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35期·关于一语在二语习得中作用的理论研究及启示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3/7/10 13:50:2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5期

甘丽莎,廖立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引言

文秋芳等认为,长期以来,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存在争议。迁移是由于目标语与之前已经习得(也许是不完全习得)的任何其他语言之间的异同而产生的影响。Jarvis &Pavlenko 认为,跨语言影响是指一个人在对一种语言了解的基础上对另一种语言的掌握和使用的影响,这引起了人们和学者的普遍关注。语言迁移的研究是非常活跃的,它给学习者带来了多角度的思考。

文秋芳等同样提到了行为主义、认知学派、社会学派在这一领域都有相应的研究。然而,Odlin指出,虽然关于语言迁移的研究有很多,但研究结论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语言迁移理论。因此,关于语言迁移的研究还将继续得到拓展和深化。一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是语言迁移研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也是外语学习中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习过外语的人都明显地感受到一语(母语)对于二语的广泛影响,比如在口音、表达方式或句法层面,因此,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语言诸多方面的研究。

一、一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在研究历史上,虽然不同学派的观点争论不断,但现在很少有语言学家质疑语言迁移的重要性,研究者只是对一语的作用大小及正负面影响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以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社会学派等为主。行为主义高度强调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社会学派也肯定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但认知主义的观点却与他们存在分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语言迁移的研究是非常活跃的,它使学习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思考。

(一)行为主义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二语习得研究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因此,二语习得是习得一套新习惯的过程。然而,由于一语和二语的差异,使得二语习惯也受到了阻碍,因而必须克服一语习惯。《跨文化语言学》(Lado,1957)被认为是探索作品比较和分析的第一个具体方法,并将学习一门外语的主要困难归结于一语和二语之间的差异。笔者认为,通过比较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学习者可以预测自己的语言错误和语言困难。根据“对比分析假说”,我们假设一语和二语是相似的,但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通常会带来负迁移,差异越大,干扰越大,因而可根据一语和二语的差异来预测二语学习的难度。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是帮助学习者避免这些干扰性错误,养成习惯。这一时期,一系列难度等级表得以设计,如Lado难度等级表、Ruiz难度等级表等。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看,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已经认识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一语被视为学习者困难与错误的来源,然而他们夸大了母语的作用,尤其是干扰作用,从而忽略了影响二语习得的其他因素。

(二)认知学派的观点

Larsen-freeman 总结了认知学派的若干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一语对二语的影响,由此足见其重要性。然而,在先天派和后天派两大派别中,不同理论的研究者对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观点。所以,认知领域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下面以普遍语法理论和联结认知框架结构为例。

1.普遍语法理论。在普遍语法理论的指导下,认知语言学家研究了一语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支持UG的学者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三种假说:完全迁移假说、部分迁移假说和无迁移假说。完全迁移假说是指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是一语习得的最终状态。部分迁移假说是指在二语习得中一语语法的迁移受词汇类别及其线性方向的限制。随后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并提出了“Minimal Trees”情景,认为只有一语的部分原则和参数被转移到中介语中,并确定了学习的初始阶段。无迁移假说指出一语的任何特征都不会迁移到二语中去。由此可见,上述基于普遍语法的假说的不同意见在于如何看待二语学习的初始状态。

2.联结认知框架结构。联结认知框架认为SLA是基于建构、理性、范例驱动和辩证的。与UG理论不同的是,它认为二语习得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方式与学习其他语言的方式大致相同。语言系统的认知内容是特殊的,但其学习过程与人类其他认知过程是一样的。

其中的典型案例研究是Ellis从语言输入的角度考查了英语语法顺序的习得受到多少输入的影响,如频率、知觉显著性、语素规律性、语义复杂性等。总的来说,语言学习的难度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的频率。输入是必要的,大量的输入会使学习者产生抽象的语言规则,而这些规则并没有储存在学习者的大脑中。一语的最终状态很好地反映了输入的作用,所以一语的学习是理性的,而二语的习得是偶然的。学习者知道的比他们在输入中接触得要多,所以二语习得远不如一语习得成功。在二语习得中,许多输入不能转化为输出。如输入频率是什么、如何发生输入、输入上下文是什么,以及影响因素可能是“偶然性”“线索竞争”等。

(三)社会文化学派的观点

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学派最初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与认知学派形成了对立阵营。代表性的活动是1997年和1998年由《现代语言杂志》组织的公开辩论。Larsen-Freeman以一系列基于Firth和Wagner的呼吁性陈述开始。二人敦促第二语言研究者重新思考30年来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使用的基本概念:非母语者、学习者和中介语。具体来说,他们不同意将石化现象简单地看作是不能满足母语使用者需求的语言形式的一种,以及只把第二语言学习者视为学习者。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所谓的非标准语言的表现很可能是说话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交际目的而采取的策略。在当今的多语言交际环境中,二语学习者也是使用二语的人,他们可以使用所掌握的技能来成功地进行交际。他们主张SLA研究的“重新概念化”,认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重新概念化的二语习得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是如何使用的,二语习得是交互习得的,是巧妙地、偶然地、语境地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母语是学习者实现社会交际目标的中介工具和策略。

