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35期·人文关怀视域下问题学生教育转化路径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3/5/9 13:33:47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5期

周红梅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来宾 546199)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受众的素质差异日益显著,问题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多。问题学生的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不稳定因素影响最大的因子之一。辅导员在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否使问题学生转变并健康成长,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无疑是新形势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问题学生概念定位

(一)概念

学者肖建国认为,问题学生是指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大学生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内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个体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方面暂时偏离常态,并在行为特征、心理品质、学业成绩、品德养成等方面违背教育规律、价值标准和社会规范,需要通过矫正教育干预的特殊社会群体。

(二)定位的范围说明

首先,大学生是指年龄在18~25岁之间,普通高等学校注册入学的群体的总称,包括大学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等群体。本文仅指笔者任教学校的高职学院学生群体。其次,问题学生的种种不规范行为不能等同于青少年犯罪,也不等同于行为偏差学生群体。

准确定位问题学生的概念,及时掌握这类学生的行为动向,以便在相对有效的时间内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减少问题学生由于行为和心理出现偏差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及造成的不同领域的影响。

二、问题学生的特征

本文的问题学生的范围框定在某省级区域内的高职学院,学生分布在2018—2019级。依据辅导员的介绍,选取三位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采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展开调研。在访谈过程中做了笔录,并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字,把他们的行为分为以下类别。

1.被迫害妄想症。X同学经常臆想自身受到跟踪、猜疑、排挤等,不断地找她的辅导员倾诉。每次倾诉都会持续3小时以上,最长的一次从晚上6 点半到凌晨2 点,每次给她做心理疏导的教师都会疲惫不堪。同班的部分同学会在暗地里嘲笑她。

2.心理障碍。Y同学情绪波动大,容易焦虑。在他情绪不稳定时,对他进行说理教育,他会即刻对说教人保持高度戒备。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和异常行为方式,表现为一个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自己和社会都不适宜。相关部门做了一项对全国万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在对南京高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后可知,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重占到25%,11.7%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大多情绪波动大,焦虑,夹杂着抑郁。

3.认知偏差致使道德行为失范。Z同学是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大一新生,他对事物认知水平偏低,很多事情他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如父母为自己的辛苦付出、教师的热心教导和帮助、同学的关心等,不能客观对待事物。

凡此种种,均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没有一颗充满爱的心,是很难将学生工作做好的。

三、问题学生“问题”的根源

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呈现出来的“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时期生活和学习中由于思想出现偏差导致的行为不当。问题学生在学校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言行举止,都与传统社会大众所能接受的道德规范和思维理念有所偏差,或者说无法达到根本的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因素导致的。

(一)家庭根源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站,对于个体的性格、态度、价值观的逐渐形成意义重大,甚至在很多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家庭稳固程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其成长产生影响。首先,“望子成龙”的教育观念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导思想。从步入学校那一刻起,父母就在敦促孩子要努力学习,未来才会有出人头地的希望,而忽视了对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其次,家庭结构变化对其产生了负面影响。父爱和母爱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交叉性与不可替代性,家庭情感结构变化使得他们的情感失衡,性格孤僻,对外界怀有很强的戒备心理。X同学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最后,不能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一方面,父母有时候言行不一致,致使孩子不断模仿,久而久之,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出现偏差;另一方面,部分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滋生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如果在物质上得不到满足,心理便难以接受。

(二)学校根源

高校的问题学生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和社会往往会把责任归咎于学校。其实,学生的成长过程是由数个阶段的教育组成的,每个阶段承担的教育责任不同,学生的心理、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异。高校是学生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学生由“学校人”蜕变为“社会人”的重要阶段。在高等教育中,更加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了思想与人文素养教育。然而,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与学历水平相当的技能,还要求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素养,如正常与人相处的能力、良好沟通交往能力等。

高校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够合理。与重点高校相比,普通高校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然而,学校自身提供的待遇难以吸引专业人才。据初步统计,高校工作满三年的辅导员队伍中,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人数较少。其次,辅导员工作方式尚需改进。一部分辅导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即使发现了,处理方式也不恰当,主要是采取比较直接、生硬的方式处理。最后,问题学生引起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缺乏系统性。

(三)社会根源

陈方红等学者认为,“问题学生的出现源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失范”。在倡导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高校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密切。社会的多元化给予大学生广泛接触和体会社会的机会。现实和虚拟社会中的各种风气、导向会不同程度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冲击,在其“三观”尚未成熟之际,更易成为问题学生。

(四)自身根源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的意志力普遍较弱,认为意志力很强的仅有18.5%,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34.3%的比例。通过对强迫自己或他人做事、睡眠质量、缓解压力、焦虑等的调查可以得知: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相对偏低。一方面,睡眠质量不高和缓解压力能力不强不利于成长;另一方面,会对心理造成一种潜在威胁。当自我期望得不到实现或遇到挫折和不幸时,难以调控情绪,容易走向对立面,进而导致痛苦、悲观、失望、消沉、偏激等问题,甚至会出现攻击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四、“五心”是化解高校问题学生“问题”的良药

