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4期:高校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建议与看法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8 17:16:45

高校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建议与看法

俞洋 唐维兵 周小冬 唐卫卫 薛仁杰

[摘 要] 为了解我国高校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情况,为高校开展形成性评价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全国19所高校385位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意见和建议。结果显示,93.25%的教师认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75.06%的教师更支持使用形成性评价,尤其是教龄在20年以上、课堂结束会进行小测的教师,71.17%的教师认为形成性评价成绩应计入学业成绩。由此得出结论:多数教师认同将形成性评价作为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要做好形成性评价,须探索多种评价手段,增进教师对其的理解和认知。

[关键词] 高校教师;学业评价;形成性评价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南京医科大学教育研究课题“‘5+3’一体化儿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2019ZD014)

[作者简介] 俞 洋(1998—),女,贵州遵义人,学士,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儿科方向)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儿科;唐维兵(1973—),男,江苏如东人,博士,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肠内肠外营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5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4-0038-04 [收稿日期] 2021-06-08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命题。“怎样培养人”需要系统的工作部署,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形成性评价首先由美国学者Scriven[1]提出,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学业情况。英国学者Black和Wiliam[2]指出,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主动激发、解释和使用学生当前学习进步的证据,及时做出更具针对性的决策,调整教和学的策略,以便更好地朝着预期目标前进。国内许多高校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了解形成性评价在高校教师中的应用情况以及高校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看法,特设计调查问卷。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邀请全国19所高校的385名教师参与。其中,男性教师162人(42.08%),女性教师223人(57.92%);“985”“211”“双一流”高校共26人(6.75%),省属高校147人(38.18%),二本及专科院校172人(44.68%);医学专业188人(48.83%),理学专业68人(17.66%),工学专业25人(6.49%),农学专业100人(25.97%),社会人文科学专业2人(0.52%);教龄5年以内118人(30.65%),6~10年91人(23.64%),11~20年129人(33.51%),20年以上45人(11.69%),缺失2人(0.52%)。回收有效问卷385份。

(二)调查方式

本研究自编高校教师对形成性评价实施的看法与建议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如性别、教龄、所在高校等;第二部分为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情况,包括课堂提问、展示和布置作业情况等;第三部分为形成性评价实施中的反馈情况、是否支持形成性评价计入学业成绩等。问卷统一采用网上调查的形式,回答完整即可提交。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版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通过卡方检验分别比较不同高校、专业与教龄的教师的课堂提问、小测、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布置及反馈情况,以性别、大学分类、专业分类、教龄、是否在课堂结束后进行小测、认为形成性评价能否了解学生参与学习情况作为自变量,以教师是否支持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作为因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教师支持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二、调查结果

(一)形成性评价开展情况

形成性评价即教师依据收集到的学生学习证据,及时调整并改善教学[3,4]。调查显示,教师现行的评价方式多为考勤(83.9%)和作业(78.7%),54.03%的教师会在每节课进行课堂提问,34.03%的教师每节课后会布置作业。频繁的阶段性评价可实时收集学习证据,及时发现学业问题。不同高校类别、专业与教龄的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频率上有差别(P<0.05)。与“985”高校教师相比,多数省属高校教师在每节课后会布置作业(x2=11.776,P=0.019);和教授理学、工学和农学的教师相比,多数教授医学专业的教师每节课后会布置作业(P<0.05);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较教齡不超过5年的教师更易在每节课后布置相应作业。不同专业的课堂展示频率有所区别(P<0.05),与农学专业相比,医学专业的多数教师每次课都有课堂展示(x2=16.551,P=0.002)。不同高校类别在使用课堂小测频率上也有差异(P<0.05),与二本和专科学校相比,多数省属高校在一堂课结束后会进行一次小测验,以观察本节课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x2=17.747,P<0.001)。

不同高校类别、不同专业、不同教龄的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问、学生展示、课后布置作业、课堂小测及反馈学生其学习情况的差异为:No1课堂教学提问:x2=18.193、16.974、11.465,P=0.110、0.655、0.780;No2学生展示:x2=18.467、36.795、15.285,P=0.102、0.012、0.504;No3课后布置作业:x2=28.759、56.519、53.416,P=0.004、<0.001、<0.001;No4课堂小测:x2=21.014、9.474、14.770,P=0.002、0.488、0.064;No5反馈学生其学习情况:x2=10.258、17.804、20.557,P=0.593、0.600、0.196。

两两比较:不同专业教师课堂上学生展示情况:医|农、理|农,x2=16.551、10.341,P=0.002、0.035;不同类别高校教师课后布置作业情况:985|省属、省属|二专,x2=11.776、12.651,P=0.019、0.013;不同专业教师课后布置作业情况:医|理、医|工、医|农、工|农,x2=13.320、19.242、34.400、10.902,P=0.010、0.001、<0.001、0.028;不同教龄教师课后布置作业情况:5年|6~10年、5年|11~20年、5年|20年以上,x2=21.743、23.243、16.098,P=<0.001、<0.001、0.003;不同类别高校教师课堂小测情况:省属|二专,x2=17.747,P<0.001。

(二)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态度

93.25%的教师认为通过形成性评价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75.06%的教师支持开展形成性评价,71.17%的教师认为形成性评价应该计入成绩。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教师支持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影响因素,经模型调整和控制变量后发现,对于形成性评价,教龄大于20年、课堂结束会进行小测的教师更倾向于支持态度;认为形成性评价能了解学生参与学习情况的教师对于形成性评价的支持率,是认为该评价不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61.76倍,详见表1。

三、思考

(一)转变教学理念

为顺应新时代对教学的要求,教师须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加强对学生的引导[5]。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导航系统为学生学习提供引导的过程,能及时、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学生成绩和能力[6]。反馈、鼓励、指导是形成性评价的三要素[7]。反馈是指出实际水平和某一参照水平之间的差距信息[8],形成性评价中的反馈是有效促进学习目标实现的反馈[9],学生借助反馈调整自身学习过程[4]。无论反馈信息来源于教师还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最终都要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起作用,只有被学生认同的评价才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应鼓励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使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达到自我改进的评价目标。

(二)做好顶层设计

目前,国内的形成性评价手段和管理尚不完善,构建规范、完整、合理、可操作、学生理解的评价指标,教师才可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收集信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细致的诊断和评价,进而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5]。学校要根据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校级层面,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及评价方式;在专业层面,明确学生取得的成果及评价手段;在课程层面,制定每个知识点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式。以上都需进行详细设计与论证。

(三)建设教学团队

为了开展形成性评价,必须建立科学、专业的教学团队。随着大学课程内容增加、专业分工细化,一门课程的教学通常需要多位教师来完成。因此,建立一个通力协作的教学团队,对保证课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团队一般由课程负责人、理论课主讲教师、实验课教师、助教和教务员组成。课程负责人要对整体的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做好统筹安排;理论课、实验课主讲教师对教学安排、评价方式、结果反馈负责;助教协助课程负责人和讲师完成各项工作;教务员负责协调、支持与保障。团队成员明确目标,通力合作,保证教学质量,使形成性评价顺利进行。

(四)加强对教学的支持与保障

基于大数据的以形成性评价为導向的教学平台开发,有助于存储、分析和反馈教学相关数据,回溯教学与评价过程,改善形成性评价。如何把形成性评价纳入专业的课程计划,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形成性评价要素,在教学方法研究中讨论或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和劣势,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开展互评,自我调控学习进度,并让教师更有意愿地把形成性评价放在自己职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等,都需要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实践、凝练提升,再到实践中做进一步的验证[9]。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