Larsen-Freeman明确指出两个阵营在“语境的作用”“语言的本质”“学习的本质”“主要研究焦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这里,社会文化学派从社会文化层面将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认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存在于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学习者利用语言参与社会交际活动,获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大脑中的材料。认知学派则认为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独立于文化之外的系统,语言由存在于个体大脑中的抽象规则组成。

二、总结与教学启示

(一)总结

首先,本文并没有完全总结出这三种学派的所有理论观点,尤其是认知学派,除了上述提到的两大理论外,还有“自动归纳理论”“输入加工理论”“语言可加工理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仍可在此陈述的基础上得出一些结论。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对一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都有各自的看法,主要体现为行为主义承认一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但同时也夸大了该作用。认知学派有不同的理论观点,但普遍关注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学者认为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会影响语言迁移,并探讨其制约因素。社会文化学派强调社会交际活动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和一语在二语习得中的调节作用,但忽视了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

其次,在外语教学中,研究一语对于二语习得的作用极具意义。例如在二语课堂教学中,是否应该使用母语辅助教学。对此,研究者一直争论不休。比如自从引入了“直接教授法”,在课堂上避免使用一语的教学方法就出现了。Cook首先整理了支持者提出的相关原因:教师避免使用一语,尽量提供有用的二语例子;坚持二语是课堂上真正交流的语言,而不是一语;教师使用一语进行课堂互动是浪费时间,剥夺了学生可能遇到的唯一的二语知识或社会经验。部分教师认为,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是最好的方法。Cook表示,没有人会反对或否认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二语是有益的,但这并不能成为在课堂上避免使用母语的有力理由。他引用的实证研究对此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如果不完全避免母语,使用母语的因素包括:(1)通过母语学习是否更有效;(2)一语是否对二语的学习有帮助;(3)对于一些链接或话题,学生使用一语是否比使用二语更自然;(4)两种语言的共同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实际使用二语。最后,他非常确定大量使用二语的好处,并提出了几种将母语引入课堂的方法,帮助学生成为理解双语系统的二语使用者,而不只是模仿者。

最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正确引导一语正迁移的发生。一语对于二语习得的意义已得到了充分证实,那么,如何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就成为学者及教师的新任务。

(二)教学启示

1.培养学生对二语语篇模式的认知意识。培养学生的二语语篇认知意识实际上是培养二语思维意识。例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介绍英汉文本写作模式的异同,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应试模板。尤其是在过渡阶段,不要抑制母语策略,强制要求目的语策略。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英语文章,引导学生与汉语文章的构建思维进行比较,以便学生可以理解英语话语结构、信息传输等方面的特点,深化英语思维方式的印象,并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思维习惯和写作模式。其次,教师应设计更多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从模仿式作文到自主写作,并积极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克服母语迁移心理,使其逐渐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2.加强词汇搭配和词义的教学。英语词汇的意义很复杂。英语学习,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英语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并准确理解词汇的意义。如今随着查阅方式的多样化及简便化,学生在查找一个词的意义时,往往只会参考其中文解释,而忽略甚至根本不去理解其英文解释,这就导致学生从根本上没有正确掌握词汇所指而不自知,这是其表达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学生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错误的学习方式,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学习词汇、理解词汇及运用词汇。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通过解释词汇的含义、分类及搭配来有效地指导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词汇的理解能力和使用能力。

3.正确引导学生发展英语思维。首先,教师不应该盲目地要求所有学生放弃母语思维,强迫他们用英语思维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而应该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过渡期,否则语言思维上的不适应会使学生回避困难,影响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仅不能形成母语对于英语的正迁移,还会形成母语的负迁移。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英语环境,加强英语文化的输入。其次,学生可以采取行动,多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有效交流,多利用学习资料和网络资源,提高英语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一语的作用以促进英语的学习。

结语

不论是哪个学派的研究,都能证实一语对于二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在迁移这个复杂的问题中,要进行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例如一语的正负迁移表现和构成原因、其背后的理论构建,以及对于实际教学的指导和积极影响等,都有待进一步去证实。我们需要依据前人的探索性研究,结合实际开展调查,充分构建有助于提高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深入研究一语对于二语习得的作用还能为三语习得、多语习得的研究提供更多理论及实证支持。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