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电子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3/17 15:13:22

魏春英 郭中华 田茸 朱瑜红 康彩

[摘 要] 针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论教学在加强对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的基础上,明确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借助各种智慧教学平台,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恰当地组合起来,使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平台之间相互补充,扬长避短。而在实验教学中,将以微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思想贯穿于“电子技术”课程的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工程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 电子技术;智慧教学平台;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

一、“电子技术”课程混合教学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加强课程建设是响应教育部“本科教育,以本为本”号召的需要

教育部提出“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本科教育,以本为本”等政策号召,进一步深化新工科建设,促进和提升我国高等学校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当前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宁夏大学也提出“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建设”。在这些大背景下,探讨“电子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以及如何建立有效地、适应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

(二)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当今世界大环境下的需求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各大高校都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这对于单一的线下教学模式无疑是新的挑战,而对于“电子技术”这样实践性强的课程,探讨线下线上混合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更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充分准备线上课程备案,可以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保障线下线上课程同质等效。在应对时/空分离状态下,进行多模态的教学。

二、“电子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混合式教学概念是由在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最早是由学者Josh Bersin于2002年提出。是指把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和传统课堂面授式教学两者的优势充分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充分表现出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通过混合教学的理念,将不同的教学技术及手段结合起来,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增加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性与时效性,同时能够更加尊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个性与独立性[2]。

本课题基于课程教学目标,针对“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论教学在加强对课程基本教学内容掌握的基础上,明确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考虑将各种教学方式恰当地组合起来,使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平台之间相互补充,扬长避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尤其是采用基于模块化的微课教学,将电子电路抽象复杂的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凝练和碎片化分解,使重点内容少而精,结合每一个模块内容,对碎片化知识点进行精心设计,便于利用微视频比较透彻地呈现教学内容,再结合微课及其他配套微任务、微素材等内容,可以更容易地达到“学一个模块,掌握一个模块”的学习目标。也方便学生利用琐碎的空闲时间,利用手机或电脑终端进行学习。

(一)理论课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授—受”模式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具有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和静态化的弊端,仅以“教”为中心,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只重视学习者知识的接受与理解,但不重视知识建构,无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求知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提问式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反思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比如体验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适当采用角色变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思考、培养创新的一种好方法。具体做法就是选取部分难度相对小的教学内容,让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学生完成教师的讲解任务,将传统的讲授灌输角色转变为课堂的设计者与引导者,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通过角色互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教学技能。

要善于根据“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知识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借助互联网建立课程学习QQ群、微信群,以微课、精品课等形式,以电脑或智能手机作为接收终端,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堂上没时间讲解的内容,使理论教学由难化易、由抽象化具体、由枯燥变生动,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利用雨课堂、腾讯课堂、钉钉等教学平台,采用语音直播、网络视频方式进行课程在线讲授,通过问卷、投票、随机点名、课堂签到、弹幕投放、文字投稿等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回放,查漏补缺,补充课堂笔记。成立学习小组,小组讨论,协同创作等个别化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

由于实验课时有限,可以发挥Protues或Spice等仿真软件的优势,对电路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可以突破实验室设备的空间限制,减少实验室的压

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尤其在疫情严重的时候,不耽误实验课的正常进度。本课题实验教学的重点在于以微项目模块为载体,结合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开展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由教师根据实验指导书布置实验任务,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完成既定任务,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设计实践能力;创新型实验则按照学生能力强弱合理搭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根据自身兴趣灵活选题,从设计构思、器件购买、焊接到最终调试实现都由小组协同完成。而器件選择、仿真软件、焊接技巧等知识,在课堂上没时间讲,刚好可以借助微课,拍成一个个精悍的小视频,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反复学习,也可以通过微视频在每章结束后给学生介绍一些本章节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眼界,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3]。

