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37期·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创新与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3/6/12 13:54:13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7期

黄海滨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江阴中专办学点,江苏 江阴 214400;2.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00)

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这些文件各具丰富的内涵,充分说明了学校开展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任务的艰巨性,改革创新探索的必要性。为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的精神,我校实施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联动机制,促进体育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根据校情、学情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

(一)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教学内容

高中生对某个体育项目产生兴趣,会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学习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全校学生的调查问卷访谈显示,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依次为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舞蹈、游泳、武术。选择教学内容时考虑学生需求,以学定教,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体育教师的运动专项、实际教学条件选择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的运动专项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运动专项水平高的教师对本专项的运动经历、运动感受、教学训练的手段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访谈交流,他们非常愿意跟专项水平、技能水平高的教师学习训练,积极性也更高,能更多地学到专项运动技能。本校26名体育教师,篮球专项6名、田径专项4名、足球专项5名、武术专项3名、健美操专项6名、乒乓球专项2名。本校现有运动场地为400米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室内舞蹈房、力量健身房、乒乓球房、体育馆,学校积极采取措施改造运动场地,但与师生的要求仍存在着差距。以上的软硬件情况,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以地区性体育特色项目选择教学内容

九狮舞古时流传于江阴西乡利港一带,由双手狮和一个引球组成,以锣鼓伴奏,有云狮、甩狮、狮转头、高狮、抖狮、群狮抖威、雄狮抬头等各种动作和队形变化进行舞蹈表演。通过适当的改编,设计出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内容,一是使民族体育得以传承,二是丰富了教学内容。江阴新桥镇是以马术运动为鲜明特色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学校与马术俱乐部紧密合作,聘请教练员、运动员进入校园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四)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选择教学内容

笔者所在院校每学期体育课评分项目为“运动技能+国家体质测试+平时成绩”三个部分,如果体育课成绩不合格,将不得毕业。对于一些平时缺少锻炼的学生,体测想要合格并非易事。体育教师在课上结合体测的要求,增加体能锻炼的时间和内容,体能锻炼结合专项运动,以专项运动的练习来促进运动负荷、运动时间,采取专项运动的竞赛来提高学生积极性、兴趣性、能动性。建立动态评价和过程评价,课内外一体化,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加大体育教学动态评价。

(五)以对学生终身体育具有重要影响的知识与技能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选择系统连贯结构化的项目,以增进学生的健康、终身体育为主要目标,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消除在体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烦琐、浅显、偏僻、脱节的现象。学习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自我组织竞赛、自我评价锻炼的能力。例如,通过《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运动必须遵循科学规律》《运动处方和锻炼计划的制订》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术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为体育锻炼贯穿于学生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不只是考虑上述几个原则,确定内容时是综合平衡运用,实际中我校选择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健美操、九狮舞、马术、体测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并以一学年为一周期做出动态调整。

二、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加强体育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体育课堂是学生学习健康知识、运动技能的主阵地,通过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运用“选项分层走班制”打破原有的“行政班授课制”,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实施“选项分层走班制”后,体育课堂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学生的运动兴趣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他们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学习中,为全面提升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得内外体育一体化推进,校园运动氛围有所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各个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成功的愉悦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成长进步,特别是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基本实现了整个学校共同成长的状态。体育教师的教学也更具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情进行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的理论知识及指导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进取心更强,从而有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体育社团建设,推进“一校多品”教学改革

体育社团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需要。学校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田径、舞龙舞狮、乒乓球、健美操、轮滑、橄榄球、花样跳绳、网球、九狮舞、威风锣鼓、武术等体育社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新兴项目和自己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社团相结合,满足了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学校体育社团有学校领导—体育组—体育社团的管理机构,有完善的管理章程,学校拨款、固定场地、时间、专业师资指导,课内外结合一体化设计有力地推进了“一校多品”的教学改革。

(三)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联赛机制,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

学校的体育理念是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面向全校每一位学生,家、校、社会有机配合,以体育人。形成了以校园足球联赛为主的学校特色体育超级联赛机制,全年进行校园足球联赛,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负责,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班有代表队,年级有代表队,学校建有校级足球队。具体做法是每个班组成4支队伍,男生组2支,女生组2支,每支队伍至少10人。每个班男女各1支队伍参加校比赛,每个年级10个班,一个年级共10支男队、10支女队参加单循环比赛,共90场比赛,三个年级共270场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还有啦啦操的表演,所以校园足球是真正的全员参与。学校每年还要举办年级篮球联赛、啦啦操展演、排球联赛。全民运动会,校长、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都要参与,全员运动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锻炼热情,最大限度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

