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37期·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3/6/25 13:36:45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7期

杨梦溪,刘濛,姚洋

(河北金融学院 a.国际教育学院;b.教务处,河北 保定 071000)

引言

构建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学类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实现金融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主动性和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而言,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与能力参差不齐。通过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优秀案例和创新经验体系化、制度化,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有助于实现各门课程之间的协同育人效应。结合金融学类课程的自身特点,构建具有较强金融学专业针对性和专业内课程普适性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对于促进金融学专业课程整体德育水平的提升,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当前的学者在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时,主要分为以知识承载为主线、以协同育人为手段、以体现专业特色为目标的主要路径。其中,以知识承载为主线的观点认为,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以协同育人为手段的思路认为,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梳理协同育人、整体育人、发展育人理念,立足于各个学科的独特视域、理论和方法,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有机引导;以体现专业特色为目标的观点认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化要坚持方向正确,严格设立工作规范,同时结合单位实际探索凝练自身特色。

(二)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金融学专业课程由于其专业特殊性,教师从课程知识内容角度出发,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如“金融学概论”从家国情怀、个人品格、科学观、专业素养等维度,提炼了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个人理财实务”课程融入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法治诚信教育、生态道德教育、辩证思维等思政元素,并精确定位案例融入点,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金融学”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坚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从德育角度审视教学内容、发挥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同时在考核过程中融入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查,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

(三)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层设计,为构建高校各专业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提供新视角。从育人体系来看,公共管理类专业通过整合课程设计、构建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教育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体育类课程构建了目标内在统一、内容横向融合、结构纵向衔接、实施管理精准的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应首先选择基础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从教师课程思政主动性、思想政治素养、课程思政设计能力入手,实现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胜任和善任,从评价入手,将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归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三方面不足:(1)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课程群结合较少。现有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多局限于课程思政的整体内涵和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仅有少数文献将课程思政与金融类专业课程群进行结合,对于金融学专业课程群的研究有待深入挖掘。(2)课程思政建设对专业课程群普适性不强。现有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对于金融学专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较低,现有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研究主要围绕具体课程的思政元素凝练、教学模式探索,多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总结,未能形成体系化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南。(3)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标准不明晰。由于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效果受任课教师思想政治水平、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在金融学专业课程群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普适性较低,因此,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思政质量标准是未来建设所必需的。

二、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学专业教学面对的是未来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金融专业教学一方面应教授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德育的使命与责任。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众多高校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均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价值引领方式仍以道德说教、课堂举例等方式为主,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参与度较差。长此以往,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对于说教的反感,影响了学生对于正确价值导向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中实践环节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对于德育元素的内化,学生对于思政元素的理解仅停留于认知层面,无法通过亲身实践,切身体会正确价值导向在个人发展和社会经济健康运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缺乏具备针对性的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目前,已有课程思政制度文件面向各专业所有课程,而各专业由于人才培养侧重点和专业性质差异,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存在不同特质。金融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对于从业人员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而金融学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金融人才的重任。同时,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因此,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紧扣行业特质和人才需求特点。

(三)缺乏在金融学专业课程群内部具备普适性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

现阶段虽然已经出台了各类课程思政规章制度,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具体做法仍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的个人思考和教学设计,尚未形成系统性的操作指南,导致教学效果受到教师课程思政主观意愿、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缺乏相关实践指南和评价质量标准,实施效果难以衡量,育人成效参差不齐。

三、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科学取舍,打造代表性课程群,形成抓手

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规划必须遵循课程自身的运行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的有机融合。应紧抓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其中既要包含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又要包括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紧贴行业发展现状、注重学生国际视野拓展的专业核心课程。从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依托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课程思政的主旨内涵为依据,重塑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理念。同时,以我国金融业发展历史、金融经济政策、金融市场稳定性、涉外金融活动、金融改革实践等为切入点,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个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维度,构建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目标框架。

(二)多维融合,“德育”与“智育”并行

坚持“专业能力”和“德育育人”的双主线,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并共同贯穿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实现专业技能和思政元素的同频共振。通过价值导向与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的多维融合,实现化盐入水,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主动挖掘思政元素,在课堂活动中认同接受思政元素,在课程实践中积极践行思政元素,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识能力与德育素养的同步提升。立足于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专业思想政治育人目标体系,并将二者有机融合,实现同向同行。同时,依托于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在教学大纲、习题、教学课件、音视频资料、教学案例、实操任务等在内的教学资源中精准定位课程思政切入点,融入思政元素,并在课后拓展任务中设置德育维度,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能力的全过程、多维度融合。优化教学手段,再造教学流程,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价值引领目标,科学选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范式,通过教师的无声植入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挖掘、积极实践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多元化教学活动中实现能力素养和价值塑造的同频共振。

(三)显隐结合,打造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范式

在教学过程中,依托于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和各年级学情特征,采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导向,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首先,提炼各门课程对于思想政治目标的强支撑元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显性表述的方式,凸显并强化该类教学内容的价值引领属性,充分挖掘该类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在机制上、细节上的联系,形成本课程的课程思政高效实施范式,发挥该类教学内容在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加深学生对于正确价值导向的认知。其次,对于各门课程中对于思想政治目标中等或较低支撑强度的教学环节,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优化教学案例和创新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隐性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堂辩论、探究学习、头脑风暴等方式自主提炼思政元素,提升学生接受思政元素的主动性。再次,在课程实践环节中,教师通过科学设计实操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践行思政元素,将课程教学的价值塑造功能从认知层引申到实践层,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师生共同反思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教师层面,从课程思政主动性、思想政治素质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反思,并改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学生层面,通过各类学生实践活动成果,对于唯物主义世界观、个人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课程思政目标达成度,进行客观评价和及时总结。

(四)科学创新,完善多角度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机制

项目组从师生两个层面对于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个人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具体目标融入学生成长结果评价体系,并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从教师角度而言,对于教师审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改进薄弱环节,实现德育育人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从学生角度而言,有助于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身德育水平,充分理解金融学专业这一背景下正确价值导向的主旨内涵。

(五)构建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

在选定的代表性课程中构建多维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融入机制,采用横向拓展式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科学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机制,从而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在此基础上,选取思政融入度高、知识能力目标与价值塑造功能协同性强、价值引领效果好、普适性强的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形成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以点带面,在其他金融学专业课程中推广,以提升专业整体德育育人水平,培养有道德、有情怀、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良好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语

金融学专业作为经济管理类热门专业之一,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金融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时,由于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也为其开展课程思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进行科学取舍,打造代表性课程群,形成课程思政抓手;通过课程专业线与思政线的多维融合,实现协同效应;显隐结合,打造多元化教学范式;科学创新,完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机制,以期提升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