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从“人为”到“为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智慧的价值转型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6 20:24:45      点击:

吴淼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智慧往往被认为是教师的主体行为,以“人为”的方式寻求发展。但教育的目的是“为人”,特别在“互联网+”新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智慧如果只是强化“人为”要素,而忽略“为人”的终极目标,将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地位的弱化和受教群体的隐性流失,进而危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从“人为”到“为人”的诉求转变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智慧由内在自然体现到外化主动接受的必然路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革新意义非同寻常。

关键词:“人为”;“为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智慧;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036-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在我国思想意识形态建设中处于重要战略重地。2017年被确立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为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知感、认同感,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改革创新在质量和水平上取得了实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如何在坚定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同时,让大学生对思政课真心喜爱并受益无穷,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学智慧是关键。如果说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依靠教师主体“人为”的积极参与和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那么它的终极目标和价值的评判则最终体现在“为人”。“人为”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应有的理性内涵,“为人”则表现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以人为本的核心诉求,体现了教育的本真目的。然而现实中,人们不是对教学智慧中“人为”的关注远在“为人”之上,就是明显忽视后者,两者渐行渐远、日趋分裂的状况极为普遍。隨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随之出现的变革性、开放性、创新性等新变化,这种分裂亦有加速的趋势。“互联网+”新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和成效的显现取决于教学活动中教学智慧的构建和发展,这其中实现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型是突破现状的重要维度。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的构建应在夯实提升“人为”素养的基础上,围绕终极目标,即“为人”价值的实现。从“人为”到“为人”的转变是“互联网+”新背景下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转型的根本。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的“人为”特性

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教育现象学家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智慧和机智表达了我们整个身心的存在”,是个体综合能力的表征。而教学智慧作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它同智慧之于个体一样,在教学活动实践中,体现教学主体的内在品质、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作为教学价值、教学目的、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特殊载体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如果说,教学智慧是彰显教育本质意蕴和价值的关键,那么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的作用更加不同寻常。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与教师的能力或魅力直接相关,它是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内在品质、个体状态和思维境界的创造能力和外在表现,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状态和境界”,表现为教师队伍主体的“人为”特性。如,教师的自我认知、对理论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对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对授教对象的理解认识和引导方式等。这些是高校教学智慧的重要外在形式,也是不断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吸引力,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课在教学目的、教学主体、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特别的要求,因而要求教师队伍具备更高的教学机智、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学智慧的个体性、情境性、动态性、实效性在高校思政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实践中更为突出。这表现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个人综合知识素养、教学过程的客观分析和反思能力的提升要求更高,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突破传统教学范式、积极提高教学创新水平要求更高,等等方面。这些不仅是确保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顺利高效推进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本真的金钥匙。

除了教学观念、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构成教学智慧养成的关键之外。对思政课教学的认同感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倘若能够将思政课教学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甚至将思政课教学视为生命一部分的教师,必定和那些仅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热情和创造力有天壤之别。前者会在教学中投以全身心的关注和饱满的热情,而后者可能只是一种纯粹机械的照本宣科。试想,一位能在思政课堂上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的教师必定能吸引学生陶醉在知识的王国中,享受美味的知识盛宴,而不是仅仅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教化。能不能在复杂的教学课堂上把握主动权,观察学生的变化,洞察新状况的出现,沉着冷静的应对突发教学情境,不仅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更是一种对教学价值本真意蕴的真正享受和教学智慧深层意蕴的外在彰显。

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已然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致力追求,也因此被认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人为”因素。忽视了“为人”的终极目标,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的发挥并不充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的生成和实践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的生成面临的新问题

2012年第一次提出的“互联网+”迅速升级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并在2015年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它以传统的互联网为平台,但又以不同寻常的变革性、开放性、创新性成为中国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互联网+”是不容忽视的,且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产生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它在促进高校传统思政教学快速转型的同时又推进了传统思政教学教育焕发新的活力,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的构建提供了更多可能。

