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4期: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管理与建设模式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8 17:16:57

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管理与建设模式

陈虹 杨丽 王德志 潘存德

[摘 要]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平台是高校开展科研工作重要的基础条件,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与效率。良好科研平台的管理与运行必然以设备、环境及安全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基础。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科研平台通过在区域划分、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指出在人才建设的模式下进行平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发挥科研平台科研作用的前提。

[关键词] 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管理与建设;模式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新疆自治区人社厅“天山英才计划 (第三期)”

[作者简介] 陈 虹(1981—),女,四川南充人,博士,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高级实验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4-0046-04 [收稿日期] 2021-06-14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1]。新疆农业大学的林学专业主要涉及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管理、森林保护、荒漠化防治等方向学科群,与其他专业类实验室相比,研究内容和方向更为宽广,因此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的管理更为复杂。良好科研平台的管理与运行必然以设备、环境及安全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基础,能够实现人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达到科研平台仪器设备、耗材等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并充分发挥技术管理者在科研平台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进而提高科研质量和效率,确保实验室合理运转[2-4]。

一、林学专业科研平台运行效率低原因分析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许多高校都在进行科研实验室的平台整合,提高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的使用率。但林学专业由于研究内容和方向的宽广性,科研项目与种类十分庞杂。同时林学类实验还具有周期长的特点,且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不健全,导致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管理水平不高。

(一)科研任务的多类型、长期性

伴随着农业科研项目投入的增加,林学专业的科研项目呈多类型特点,科研手段也随之多样化。另外,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实验室所承担的任务呈多类型、长期性的特点,造成科研平台的管理和建设的难度越来越高。

(二)场地和设备运行、管理、维护的复杂性

科研工作的进行离不开实验场地、设备等的使用。科研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保证高校农科实验室的高效运行[5,6],但科研平台或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因同时面临不同科研项目的需求,可能无法满足同时使用的要求;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因使用不当或自然老损等原因,极易造成设备的损坏,而部分仪器设备因使用频率较少,给场地和设备运行、管理、维护带来了复杂性。

(三)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性

我国高校农科类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历层次较低,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且管理人员难以分享科研成果,导致管理人员职业认同感较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人员配备机制存在问题,造成实验室管理人员身兼多职的现象[7-11]。

二、林学专业科研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科研实验室主要进行与科研相关的创新研究型实验,该类实验较为零散,管理工作极其烦琐[11],对林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若干科研实验室构成的科研平台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直接关系到科研数据的可信度和科研工作的意义[12]。

(一)林学专业科研平台制度化建设

制度建立是统一意志、规范行为、开展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13]。科研平台制度建设必须从林学专业实情出发,建立涉及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危险化学品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办法与使用制度。而有关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制度,则通过岗位职责的建立,明确实验室主任与各管理人员的分工,确保实验室在开放与管理过程高效提供服务。同时,实验室使用人员是科研的实施者,需通过申请、考试、学习等考核后才能开展科研工作。

(二)林学专业科研平台规范化管理

管理措施是林学专业科研平台运行的制度性保障,以制度建立為前提,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药品使用、使用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因违反制度带来的不安全风险和损失[14]。仪器设备按实验项目进行区分摆放,并制定操作规程。实验室使用人员以实验室制度为准则,进行科学实验的规范化操作。

(三)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科学化运转

由于植物生长周期尤其是林木生长周期长,极易发生人员扎堆使用林学专业科研平台或大型仪器设备的情况。通过科学管理建立健全高效的运转模式是科研实验室追求的目标。这需要对科研平台活动的进度安排进行细致划分,根据使用人员的需求错峰、错空间安排,以实现实验室使用的高效组织与维护。

(四)林学专业科研平台人才储备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是实验室正常运转、实验进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由于科研实验的复杂性,更需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储备人才队伍,通过建立高素质的实验室教师队伍和学生实验员助理制的实验室使用人员队伍,从人的优势出发促进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的高效管理和运行。

三、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管理建设模式

结合自身需求,以专业为背景,根据科研平台管理建设的内容,新疆农业大学林学科研平台进行了区域划分、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改革与探索,推进了林学专业科研平台良性循环。

(一)林学专业科研平台制度化建设模式

制度建立是有效管理实验室的重要依据,针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分别制定相关制度,确保林学科研平台正常运行。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整个实验室使用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在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的前提下[14],必须根据实验分室所涉及的科学研究内容进一步划分较低权限的分管人员。当前,林学科研平台通过建立《实验室主任岗位职责》《实验员岗位职责》和《学生实验员助理岗位职责》,明确实验室主任、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与学生实验员助理的分工,在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过程中各尽其职,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与高效完成提供服务。

实验室使用人员是科研的实施者,使用人员需熟知《实验室安全须知》,通过实验室准入的申请、实验室常规安全知识的考试,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实验药品申领及配置规范、实验药品废液的处理、危机处置方案等考核。另外,需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协调沟通,经实验室主任同意后,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对考核不合格者,要求其继续学习为止直至合格,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降低风险因素和不合理情况发生的概率,使实验室的高效运作成为可能。

(二)林学专业科研平台规范化管理模式

通过实施各种制度,确保实验室运行的规范化。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按照岗位职责中的内容,严把实验室准入关,确保使用人员熟知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和规范。使用人员按照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申请—学习培训—使用—登记—维护保养”等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使用实验药品时,以实验药品申领及配置规范中要求的当日使用当日申领为基本准则,并根据药品特性在指定区域进行配置、存放,杜绝药品与标签不符、随意放置药品[14,15]。使用人员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品和试剂过程中必须严格规范操作,不得私自、违规使用,要按照操作流程规范使用实验室物品,保证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科研项目结束后,使用人员根据实验室准入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实验物品的摆放与处理,并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申请中所涉及的设备要求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技能指标进行审验后,登记具体的情况后验收入库[13]。

(三)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科学化区分及运转

根据林学专业特点,对科研平台各分室以所涉及的科学研究内容进行功能分区划分,对实验室使用性质进行科学、合理划分。同时,仪器设备按科研项目实现区域摆放,为使用人员进行研究提供服务。以使用人员实验室申请的实验内容和时间为标准,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实验室的需求进行错峰、错空间安排。根据具体科研項目内容,建立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同时在学生实验室准入的申请中进行填写。实验室管理人员、导师及使用人员都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以实现实验室的高效使用与维护。当安全事故发生时,需要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动用危机处置方案,合理地对不合规事项进行危机处置[16]。

(四)林学专业科研平台人才建设模式

实验室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学院必须重视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为实验管理人员提供涉及实验室管理经验、贵重仪器设备管理、项目申报、危化品管理等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其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17]。在新设备购置后,进行专业的仪器设备培训,确保管理人员对实验室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概念,对设备设施状况了然于心,并对设备和药剂等物品的情况及时进行更新维护。通过增加正高级职称、提高攻读博士学位资助标准、认可管理人员的科研共享等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在人才引用思路与制度建设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建立学生实验员助理制,吸收优秀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管理中,并在每个实验分室安排一个学生实验员协助管理实验,进一步整合实验资源,增强实验室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高校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针对林学专业的特点,通过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管理模式的建立与试运行,提出在人才建设的模式下进行平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实验室高效运作的前提,能最大化地发挥科研平台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