三、“电子技术”类课程混合教学组织及实施方案

根据“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制定有针对性地教学计划和教学要点。设计出如下学习模式:以学生个体多元化自主学习为主,并辅以小组协同交流,教师针对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进行集中教学。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媒体资源,比如文字教材、音像媒体等网上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扮演好导学、助学和促学的角色。该模式要求学生充分选择现有的多种资源,按章节进行多元化自主学习,小组协同探讨,同时做好每个阶段的学习总结,总结中应该对章节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记录,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知识点做好详细标注,在此基础上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包括采用基于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以及基于微项目模块化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方面,而理论教学又从课前、课中、课后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具体如图1所示。

(一)基于微课理论课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采用引导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就所学理论内容,提出和分析问题,引导他们最终解决问题。设置一些合适的知识模块,让学生完成翻转课堂的任务,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以微课形式对传统课堂进行拓展和延伸。微课以小视频为主要载体,并提供各个知识模块的由教学课件、师生互动交流及课后习题解答等多种资源构建的教学环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适合的学习资料。具体实施方法就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前预习环节、课后复习环节和重难点解析环节的每周发布,将课程要点、难点以及操作要求具体展现出来。

1.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发布本节的课前预习资料,将教学目标、教学纲要和教学的重难点等制作成微视频或微素材通过网络平台推送给学生。授课中,教师可以对课前预习推送中的各模块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走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2.课后复习环节。每周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发布本周的课后复习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教学重点、教学课件、课后作业,并对课堂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进一步夯实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厘清知识脉络。学生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回看功能对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教师在每章结束后发布一次本章的教学重难点解析推送,对重难点问题制作成微课进行深入剖析,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并留言提问,对于提问人次较多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集中进行详细解答[4]。

3.课后复习环节答疑反馈和进度调整。在传统教学中,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原因,答疑有时不够方便。建立课后讨论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想法或疑惑反馈给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随时回答学生的学习疑问,对于有共性的问题,其他学生还可以共享。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留言情况,在教学课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全新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基于微项目模块化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

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巩固基础性实验,加入设计性环节,并进行团队合作综合型设计,验证模块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器件的识别与测量、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等;实践创新模块则以实际的电路产品为依托,培养学生掌握电路设计、模块联机调试等基本工程开发技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工程素养。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利用项目模块化,使学生尽快地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联系起来,尽管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大学生创新大赛,但毕竟参加的还是部分学生,并且只学了“电子技术”的学生,对于大一些的项目还无能为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微小工程项目,分配给各个项目小组。项目小组一般由3~4人组成,选出1名团队负责人带领,小组成员需要通过前期调研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与水平去找寻合适的实验项目。通过资料查询、方案分析、理论计算、实验仿真、元器件选择、电路装配和调试、故障诊断、参数修正等过程,小组最后具体成果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仿真。再以小组的形式对电路产品进行答辩阐述,形成报告文档。通过各个环节的锻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协同合作能力,也为学生参加后续大学生创新项目打下基础[5]。

四、结语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基于QQ群、微信平台、雨课堂、腾讯课堂等智慧平台为载体的“电子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定期向学生推送相关教学资源,实现在线答疑,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参与度,促进了教学质量。目前已采用雨课堂、腾讯课堂等平台授课64节,并且均可以回看。课前制作预习课件,推送给学生,课中结合各种平台特点,通过弹幕、讨论区、课堂提问等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并采用语音直播、PPT分享、屏幕分享、画写板详细书写、标记等方式授课。课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检查课堂笔记,检查作业等。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组织学生利用腾讯会议,通过分享屏幕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从画等效电路、编辑公式、制作PPT等着手,既牢固掌握了本课程的内容,又锻炼了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晋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电子技术基础》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5):258-260.

[2]王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混合教学在课程中的实践研究——以电力电子技术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32):116-117.

[3]刘军,龙桂铃,曾正军,等.基于任务驱动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7(3):102-106.

[4]張莉,孙剑.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电子测试,2017(10):84-85+92.

[5]张俊杰,杜娟,崔建华.基于3T模式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2):105-107.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