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4 20:29:58      点击:

田红磊 李昕 张学辉 刘昕

摘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以教师面对面教授为主的单一化课堂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作为大一新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程序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结合网络平台与传统课堂进行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探讨优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堂;双课堂;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6-0082-02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随着4G网络的建设与完善,高速移动宽带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学习自由度越来越大,以教师面对面教授为主的单一化课堂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在“以人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如何让每一位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并得到充分发展[1],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这对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前言

美国著名教学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每个学生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达到较好的掌握程度,并指出学生学习效果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课前知识的掌握水平不一样。随着近几年“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在线教学方式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应用。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的不足,上课前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掌握式学习提供了保障,从而能够极大地缩减学生间的差距并激发学习动力,师生互动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等的限制,提高了教学效果,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新的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不足,最主要的不足是这些教学方式以其教学内容为中心,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没有充分按照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推荐学习资源,造成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针对我校大一新生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全校每年大约有四千名新生学习该课程,而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却很大,不同环境成长的学生具有的知識结构差距很大,学生新接受的知识结构差距也很大。因此,虽然程序设计课程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因个性化差异引起的巨大问题与挑战。本文以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翻转课堂[2]理念下研究和探索采用“双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3],在网络平台上开设“网络课堂”,在班级教室中开设“传统课堂”,两种教学过程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相互配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二、翻转课堂及个性化教学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国高中的两位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他们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视频上传至网络,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学习知识,课堂上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和问题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翻转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课前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以达到知识传授,课堂上通过答疑解、讨论来促进知识内化。

个性化教学[4]是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以及发展潜能,采取灵活、适合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教学。个性化教学可以提供给学生满足其个体具体知识结构的学习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度,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充分满足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习质量。

三、基于“翻转课堂”理念,设计“双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

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结合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特点设计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双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课前教师在网络课堂上上传学习资料指导学生课前学习相应的教学资料并完成相应的课前简单测验。传统课堂中,教师设置典型案例和少量测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分析案例和测验题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解决不同学生的问题促进知识内化,同时学生针对自己课前自学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答疑解惑,课堂时间十分充裕,学生也对该堂课做到了心中有数,学习气氛浓厚。课后,如果学生还有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或在网络平台上及时向教师提问,教师也能及时做出解答,这样的课堂模式消除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课堂可以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个地方,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学习,教师也能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四、教学内容案例化,设计“双课堂”个性化教学的分阶段教学内容

在“双课堂”个性化教学新模式下,为了突出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性,以算法为主线、案例为中心设计个性化学习的分阶段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程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出发,打破语法界限,按照算法组织教学内容,将语法分散到算法中,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语法学习阶段,案例导教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语法学习阶段以学为主,主要掌握语法知识点,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课前在网络课堂上自学完成,课前学生利用网络课堂根据个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完成基础语法的学习。第二阶段案例导教阶段以算法为主线,以案例带动学习,教师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的基础上选取涵盖大部分知识点、有浓厚兴趣的素材设计案例。教师通过案例引出课程中的内容和知识点,揭示案例所涉及的语法和规则,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途径,并为学生指出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地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推导和总结。

五、总结

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并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网络平台上如何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是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曾琦.“互联网+”与个性化的学与教[J].中国教师,2017,(1):63-64.

[2]李晓红.翻转课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教学园地,2014,(18):29-31.

[3]李卫东,王屏萍,张婷.“互联网+”背景下“双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气教育,2017,(371):103-108.

[4]张金宏.“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新余学院学报,2016,(6):147-149.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