1.夯实个人综合素养的基础。“知识是智慧的物化,智慧是知识的迁移。没有知识的积累,便没有智慧的创生。”教学智慧不可能在知识贫瘠的土壤中生根发芽,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的生成首先要求教师群体必须具备广博丰厚的知识储备。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灵活自如地把握教材,进而及时满足受教群体的需求,旁征博引,主动给予学生群体以必要的思维启迪。坚持不懈的学习,及时完备知识结构,充实精神食粮,是夯实提升个人业务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不竭源泉,“互联网+”的到来为此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源,如何在信息海洋中筛选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资源,需要思政课教师做足功课。

2.增强对课堂敏感度的关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爆炸不可避免的使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思政课教学(教师课堂讲授、纯理论知识的大量灌输等)愈发兴趣淡然。如何能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有效引导大学生接纳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感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所有高校思政课教学者必须解决的难题。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动态开放、灵活多变的,即便任课教师在课前做足了准备,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却是难以预料的,如何能够随时把握课堂的变化,实现理论知识的感性传达,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更高的敏感度和敏锐观察力。教师善于从有限的信息和看似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新问题,快速调整做出恰当的回应,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学生和教学活动的真正融合。

3.提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能力。增强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教学智慧的根本要素。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和自我审视,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有效的实现路径。教师主体可以借助一些新兴的交流平台和新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对自己教学过程状况的自查。如慕课、“微课程”、反转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的兴起和信息不断碎片化的新现实,为思政课教师群体主动应对新变化、积极解决教学疑惑、走出教学困境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主体对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增强,将有助于进一步升华自我教学感悟,进而认识教学实践中现实问题的本质。这种积极主动的反思自然而然的融入教学行动,在提升对理论认知系统性的基础上,使得教学实践在认识上更加理性自觉,积极处理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这也是提高目前高校思政課的吸引力,使得思政课能真正入耳、入心的重要途径。

4.实现对传统思维的突破和转换。思维方式的转换并非易事,但实现对传统思维的积极突破和转换是提升教师主体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教学智慧的体现,亦如“转识为智是一种理性的直觉,理性的直觉即领悟,它是在理论思维领域中豁然贯通而体验到无限、绝对的东西。”“非逻辑思维是智慧和创新思维的关键要素。”这种非逻辑性思维是主体创造力产生的内在动力,也是创新思维和教学智慧产生的关键。倘若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自觉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方能使视野更加开阔,定位更高更广,也能对随机出现的情境准确做出判断,从而在日臻复杂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教学智慧发挥到极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课堂和教学内容的拓展开辟了新阵地,在有效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积极性、把握教学主动权的同时,助推高校思政课教师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型。

高校思政课教学近年来在思政课程教学创新路径研究中显示出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时代召唤,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效也日益显著。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进行时,而其成效的实现也绝非立竿见影。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新问题层出不穷,如: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比较侧重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导致思政课教学内容侧重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侧重理论灌输、教学模式侧重教师单向度输出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成为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如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并切实有效的诠释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真谛迫在眉睫。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为人”性的诉求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是为人的,而非人为的教育。教育要服务人,而非控制或利用人。”但是,几千年来的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转变,使得国内教育的“人为”和“为人”之间的分裂较为明显,并且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领域越繁荣,这种分裂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大。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的真正实现是以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满足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为人”的终极目的必须成为其“人为”的基本前提。这种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更为突出。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为人”体现对人的现实生活的满足,但又不能仅仅表现为对这种满足感的追求,而更应该呈现出受教群体对自我发展和价值的终极诉求。把学生的个人思想、感情差异等特点和整体完善的需求作为考察的要素。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不再是被动的、无所抗拒的接纳,而是转化为一种身心愉悦的生活方式。当高校思政课教育成为令人向往,乐于享受其中,并带来身心愉悦的时候,高校思政课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本质才得以充分实现。而这个过程实现的根本是教学过程中教学智慧的“为人”性存在和诉求。

