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21期·汽车交通类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7/8 10:38:07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1期

彭忆强 武小花 唐立

[关键词] 课程思政;研究生教育;专业外语;融合机制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四川省高校思政工作培育项目“面向产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践行实践育人,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川教工委函〔2021〕103号);2018年度西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国际化的导师队伍,促进研究生国际交流能力的提升”(YJG2018009)

[作者简介] 彭忆强(1963—),男,四川成都人,博士,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研究;武小花(1984—),女,四川广汉人,博士,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研究;唐 立(1988—),女,四川遂宁人,博士,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1-0097-04 [收稿日期] 2022-02-12

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高校应当“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育人的教育目标。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遵循“六个下功夫”。进入“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特别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协同育人体系放在首位[2]。既为高等学校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也为实现“三全育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确立的关于课程思政的指示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各类课程体系中融入思政元素成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3,4]。

“交通强国”战略的推进和汽车“新四化”进程的发展,对运载工程领域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探索在“知识—能力—素质—思政”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下开展教学工作,构建新趋势、新业态、新工科视野下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政治价值引领体系。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生国际交流能力的提升对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专业英语作为专业基础课,将为研究生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掌握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奠定基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根据具体情境开展“三观”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的全覆盖,是教学团队重点思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是对课程思政在汽车交通类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中的实施路径开展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一、汽车交通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目标

我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在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方面达到的一定广度和深度,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或具备相对独立的专门技术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质道德、身心健康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汽车交通类研究生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目标为:将课堂教学与研究生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5]。

二、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英语的融合切入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设置了课程育德目标:了解我国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交通技术规划的原创性和先进性,树立为我国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交通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基本手段: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激发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开展科研工作所需要的专研、创新、奉献精神,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推动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介绍汽车交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家事迹

介绍汽车交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家事迹,特别是近年来在交通强国建设和汽车“新四化”转型过程中,为我国汽车交通产业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做出突出贡献的院士、专家代表,如:吉林大学郭孔辉院士,清华大学李骏院士、欧阳明高院士、李克强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项昌乐院士等。要求同学们多方面收集、整理各自研究领域知名科学家、专家的事迹,按照人物简介的方式梳理成英文,在课堂交流环节用英语进行宣讲。这样既让同学们熟识了各自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也让同学们了解了这些专家为我国汽车交通产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科学、奉献和创新精神;在进行英文翻译、准备英语宣讲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同学们对专业词汇的掌握和英语口语的交流能力。

(二)挖掘汽车交通产业时事新闻中的思政元素

任课教师认真关注、积极跟进与我国汽车交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英文报道,从中发现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素材,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完成专业英语学习的同时,了解我国汽车交通产业的技术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激发爱国热情,“润物细无声”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研究生在国际主流媒体上收集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新闻报道,经过内容梳理、课堂宣讲等过程,使同学们既掌握了专业词汇,也体会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技术在国际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投入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激情。

(三)任课教师身体力行

课程主讲教师可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具备国际交流能力,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的经历作为素材,引入课堂,言传身教,对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教学团队成员入选留学基金委第三期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全国仅45人),在瑞典麥拉达伦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中学习。学习期间听取了38场学术讲座,学习了能源领域前沿知识,参加了11场实地考察和参观,开展了瑞典交通环境中多能源车辆的全局能量管理研究并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团队成员在北京举办的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中作为分论坛主席,全程参与留学生论坛的策划、组织和稿件评审工作,并主持论坛,与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就各自所在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发展战略及在中国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讨论。

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同学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进一步激发了研究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真正实现了课程思政教育的“自然融入”。

三、课程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教学过程

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教学团队积极思考将课程思政全方位落实到教学建设过程中。下面从教学计划制定、教案准备、教学结果反馈、成绩评定等几方面阐述团队的做法。

(一)教学计划制定环节

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计划中设定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意领域”,用于指导任课教师备课材料的准备。表1是课程教学大纲的部分内容。在教学大纲明确了相关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对教师备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案准备环节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实时引入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英语的同时,了解我国汽车交通新技术在国际相关产业所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科研精神。

(三)教学结果反馈环节

教学结果反馈环节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至关重要。每学期课程结束前,要求学生从专业英语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匿名填写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作为授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材料。教学团队认真分析这些反馈信息,从中梳理出进行课程思政与专业英语教学相融合的有效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成绩评定环节

建立平时考核、论文分析及评估、期末考核三者协同的考核方式,其分值分别占比1∶3∶6。其中的论文分析及评估由小组共同讨论,不同成员分别完成,负责人进行宣讲和答辩。在平时考核中,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及答辩效果,对小组成员进行打分。期末考核覆盖基础知识、文献理解、英文论文撰写。这样的考核机制不仅可全面检验教学过程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程投入、自主学习,还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行考核[5]。学生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催生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与学的质量。

四、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

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以来,教学团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坚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基本目标得以巩固,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得以提高、科研视野得以扩展,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思想境界也得以提升。

(一)课堂教学的效果

下面是某学期结束时,一些研究生对课程教学不同方面的评价。

研究生1:从每位同学的研究方向上我发现知识永无边界,不能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应多交流、勤思考,慢慢养成主动意识。谢谢授课老师对于撰写论文的细心讲解,让我对于撰写高水平论文心理障碍减小不少。同时也感谢同学们对于各自课题的分享,让我从不同方面了解到汽车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究生2:授课老师的讲解和各位同学的分享,对我论文写作、投稿及文献查找方法等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关键词的提炼,我再一次认真思考了研究方向,也很荣幸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这门课老师讲了许多关于论文写作、投稿方面的注意事项,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对以后的帮助也很大,和同学们的交流也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学到了许多专业术语,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分享。

在这些评价中,既有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可,也使我们感受到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学生自身对科学研究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團队协作精神的体会,以及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认可。

(二)人才培养的效果

通过研究生专业英语等课程思政的教育,一些研究生已经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下面是2021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某位同学的事迹。

该生读研期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3次,国家奖学金1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团员、学术研究之星、科研标兵党员先锋示范岗和省优秀毕业研究生。取得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汽车内饰装调工四级证书、英语六级证书。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导师第一作者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参与志愿活动,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这些优秀的研究生不仅在国际期刊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而且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积极上进,体现了青年学子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精神风貌。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我们在各类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关系,也是课程思政成果的具体体现。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阐述的在汽车交通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为保证专业基础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奠定了基础,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种途径。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