高校辅导员面对问题学生,不仅要做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还要成为其顺利转化为行为正常社会人的引导者。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师爱无疑是做好这项特殊而艰巨任务的精神支柱。

(一)“爱心”赢得“信心”

问题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原因,以及自身不太适宜的言语和行为,一般而言,较难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可。在这种境况下,需要辅导员给予其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爱护和尊重。不但要在针对问题学生个体教育中表现出关爱,还要在同辈群体面前发挥榜样作用,改变问题学生因“问题”而产生的不良印象。不仅要尊重他们在某阶段出乎意料的想法与做法,更要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们的人格,特别是在群体面前,平等而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处理师生之间的每一件事。真切地让他们在群体面前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师爱精神,久而久之,问题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深切尊重与关爱,从而树立起自身成长成才的信心,这是将他们成功转化的重要基础。在转化问题学生时,情感的力量往往大于认知的力量。

(二)“交心”让学生舒心

1.善于与问题学生平等的“交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人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而不是用声色俱厉、粗暴强硬的手段去达到改变学生的目的”。辅导员与问题学生平等“交心”,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其固有的心理防线,也能进一步了解其思想动态。改变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辅导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者,也不再是训斥式的教育,更不再是嘲笑与讽刺,从信任开始,真诚“交心”,用真情打动他们,相信用自己的真心可以换取问题学生的真心。唯有如此,问题学生才可能舒心。进而,辅导员成为其可倾诉与信任的老师和朋友,“交心”就会成为化解其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问题的一剂良药。

2.与家长及时“交心”。家长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及时与家长“交心”,取得家长的支持,对于解决问题学生所产生的一系列隐患与问题,无疑是有益的。这项工作主要是由辅导员来承担的。不仅要详细掌握问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向,还要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动向进行调查和汇总,及时向学生家庭反馈。征得家长对学生采取相应措施的认可和配合,形成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得到家人的支持,问题学生的心情舒畅了,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学生“问题”的有效突破口。

(三)“真心”关怀让学生和家长“放心”

1.打造强有力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队伍。首先,强化高校辅导员的准入机制。高校要以学生、学校的长远发展为导向,在引进专职辅导员时,不仅要考虑其学历水平,更重要的是做到专才专用,人尽其能。这对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必不可少的,还将成为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发展的主渠道。其次,加强现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训。一方面,强化其专业能力的常规培训,不断提升其日常工作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专项培训,尤其是问题学生引发的突发事件,应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从而对缓解和有效控制该类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起到必要的预防作用。

2.构建高效、便捷的心理咨询网络体系。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运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构建高效、便捷的心理咨询网络系统,成为突破问题学生“问题”的重要方式。由于心理咨询师是专业教师才可以胜任的,这会在某种程度上使问题学生在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存在心理压力。高效、便捷的心理咨询网络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咨询师多次访谈,学生放心交流,还有利于心理咨询师真实掌握问题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进展情况。交流时,双方共同重温其进步历程,不断强化正确认识。

(四)“智慧之心”换得学生“安心”

现阶段,“教育机智”被普遍认为是教师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在某种范围内,辅导员的“教育机智”既成为缓解甚至控制问题学生“问题”带来各种隐患和威胁的必要职业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让众多学生“安心”的良药。

1.辅导员需要保持“教育机智”的自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国内外该类学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的高度关注和深入学习;对一定时期内不能解决的案例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探讨比较科学的解决途径。

2.辅导员要增强对问题学生潜在的突发事件的预测能力。特别是针对问题学生对同辈群体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进而与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拟定可行性方案,组建突发事件应对小组,制定相对行之有效的策略。

3.迅速反应,有效控制,方可安心。在对待X同学的问题上,笔者采取了容忍与关爱的态度,使得事态得以控制。在课堂上,X同学对于笔者的责骂,正常学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这样做的,但是X同学却引以为豪,他不仅录了像,还在同学中广泛宣传,甚至给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看。笔者像对待平常学生那样批评他是职责所在,但是如果批评他,他将情绪失控,所以笔者选择了容忍。这是“教育机智”与教师对学生深切关爱的融合,事后,经过交叉教育,X同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

由于问题学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旦爆发,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作为辅导员,要准确及时地判断并找出适宜的方式是成功解决问题学生引发突发问题的关键。如果笔者与X同学当场起了争执,会僵持到什么地步,不得而知,这在某种意义上表明辅导员必须要擅于运用“教育机智”,促使问题学生在“问题”凸显后,得以安心。

(五)“虚心反思”,深化师爱

辅导员要虚心请教,并善于反思在处理问题学生中取得的点滴进展。在反思中,对解决该类问题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对比和筛选,并做好记录分类归档,为未来问题学生的工作积累丰富经验。每一步微小的进展都是辅导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象征,更是深切师爱的凝结。

毫无疑问,“五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化解问题学生“问题”的一剂良药,在治疗其“问题”之后,促使其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得到转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其成长成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既需要辅导员倾注更多的关爱,也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给予应有的重视,还需要每位教育者的关心和帮助,这不仅是教育兴国的要求,也是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