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2期|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排选课实践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5/19 16:54:55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2期

[关键词]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成绩评定

[教改项目] 2018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高校外语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 马 飞(1982—),男,内蒙古包头人,硕士,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2-0001-04 [收稿日期] 2021-04-26

引言

“大学英语”是高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统考课程,并且是学生打开职业大门的一块敲门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城乡和地区差异以及教学条件的好坏、师资力量的强弱、英语注重程度的高低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1],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在语法、词汇、听力及阅读等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录取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高校之前那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强调整齐划一的英语教学模式,出现了“教师不会教,学困生吃不了,学优生吃不饱”的现象[2]。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著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以发展的空间;既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发展需要”[3]。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确定“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达标”的改革指导思想,实施分层次教学,是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行政班教学,排课班级学生课程固定,也没有选课的必要,教务只需按要求排出课表即可。而分层次教学班中包括不同行政班的学生,在保证课表不冲突的情况下,又要考虑老师要求和学生课表质量,这将使排课的难度大大增加。分层次教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除涉及排课,还有选课分班、差异化教学、成绩评定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为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4]。

一、理论基础及涵义

(一)理论基础

分层次教学的中心思想是因材施教,此思想最早是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之分,人的性格有鲁、雅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潜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教学中要透彻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现状和心理趋势,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才能使學生才能得以发展,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结果。

美国语言教授S. D. Krashen提出的“i+1”理论。他认为,人类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获得可理解的处于“i+1”水平的语言输入。“i(input)”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1”是稍多于学生接受能力的数量或水平,为不定量。只有输入内容为“i+1”,才能使学习者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就是说在教学上应保持略高于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通过这种输入,帮助学生过渡到“i+1”的水平上[5]。

(二)涵义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是指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学生的现有英语知识水平为基准,把学生分成一些水平相当的不同组别[6],根据不同组别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英语学习目的,采用不同策略、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授课,进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发展区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实施方案

(一)排课分班

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大学英语Ⅰ—Ⅳ》,分布在大学一、二年级四个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是从《大学英语Ⅰ》开始,然后逐级进行滚动调整。以大连交通大学为例,教务处根据现有教师、教室等实际情况,将2016级修读《大学英语读写译与视听说Ⅰ》的36个专业、101个自然班、3020名学生,上课时间段划分为5个,每个时间段成立精英班(A班)1个,常规班(B班)9个,共计10个教学班。而每个上课时间段包含20或21个自然班,排课时间段的划分见表1。各自然班上课时间段的划分主要受体育、制图、数学、“两课”等排课时间的制约。

精英班(A班)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扎实,词汇量大、听力及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对英语有强烈的兴趣,学习主动性较强[7]。此层次教学采用中教与外教混合授课,且增大视听说学时比例,增加外教授课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全程英文讲课,授课内容增加一些既有实用性又有针对性的课外知识或英语六级考试、研究生考试、托福考试等知识,培养学生在英语上的综合运用能力。

常规班(B班)是《大学英语读写译与视听Ⅰ》教学班的主体,这些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不扎实,听、说、读、写能力一般。授课教师应该侧重于英语基础知识和实际技能的传授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基本知识和重点知识。

(二)选课分班

在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中,选课分班是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选课分班之前,需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学生兴趣、职业规划需求以及教师对学生英语知识掌握了解情况进行选课分班[8]。事例学校在新生入学军训期间,依据《大学英语Ⅰ》教学目标,考虑多方面因素,科学设计英语能力摸底考试卷,对2016级3020名学生进行测试,此测试成绩作为英语分层次选课分班基准。按照《大学英语读写译与视听说Ⅰ》的排课时间段,将每个时间段20个自然班的学生测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前10%学生作为A层次教学的学生主体,其余90%学生为B层次教学的学生主体。《大学英语读写译与视听说Ⅰ》各排课时间段选课分班情况见表2。

待各上课时间段选课学生范围确定之后,取前60名学生为A层次,其余B层次学生按照测试成绩均分到此时间段对应的各个教学B班,即B层次的各教学班既有此层次高分的学生,也有此层次低分的学生。“高阶爬楼梯”时间段各教学班的选课情况见表3。

(三)选课调班

按照S. D. Krashen教授的“i+1”理论,如何使学生始終保持在略高于自身语言水平基础之上的信息接收,从而达到“i+1”的水平,因此分层次教学的各层次学生不能一成不变,应设立调班机制。

事例学校学期初依据英语能力测试成绩进行选课分班,学期中以《大学英语Ⅰ》综合评定成绩、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依学生意愿进行动态调整。(1)层间调班。从高层次教学班调到低层次教学班,即A班调到B班。因A层次教学班两学期完成《大学英语Ⅰ—Ⅳ》学习,而B层次教学班分四个学期完成,故只允许从A层次调整到B层次。对于第一学期中参加《大学英语Ⅰ》考核达标的B层次学生,依学生兴趣和意愿可调整到相应时间段的A层次教学班进行《大学英语Ⅱ》的学习。(2)层内调班。允许学生同时间段B层次之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受教室客容量和视听说小班授课容量限制,层内调班流动人数应控制在教学班人数的10%以内。学期初选课分班之后,需要进行层内流动的学生,在教学开始两周内,填写《学生补(退)选课申请表》,经任课教师允许,教务处选课管理员审批后,可更换至B层次其他教学班。

三、成绩评定

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获得理想的教学结果,而成绩是评定教学效果最直接、最客观、最形象的方式,并且影响到学生评优、奖学金评定、保研资格选拔和就业等方面[9],因此,如何公平、公正地进行成绩评定是分层次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事例学校第一学期期中,聘请校外专家按《大学英语Ⅰ》教学大纲编排一套考核试题,为A层次和B层次前10%的学生共计560人进行考试。将此成绩并结合学期初英语能力测试成绩、任课教师日常评定成绩,按照适当比例综合评定《大学英语Ⅰ》成绩。当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优秀标准(85分),依据学生志愿下半学期进入A层次教学班进行《大学英语Ⅱ》的学习。对于未达标准和对成绩不满意的学生调整到B层次教学班继续学习《大学英语Ⅰ》,期末与B层次学生一起参与《大学英语Ⅰ》“教考分离”考试和最终成绩的评定。

对于A层次教学班的《大学英语Ⅱ》和第二学期进行的《大学英语Ⅲ—Ⅳ》成绩评定,同样结合任课教师日常评定成绩“教考分离”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将未达标与对成绩不满意的学生直接调出此教学班,之后学期随B班学生进行相应课程学习。对于A层次学生可参加次年六月份CET4级考试和十二月份CET6级考试,普通B层次教学班学生第四学期方可首次参加CET4级考试。

经过几年的分层次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统计的CET4通过率大幅提升,尤其首次考试通过率增幅近10%,且常年维持在87%以上。考研学生的英语成绩也普遍提升,升学人数也逐年提高见表4。

结语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顺应高校英语改革的要求,提倡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教学,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英语水平应用能力,达到“i+1”的水平。目前分层次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会碰到诸多问题,如:层次划分标准,学生的消极、抵触心理,分层教材的选定,成绩评定的科学性、公平性,教师队伍的教学与理论素养提高等。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