、感恩传递等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上的感激性表示和行为即为感恩方式。

培养感恩意识,学会知恩。感恩意识表达的方式是让恩人知道你有一颗感恩的心。知恩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就不难了,从小到大,每个人经历了许多事情,自然也有许多值得时刻记住感恩的事情,那些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也许仅仅是在你饥饿时别人送来的一碗面,在你困难时的一个援助,在你失落时的一句鼓励,都会让自己感到温暖。但是在这些感恩中有一份恩情最容易被忽视但却是最值得我们感恩的,这就是父母恩。

释放感恩情绪,学会谢恩。感恩情绪表达的主要方式为感激性的表情、语言、身姿,这对大学生来说并不难。如前面那位校长讲的那件事情,那名女生只要微笑一下,点一下头,道一声谢,或者与张校长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顿饭,不但是很恰当的感恩情绪表达,也是与校长结识的一次良机。有一名同学讲过这样一件事情:记得多年前的一天,我在房间里玩电脑。妈妈端着一盘鱼进来让我吃。盘里是一整条不大不小的鱼。看着一条完整的鱼,我问妈妈道:“你怎么不吃?”妈妈说吃过了。当自己把鱼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有事出去,又因忘了东西返身折回到房间,只见妈妈正在吃我剩下的鱼骨,上面零星地挂着点鱼肉。这时候我才知道父母的节衣缩食,只是为了孩子餐桌上的应有尽有,甚至在你大快朵颐之后,去接续你的残羹冷炙。当时我抱着妈妈泣不成声,后来不管吃什么好东西,我都坚持与妈妈爸爸一起吃,并且我只吃三分之一。这名同学的“抱着妈妈泣不成声”就是一种很好的感恩情绪表达。

采取感恩行为,学会报恩。感恩行动是指在得到他人恩惠后的相应报答,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报恩,报恩行动主要的方式有:精神报恩,如对于别人的帮助和恩惠,给予微笑致意、口头道谢、电话及网络表达、书信来往等。物质报恩,如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自己有能力时,要在吃穿住行、游乐、医疗等方面,尽力提供一些物质和钱财上的报答。行动报恩,如对父母的陪伴,对师长、领导、同事的看望进行相应回报,参加单位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义务植树、义务劳动等。古往今来,留下了很多恩恩相报的动人故事,其中蕴含着生动的感恩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我们每天都处在被帮助的环境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牢记点滴的恩情,在关键时刻给予报答。

进行感恩传递,学会施恩。感恩传递,是指在得到他人恩惠后再施以他人,或者主动向他人施以恩惠,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施恩。在施恩方面,雷锋是光辉的榜样,雷锋精神是耀眼的灯塔。雷锋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思想,“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人民勤务员精神”“乐于吃苦”“傻子精神”,以及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品格,都为我们提供了感恩传递的方法论。高校要充分利用社團多、志愿者多和开展活动多的有利条件,设计一些具有感恩传递作用的公益活动,如开展“我有一颗感恩的心”为主题的故事和征文演讲活动,开展“入党申请诗”创作朗诵活动,开展学习雷锋和好人活动,开展“让座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一封家书励志感恩活动,开展志愿者社会服务和义务植树活动等等,都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使用恰当的感恩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定燕,郑凯,王丽芳.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03):417-420.

[2]侯贤婷.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11):174-176.

[3]吴翼泽.文化认同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实效测度和培育路径[J].高教学刊,2017,(22):1-3.

[4]杜娟.文化育人视阈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困境、成因与路径[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09):5-8.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