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以学促教”的目标性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模式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12/20 13:52:04

刘缙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教育的系统性,不注重受教育者的需求,以及教育措施单一刻板。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成果转化率低及教育者的教学手段单一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学生的特点、心理及对课程的需求,以期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及措施,以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性;改革

[基金项目] 2021年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历史类通识课中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 (B21022)

[作者简介] 刘 缙(1980—),陕西榆林人,历史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6-0037-04   [收稿日期] 2021-04-2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分支教学内容,课程涉及的知识体系较为复杂,且时间跨度长,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历史借鉴意义。但是,如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在高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当前,全国各高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和探索,希望改变现有的教学面貌,解决课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育学中对教育的解释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1] (P4)。由此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的主要原因是忽略了受教育者本身的感受,再加上教育措施的滞后和教育者积极性下降,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力求了解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心理、学习需求,以及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将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措施三要素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系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得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论。

一、问卷调查结果及“纲要”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开展及理工科高校学生特点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目标群体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级的在校学生,共发出问卷50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4283份。问卷共设计30道单项选择题,采取匿名的方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信息和电子科学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高校。通过综合分析,总结出学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学生性别比例严重不均,男女生的比例在6∶1左右。由于性别差异,对课程的兴趣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问卷调查中才会出现七成以上的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军事战争感兴趣。

第二,学生入学成绩较高,基本学业素养较好,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知识结构存在理重文轻的问题,虽然缺乏相应高度的文科知识体系,但自身对这些文史知识有着比较强的渴求。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问卷题型设计是以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为出发点,以明确教育目标为核心。

第一,有关教育者的题目及分析。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主要是指教师和其他参与学生教育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对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精神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产生影响。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尤其在高等教育中,教育者需要在更高的知识层面和意识形态领域凸显其指导意义。

以问卷中第13题为例:“你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課老师的印象是什么?”约4.8%的学生选择“A: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者”;约28.6%的学生选择“B:与小学至中学的政治科目老师一样”;约19%的学生选择“C:大学一门无聊课程的老师”;约47.6%的学生选择“D:文史知识的传播者”。

近半数的学生认为“纲要”课老师是文史知识的传播者,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过展示了一种照本宣科的能力,这有悖于高等教育的初衷。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与中小学老师没差别,那为什么要将同样的课程在不同年级重复开设呢?这不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吗?更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这是大学一门无聊课程的老师,究其根源,是课程的问题还是教育者本身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仔细思考与反思。

第二,有关受教育者的题目及分析。受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学习的主体,其获取知识、技能等相关能力的增长,以及他们学习中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是衡量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此次问卷调查是从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对课程的认识和学习收获三个方面入手设计题型。

譬如第9题:“你基于什么目的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52%的学生选择“A:考试需要”;有24%的学生选择“B:个人兴趣”;有19%的学生选择“C:教学内容”;另外有5%的学生选择了“D:其他原因”。由此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是被动学习,这跟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有关,但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调动受教育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则是教育者和教育改革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学习收获的角度而言,学生还是对“纲要”课程有着较大的学习预期。从第12题“你最希望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习中获得什么?”便可看出,有55%的学生选择“A:获取历史知识”;27%的学生选择“B:提高思想水平”;另外还有18%的学生选择“C:为考研奠定良好基础”。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从这门课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水平,具有很高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却有悖于这样的初衷,如第15题“你在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通常会做什么?”有50%的学生选择“B:学习其他课程”,只有32%的学生选择“A:认真听讲”,另有14%的学生选择“C:玩手机游戏”和4%的学生选择“D:睡觉”。如何将学生的学习预期和实际的课程学习收获达成一致,不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变成自习课,是我们另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三,有关教育措施的题目及分析。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1] (P30)。本问卷也是从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两个方面出发设计题型的。

以第11题为例:“你希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更多体现哪些内容?”有10%的学生选择“A:政治事件”;有33%的学生选择“B:历史人物”;有38%的学生选择“C:军事战争”;有19%的学生选择“D:文化艺术”。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而言,学生对授课的基本内容相对比较熟悉,如何让其不同于中学历史课程,适时地因材施教,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则是教育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就授课形式而言,在当前社会,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符合高等教育应达到的教学水准。如第20题“如果你认为‘纲要课程缺乏吸引力,主要原因是?”48%的学生选择“A:老师与学生沟通不足”;24%的学生选择“B:教学手段陈旧、单一”;14%的学生选择“C:课堂气氛沉闷、无趣”;还有14%的学生选择“D:教学内容复杂,难以理解”。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足已成为影响教学水平的最大障碍,而其他三个选项也反映出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从授课形式上有所突破,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理工科高校“纲要”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目前高校“纲要”课程开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无论从教育者、受教育者,还是教育措施上都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教育者的角度而言,教学内容刻板,授课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很难达到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要求和追求的教育结果,同时,教育者自身对课程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第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由于授课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所以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差,学习兴趣不高,很难实现对学生人文修养及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