(四)组建校队,参加省市比赛,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

通过校园联赛,选拔出表现优秀的学生组建各项目校队,积极参加无锡市、江苏省的比赛,争取为省市专业队输送人才。我校男子橄榄球队采用“市队校办”的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运动员。男子橄榄球队招生面向无锡市的中小学适龄学生,全市推举人才至我校学习训练。球队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无锡市体育局、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江阴市教育局、江阴市体育局、江阴市运动学校制定宏观政策,中观方面由我校教务处、学工处、体育组与领队把控,微观方面主要是教练员和任课教师负责运动员的训练与学习,教练员负责运动员的训练、生活和学习的监督,文化任课教师负责文化知识学习和布置学习要求,双方协调沟通解决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动员分布在各个不同的班级,接受学校统一的文化教育,消除了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与普通生的差异,拓宽了运动员进一步深造的渠道。体育局、教育局搭建了互通的赛事体系,既能参加体育系统的赛事又能参加教育系统的赛事,构建了立体化的赛事体系。体育局方面对各级赛事提供了相应的比赛奖金;教育局方面对体育教师也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评选先进、评定职称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我校男子橄榄球项目获2021年江苏省橄榄球锦标赛第三名,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五)加强校企合作服务,服务地方体育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男子足球队聘请校外高水平俱乐部教练进行训练,取得了江苏省“省长”杯冠军,球员假期参加江阴市业余联赛,为运动员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实践机会,部分优秀的球员参与俱乐部助教工作,培养小学生运动员,服务江阴地方的体育发展。

三、构建学校体育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在学校层面,形成“教务处—体育组—课程团队”的教学保障体系。构建学校体育的控制系统、评价系统、保障系统、运行机制系统于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学校体育管理组织系统

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重大政策、措施的制定。学校教务处和体育组具体组织实施,由管理专家和体育教学专家对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督导,反馈意见进行分析改进。体育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可采用闭环运行,由主管校长到教务处、体育组、教师学生,再从教师学生回到体育组、教务处、校长。通过闭环运行不断总结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并进行研究解决,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体育师资是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核心要素。学校一方面增加体育教师的人数来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开设,外聘退役的专业运动员、体育俱乐部教练、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来学校兼课。同时,加强对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努力提高原有专项水平,积极学习2~3个次项目,以满足学生选项的教学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也是保证新时代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运动分析软件的使用、运动量的监测等都需要教师信息化能力要强。体育运动场馆是新时代体育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学校加大了室内场馆的建造,开辟新的室外空地并改造成球场,满足了体育教学的需要并正常运转。

(三)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监控系统

对体育课程做总体的规划,统一制定每一年级的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每位教师制定统一的授课计划,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主任、体育教研组长盖章才能执行授课计划。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评教、同行听课、督导室督导听课等多渠道,进行多方位的检查。通过手机运动App、泛雅教学平台自学记录等形式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检查监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对课时安排、教材选用、课外体育社团竞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教学过程主要是针对体育教研组与教师对教学基本文件执行情况、学期教学进度、课时教学计划等进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指教案撰写是否详细,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课中重点和难点是否突破,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是否有针对性,教学态度是否良好,授课是否认真、有责任心,是否重视教学信息反馈等;课上运动负荷安排是否适中,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生课上活动积极,兴趣浓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优秀率高。学生学习过程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

(五)学校体育教学保障体系的运行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教学制度。学校建立了由副校长、教务处、督导室、体育教研组长组成的体育教学工作指导机构,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决策、指导、评价、反馈。同时健全各项教学制度,如体育教师工作规范,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运动中伤害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听评课制度,构建学校体育的一套管理制度,做到体育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制度管人。

2.优化评教评学机制。学校在开学初、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学常规的检查,对教学进度执行情况、听课节数、开课节数、作业布置情况、辅导学生次数、参加教研活动的次数进行检查。对体育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进行打分评级。期末对教案、授课、作业、考核、辅导、教研活动、听课进行综合评定,是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及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教务处教学抽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学校每年要接受上级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专项检查。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学校制定了教职工绩效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师德考核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体育教师服装费及野外补贴等一系列文件,强化了“以生为本,积极高效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为学生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一是提高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与学生、同行及专家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大赛这个载体,教学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使体育教学生动直观,带动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生身体素质显著提高,近几年学生参加江苏省各类体育竞赛成绩逐年提高,体育特长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三是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体化教学模式持续推进,学校体育质量保障体系行之有效。

笔者将继续对学校体育工作积极探索研究。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