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1期|“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改革与探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5/18 10:58:11

[出处]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1期

石岩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学;教学改革;乡村振兴

[基金项目] 2016年度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 石 岩(1967—),男,山东淄博人,农学博士,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1-0042-04 [收稿日期] 2021-05-12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之一,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农业相关的问题既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众,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业院校的课程教学是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活动的关键,“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的主要作用是把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带到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而带动农业快速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科技兴农对于现代农业生产十分重要。如何推动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成为现代农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也面临着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只有顺应形势的变化,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农业技术推广学”的重要性

(一)科研成果应用的重要媒介

农业中的科研成果需要“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作为媒介来实现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现代化科研成果之所以能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的教学。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院校相继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课程,促进农业朝向现代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收入。农业院校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的主要媒介,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为学生传授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也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纽带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是将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从而检验农业科研成果的活动。“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现代农业的现状,以及熟悉国内外农业的发展情况。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要求学生掌握实践活动的技能和策略。因而在接受“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定位。

(三)提高学生农业技术的重要课程

“农业技术推广学”是农业院校为农业类学生开设的一门掌握农业相关技术的重要课程。“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主要包含了现代农业中主要作物的种植、保护、栽培模式等各种技术。课程教学就是将农业中主要的技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来推动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学生也只有牢牢掌握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农业服务,才能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实践活动教学

教育的过程是有目的的培养一批专业人才的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要根据农业发展及学生就业等主要问题,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于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实践活动。而农村的条件相对艰苦、经济相对落后,缺乏吸引人才的策略和待遇,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投身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这就更需要“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的改革创新,逐渐符合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学课程要重视实践教学,才能更好地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培养技术专业人才。

(二)理論与实践脱钩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现代教学课程侧重教学理论研究,缺少对于相关实践的研究,未能将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相关联。实践教学意义是培养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但实际教学中,大部分课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只过多讲述理论知识,脱离了社会实践活动。如果缺乏实践活动的锻炼,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将会比较片面,不利于今后的发展。乡村振兴的发展是需要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的现实情况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

(三)教材内容缺乏更新

现代教材内容缺乏更新和创新,对于新事物、新问题、新理论没有及时更新,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理论为主,缺乏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缺乏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因此,教材要根据课程标准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即时补充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案例,内容上要与时俱进,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传统理论摒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学需要更新的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教学模式亟须完善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课程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现实中多采用传授式的教学,也就是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机械地重复学习与训练。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学迅速发展,未能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内容缺乏新方法与新模式。大多数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不能一起抓,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实际问题的分析甚少。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要从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农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农业技术推广学”,能够从实际出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落后

信息化建设在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近几年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逐渐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的发展。我国起步较晚,相对落后这一事实不容忽视。落后的部分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农业资源利用率比较低、技术人员及农民等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今后的工作可以有所侧重。

三、“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改革与设计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教学也要逐渐改变。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农业院校要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改革教育的各个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大环境下,“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需要为农业不断服务,为农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农业人才。

(一)以学生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提高国民素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要遵循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充分地调动起来,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必须多与学生交流,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及关键时期,有重点地去讲授课程。在教学中要营造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师生之间也要不断进行交流,促进教学的发展。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指导实践的作用,实践要落实到农业技术推广中去,就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的加强引导。课程中教师讲授课程的同时还要进行实践活动环节。在这种实践与理论并行的情况下,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推动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知识推广等,加强学生对于实践案例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要切实了解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提高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培养应用型人才既需要重视实践教学,也要加强对于学生的理论培养。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中既要突出实践性,也要让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不断学习并理解,达到培养专业型人才的目标。

(三)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教学环节的核心。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学教学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因此要加强跟进实践教学的更新。以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为中心,把实践教学内容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加强学生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发展的了解。根据产教融合的发展策略,农业高校也要大力推广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这一理念。根据现实中的实践经验来进行理论上的应用,让学生在思想上真正体会到“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的理论指导意义,提高其应用理论的实践能力。

(四)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应用型人才

“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设立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了解新时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和理論、懂得新农民需求。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目标,需要有大量现代化的农业人才投身于农业农村发展中去,勇于探索新的农业发展途径,开辟一条现代农业的道路。为此,“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要树立“为乡村振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思想,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应从单一的学习理论知识到进行实践创新的转变,补充实践教学短板,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既要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学以致用。在农业技术推广实践过程当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现实社会问题要能够解决。只有全面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关工作和不断丰富“农业技术推广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及实践教学经验,“农业技术推广学”教学才可以多样化发展。

(五)“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下,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农业信息化。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比较落后,基层网站建设不够全面,导致大量农业科研成果无法及时应用到实践中。所以,发展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建设要通过以下途径:(1)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2)重视数据库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的管理;(3)依托信息平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加强学生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素质。通过培养学生课程知识,再让学生教给农民,以及基层人员相关知识,进一步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学的信息化工作。

(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模式的设立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在“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在“农业技术推广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实践与理论并行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农业技术,懂得如何生产,提高学生的农业实践能力。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快速推动下,课程教学模式要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不断推动课程模式的更新发展与改革。利用信息技术来掌握学生就业发展的方向,进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选择就业的方向,帮助学生确定好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就业时能更快融入社会工作环境中。

结语

在发展迅速的信息化时代中,农业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农业发展朝向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这对农业相关课程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一环,“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大背景下,农业发展面临重大的改革,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来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的建设是农业院校目前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让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农业技术推广学”课程的建设具有更好的实践指导性。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