第三,从教育措施的角度而言,由于授课教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都不高,以至于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脱钩,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较少。

(四)系统论在“纲要”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教育学家巴班斯基在其系列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将教学看作一个系统,利用系统论的观点处理教育问题,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1](P21)。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对于当前“纲要”课程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而言,恰恰是忽视了教育的整体性。因此,利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将其应用于课程改革中是比较合适的。从教育研究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分析研究教育这一系统整体与各部分要素之间的关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系统整体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优化教育的目的。

“纲要”课程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其他课程而言,具有比较独特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纲要”课程有着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具有较强的时代借鉴意义;(2)历史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往往能起到很强的榜样作用;(3)历史事件、军事战争等内容相对生动,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纲要”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将整个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不能单纯地以说教为主,要联系教学中的各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以及教育的成效。

第一,系统论强调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2] (P17),也就是说,要从一个综合的整体去开展教育,不是单纯地累加课时或是出勤率指标,而是切实注重每一个教育中的要素,并合理安排它們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

第二,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对于教育过程而言,结构就是教育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组织形式,具体表现在课时量与课程的安排、教学内容与授课形式的设计、教育措施的改革等。而功能则体现在教育这一综合的系统在特定环境下发挥的作用,在系统结构合理化之后,系统应该发挥的作用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 (P76)。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言,就是在课程改革之后应该取得的成效及对其他课程甚至整个高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力。

第三,运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在系统论中同样可以体现,即任何系统都是一个运动过程。对于教育系统来说,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手段来向学生授课。不仅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不同年代出生和成长的学生也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就是同一年龄、同一学科的学生之间也具有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动态的观点。

第四,最优化观点,这其中包括选择最优化的教育规划,设计最优化的教育方式、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使教育系统的功能最优化。最优化观点也是系统论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同样适用于教育系统,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实践,实现教育方式、教育成果及学生学习成果的最优化。

二、目标化改革模式的建立及意义

(一)目标化教学改革模式的定义

针对“纲要”课程的目标化教学改革模式,是将系统论的观点引入教学过程,并将其作为理论背景支撑。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实现突破。从教育学理论来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最终的归宿都是教育的目的。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1] (P93)。

“目标化”的概念,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对学生的了解。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也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指出与授课老师很少甚至没有交流,这样的教育过程是有问题的,也是课程发展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因此,确立授课的目标群体是提升教学成果的首要步骤,这是通过科学的方式了解学生及其学习中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切实把受教育者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目标。

(二)改革的方法

有了系統论作为理论支撑,还需要有具体实践的方法。根据“纲要”课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与学的脱钩和教育措施的陈旧单一。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改革方法,根据“纲要”课程特点,主要的方法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在内容上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真实的知识需求和学习兴趣,制定教学大纲。同时,要提升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尽量能打破自己所学的学科界限,使自己能够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动态和优化的观点不仅适用于教学内容本身,也需要体现在教育者素养的优化上。

第二,在形式上突破传统的课堂说教式授课方式,课堂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此同时,增加诸如外出参观、讲课比赛、演讲辩论、观看视频、社会调查等形式。这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也有所体现,更多的学生表现出对课程形式改革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三)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目标化教学改革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及其结构,教育目的社会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和国家政治的性质。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具体而言,目标化教学改革的意义不仅是对“纲要”课程,对于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及人文素养。1982年《宪法》中提出:“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从国家层面对教育目的的规定性条款。教育目的是有一定组织结构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和相互关系,一般而言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这其中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而这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的基本道德修养方面的培养,尤其对于理工科高校而言,“纲要”及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第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与发展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上课的积极性?”只有在明确学生需要什么、对什么教学内容感兴趣,在考虑学生认知、心理等方面的发展规律之后,方可更加科学、适宜地安排教学。在提升学生课堂兴趣的同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授课,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则是势在必行,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模式之上,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开展相关的辩论、演讲、社会调查等活动,更多地将课本知识与当地的红色资源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使教学形式多样化,真正从形式到内容上构建出一套科学有序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第三,目标化教学改革模式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学科。目标化教学改革模式的核心是将系统引入教学改革,明确教育目的,强化受教育者即学生的重要性,合理规划教育内部的各个要素,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注重整体与局部的互动关系,注重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注重动态发展的规律,实现教育目的的最优化。这一理论及方法不仅适用于“纲要”课程的改革,而且可以应用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之中。当前高校很多公共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都是类似的,如学生积极性差、课程内容陈旧刻板等,而这样的问题都可以引入目标化课程改革模式,在进行一定程度调整的基础上,进而解决相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相应的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

[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3]魏宏森,曾国屏.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Promoting Teaching Results Through Learning” Targeted Reform Model Research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LIU Jin

(College of Marxism, Xidi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6, Chin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n som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have many problems. The root cause is that educators have ignored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and didn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demand of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form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tudy of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demand for the courses. It hopes to draw a set of effective reform plans and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so as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more effectively.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argeted; reform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