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12期·新工科背景下“硅酸盐材料”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16 11:49:2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2期

孙青 张俭 盛嘉伟

[关键词] 新工科;硅酸盐材料;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资助“新工科背景下面向行业转型升级的‘硅酸盐材料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G201905)

[作者简介] 孙 青(1987—),男,山东滕州人,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硅酸盐材料和环境功能材料研究;张 俭(1970—),女,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无机复合材料研究;盛嘉伟(1970—),男,浙江新昌人,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材料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2-0063-04 [收稿日期] 2021-07-02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编制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新材料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400万人。新时代呼唤材料类新工科人才,新型人才的培养需面向行业转型、新兴产业和区域发展方向同步推进。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结构是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有效路径[1,2]。

以硅酸盐材料为主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并列为现代四大材料,是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3,4]。传统硅酸盐材料主要以天然矿物或者岩石等矿物资源为原料生产水泥、玻璃和陶瓷三大硅酸盐产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硅酸盐行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行业规模扩张迅速,科技进步明显加快,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新型光电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陶瓷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中均能频繁看到硅酸盐材料的影子[5,6]。

目前,传统硅酸盐材料水泥、玻璃和陶瓷三大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重点向以下三方面推进:传统与智能相结合;产业结构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发展方式在绿色可持续上着力。由此可见,硅酸盐材料的产业转型方向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求相一致;因此,亟待革新“硅酸盐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紧跟新工科人才培养方向。

一、教学现状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发现,“硅酸盐材料”作为材料类专业课,知识点较多、系统性较强,教学授课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水泥、玻璃和陶瓷的制备工艺和结构性能方面,涉及新兴硅酸盐材料的相关知识偏少。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无法真正通过学习掌握硅酸盐材料共性的制备和应用方法,以及先进硅酸盐材料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最新的知识,不利于未来的学习和就业。从教学层面来讲,课程出现了无法避免的由专业背景带来的枯燥性,个别学生对学习内容较难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引导学生学习上,教师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学生在上大学前接受的基本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如果到大学阶段仍继续沿用这种学习模式,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动力,最终对课程丧失兴趣。从改变教学模式到适时引导学生适应极强专业性带来的不适,上述问题都需面对。

二、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主要理念如下:(1)新工科教育理念:适应新产业、新经济对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将理论教学与创新应用相结合。(2)工程教育理念: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以产业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引领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3)关注学生发展,重视目标导向:建立完善的学业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学生学到和掌握的知识情况及运用能力。

教学改革主要分为教学层面的改革及学生层面的改革。教学层面的改革可细化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教材的改革[7,8];学生层面的改革则旨在关注每位学生本身,引导其学习、发展。

(一)教学层面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需紧跟新工科建设要求,针对新型硅酸盐材料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和更新。为了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良好的接受能力,在现行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梳理,删除重复和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学科内容。例如,重点讲授硅酸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硅酸盐材料制备的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并通过联系当前我国硅酸盐材料的实际生产与技术发展水平,突出介绍硅酸盐材料的新工艺、新方法及新产品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还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与“中国制造2025”“大国重器”等新兴战略材料需求相结合,将硅酸盐材料的教学和研究转向高新技术领域,介绍硅酸盐材料的整体加工和功能材料高层次化的设计应用。

在教学模式上,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与实物、访谈和专题调研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让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方向。“启发—讨论式”授课模式就是一種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的阅读文献和自学内容,采用问题导向、分组讨论或前沿讲座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活动[9]。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引入更加生动、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但要注意,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杜绝用一种教学方式应对所有的教学内容,防止教学单一化现象的出现。

教材的改革。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材在主体内容上十分相似,但实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参考我校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硅酸盐材料”这门课程所选的教材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可根据教学经验和调研实际,重新选择教材内容,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步更新教案,让学生通过教材的变革以小见大,窥见整个行业的变革和进展。

(二)学生层面的改革

1.可在课程教学设计上做出改变。在实际操作中,要强调不同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设计课堂讨论问题,让学生从简单的课题入手边学边做,采用渐进式和研究式学习方式,理解并运用原本枯燥乏味的科学原理和理论知识。通过引入科学实例,尤其是生活中较熟悉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例子,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的教学目的。

2.教师要当好学生的领路人,引导学生在学习模式上进行改变。在大学学习阶段,学生除了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外,还应当尽快养成主动式、探索式、研究式的学习习惯,养成批判性及创新性思维方式。但学习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应当以引导和鼓励为主,针对不同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学生自身领悟能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新苗”等大型赛事也是有助于教学相长的有效方式,可帮助学生在筹备赛事的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培养快速检索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积累合作经验。

三、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的结合

教学、科研、实践这三者并非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而是在同一个循环中相互关联和影响(见图1)。教学理论在科研发展和实际应用中可起到指示性作用,反之,理论的完善需要借助于科研和实践,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发现的规律可补充形成一个新结论。

“硅酸盐材料”作为应用型工科类课程,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如何从理论教学转向实践应用,这中间需要以科研作为桥梁。因此,将教学、科研、实践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对于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非常关键。

(一)科研的重要性

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整体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加深的。学生参与科研是一种探究式学习过程,是一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的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科研思维,有助于教学相长。

(二)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

教学与科研应当是相互成就的关系,教学应用于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二者有机结合,达到教学与科研共同前进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可将教学与所做的科研项目串联起来,将科研项目转换为典型科研教学案例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理论向科研的转化与应用,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和学生讨论科研案例,或许能在温故科研案例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启发,使案例本身焕发出新的科研活力。另外,在科研案例的分享展示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师所做课题的基础情况,为有志于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学生做好铺垫。

具体到“硅酸盐材料”课程,科研实验的开展可围绕陶瓷、水泥、玻璃的制作展开,例如:搭建陶瓷小屋、水泥基材模型屋、玻璃工艺房等趣味性实验小屋,以及制作陶瓷杯、陶瓷工艺品、多彩玻璃杯等有趣有益的实验产品等。在新型陶瓷研制过程中,产品的一些工艺参数、烧结参数、气氛选择可与教材原理相结合,让学生切身领悟到教材原理之于实际产品应用的指示性作用。

(三)串联教学与实践

教学渗透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再经科研迈向实践[10]。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在教学通往实践的道路上,可以参观实习为基石,构筑教学通往实际应用的大道。参观实习的形式需依托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企业通常设有研发部与生产车间,这两个部门很好地涵括了科研与实践。在学期中或寒暑期组织学生进入工厂参观学习,从基础的工厂生产运营到企业最新成果的展示,让学生深切体会科研成果转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魅力。

四、优化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不仅是对学生整体学习情況的评价,也可以体现出教学成效,对修正、完善下一步的教学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在考核中,要注意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均衡理论和实践在最终考核成绩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在考核时要将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课堂表现主要参考小组讨论和课堂活跃度两方面。小组讨论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也可以体现出学生在团队中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在小组讨论评价中应确保每个成员都得到认可,但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出成绩区分,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本课程还将引入小论文考核,考查学生的资料收集水平、讨论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课程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总结成功或失败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本文对“硅酸盐材料”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索及分析,并开展了教学实践,已初见成效。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