“互联网+”的到来为教育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互通平台,面对着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库的共享和更新迅捷的前沿技术,高校思政课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急剧蜕变,这为思政课教师教学智慧的不断生成和自我提升提供了无限可能。教师得以拓展教学内容,改进和完善教学系统,革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同样置身于信息大爆炸和海量信息唾手可得的学生群体对知识的需求。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但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能够在强化思政课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重要推手作用的同时,又能将思政课带给人们价值需求满足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存在,确非易事。但“互联网+”新平台的构建为其实现创造了诸多可能。

1.借助“互联网+”信息海洋,打破教育主体权威壁垒,释放学生群体主观能动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学生自主浏览、搜集课程内容相关资料提供了丰富资源,这成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公平性的重要途径。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也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课堂教学。面对信息的大爆炸和飞速传播,高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满堂灌”的传输教材知识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投学生之所好,熟悉并挖掘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焦点事件和热点词汇,作为课堂教授知识内容的切入点,并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必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思政课教学活动和真实的生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属于自己的真实生活中认识自己,既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政课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同时还能有效避免“一言堂”、“填鸭式”的机械教学。充分释放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和自由话语权,解除对人思想和语言自由的无形钳制,在活跃课堂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认知认同。

2.运用“互联网+”资源平台,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尊重受教群体的话语权。思政课要想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并终生受益的课程,必须富有亲和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政课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如何增强教学魅力,让学生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对理论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是增强教学实效的关键,这其中提升教学亲和力至关重要。教学亲和力源自教师的教学活动,富有亲和力的思政课教学不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而应以对理论的透彻把握为基础;不能照本宣科、脱离现实,而应与时俱进,体现现实针对性;不是高深莫测、空洞乏味的,而是应当深入浅出,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鲜活语言风格充实教学活动。正如学者白显良所谈到的,“增强教学针对性是教学亲和力生成的关键,教学话语接地气是教学亲和力生成的基础,教师真情投入、言行一致是教学亲和力生成的保障”。切实提升教学的亲和力是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堂获取毕生难忘的学习体验的关键。

3.把握“互联网+”形式多元化的特点,强化意识形态思想深度,引导学生群体规避价值多元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尊重学生对自我人生价值的理解和实现,在个人尊严、个人情感等方面给以启迪和引导,尊重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律令教条的灌输。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彻底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时把握时尚和流行的热点和焦点。坚持课程教学为主,“互联网+”引入的内容为辅,以思政课程教学的核心需求为基本原则,不能“反客为主”。其次,“互联网+”促进思政课程教学创新和平台扩展的同时会弱化教育主体的权威地位。“互联网+”的开放性特质打破了教育者对知识的垄断。学生对于思政课程内容的学习也能够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而传统课堂教学和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模式也随之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的权威地位不可避免的有所弱化。如何发挥“互联网+”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应从原先的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转向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反思。再次,“互联网+”催生了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创新,但也会不同程度的削弱思政课教学意识形态的思想深度。“互联网+”背景下,在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创新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在互联网平台的互动将成为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但这种海量信息的无所不在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难而退、懒于深思、惰于勤问,不可避免的成为学生形成系统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中的拦路虎。面对这种状况,思政课教师有责任帮助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地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对网络信息内容的正确甄别和敏锐洞察。在倡导思政课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多元化的同时,避免价值的多元化,让“互联网+”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得力助手。

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呈现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变量时,勇于也乐于通过互联网尝新的大學生思想意识出现复杂变化在所难免。避免高校思政课教学上的空心化和形式化,使其成为特别强制的“必修课”,能够在高效传递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同时,让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的过程中享受获取知识的愉悦和幸福,这是高校思政课教育的追求理想和必然目标,而这一理想目标终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智慧“人为”和“为人”的统一中获得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增订合编本)[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和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5]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兼论当代知识教育的变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冯契,陈卫平,等,整理.冯契学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余华东.论智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陈永禹,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1]白显良.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逻辑生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