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高职课程思政的内涵、问题和对策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11/23 10:28:27

王秀萍 王文勇

[摘 要]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大思政格局下的一项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师也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对照各地“课程思政”实施现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原因探析;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从党委主体责任、“课程”与“思政”的关系、教师队伍建设、评价考核等方面探索提升“课程思政”质量的长效策略,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正向引导价值。

[关键词] 高职教育;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人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课程思政全覆盖研究与实践”(jg20191002)

[作者简介] 王秀萍(1970—),女,浙江台州人,硕士,台州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文勇(1970—),男,浙江台州人,硕士,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6-0137-04   [收稿日期] 2021-03-19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以来,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力地推进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然而,综观全国理论界与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实践,从思想认识到定义、意义、举措和保障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或不足,需要进一步厘清概念、明确目标、落实行动,构建持久高效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索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辨析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1]。查阅各类期刊,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思政”,包括“思政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如唐德海等提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理念而非课程,其统摄面并不只限于非思政课的‘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课程思政更不能缺少”[1]。狹义的“课程思政”是指“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上的“课程思政”等,理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本课题组在梳理文件、论文等各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认为“课程思政”既是大思政格局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更是一个教育体系、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它包括“思政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但重点是“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因为“思政课程”一直以来就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本次“课程思政”所要着重强调的内容。本次提出的“课程思政”是要解决“思政课程”以外的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包括显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还包括隐性的以校园文化为代表的各类课程表以外的第二课堂。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

“课程思政”相比“课程”,虽然都是育人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各有内涵。要发挥好“课程思政”育人功效,必先厘清“课程思政”的内涵。一是全面性。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重、内容多,单靠“课程”的那几门显性课程,无论如何难以完成使命。“课程思政”涵盖所有课程,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到实践课,从显性课程到隐性课程,从文史、经管、教育到理工类课程,具有最广泛的全面性,能够实现无死角的全覆盖。它既可以充分利用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途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好地解决长期以来困扰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二是隐蔽性。众所周知,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光靠显性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相比“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课程思政”更多的是隐性教育,它分散地渗透在其他知识技能的传授之中,具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例如在历史教育中培养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在中文教育中渗透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工科类教育中培养“大国工匠”精神等,在实践活动中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等。这些都不是显性教育所能做到的,只有在各类“课程思政”中潜移默化。三是丰富性。“思政课程”只能解决高职学生“三观”教育的基础问题,更多具体的诸如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还需要“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程思政”既有公共基础课又有专业课、实践课,既有显性课程又有隐性课程,更有各类专业中蕴含着的不同思政元素。例如,文史哲学类课程可以“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济管理类课程可以“培育学生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教育类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理工学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思政建设,便是要善于发挥和运用好自身特征,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2]。

二、高职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认知不到位,机制不健全

教育界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要求都没有异议,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局限于高职“技能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于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不足问题,机制也不健全。高职教育历来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中往往偏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特别是在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被忽视,忘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全面要求。各校存在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现象,重视师生技能比赛、科研项目拓展、教学信息化、产教融合、教师职称学位等立竿见影的工作,而对于“课程思政”一时看不见成效的系统性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以文件贯彻文件而了事,不知不觉中淡化了“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喜欢带领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做项目搞课题,愿意花大力气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辅导学生考级考证等,不喜欢思想政治教育,个别教师还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背道而驰的“开倒车”现象。究其原因,是高职教育“功利化”的结果显现,没能建立起正确的“立德树人”认知,“为党育人”还停留在口头上。同时,由于认知不足,全课程育人的理念离深入人心的差距尚远,难以形成课程、专业、教学、考核、教师等多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党委领导下各部门通力合作的教育合力尚未有效体现到“课程思政”之中。目前,各地陆续提炼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课程思政”建设案例,但离构建业内都认同、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尚有不小的差距。

(二)体系不完整,合力未形成

时至今日,一般的高职专业教师都知道“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但往往理解成一项政治任务,却不知道如何融入自己的专业课程,形不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完整体系。教学中不知道针对自己专业的“课程思政”目标,找不到合适的“课程思政”建设抓手,缺乏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体现出专业和思政“两张皮”现象。不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尚未形成专业的特色,存在人云亦云的现象,缺乏针对性和专业特征,不受学生喜爱,更有一些教师干脆专门拿出一段时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另一堂“思政课”。其核心是还不能全面吃透本课程的“课程思政”资源,没能把“思政”有机地融入“课程”,不能围绕专业核心素养优化“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同时,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和各类隐性课程各自为政,存在盲目性、重复性,甚至出现另一种为“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的功利性现象,无法形成全面培养人和培养全面人的“立德树人”合力。

(三)师资不健全,考核不科学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具体操办人,其素质能力和教学行为决定着“课程思政”能否最终落地生根。现实中的高职教师由于专业结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等,在实施“课程思政”中尚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知不到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政教师的事,由专人负责,自己只负责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二是能力跟不上,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既懂专业教学又懂思想政治教育,更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下能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高职教师普遍不足。三是主观不作为,开展“课程思政”要求普通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付出更多的心血备课,想出更多的授课技巧,承受更多的教学压力。这一切导致许多教师畏难而不作为,“课程思政”尚未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另外,教师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与“课程思政”的考核不科学有着极大的关系。一是考核认识不到位,有些学校认为课程思政是个广泛模糊的教育活动,无须考核,教师对考核也有抵触情绪;二是考核指标过于显性,难以覆盖隐性的课程思政工作,达不到“如春在花、如盐化水”的实施效果;三是考核指标太单一,不能体现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思政”,反而容易导致重形式而轻实质的“课程思政”;四是考核流程单向,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考核,缺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不能有效调动作为实施者教师和实施对象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探索

在明晰“课程思政”概念、内涵、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高职“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探索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确保高职“课程思政”的高质量推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提高认识,加强党委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领导责任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举全校之力方能全面实施到位,且非一日之功,而是要久久为功。因此,唯有高职党委负得起这个主体责任,肩负着“为党育人”的光辉使命,调动一切人、财、物和各项积极因素,做好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层层抓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立体网络。一是高职党委必须坚持“课程思政”的政治正确,提高政治的“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课程思政”内容优先对高职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为党育人”落实落细。二是高职党委会要定期研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做到与时俱进,采取切实有效的即时措施,更要有中长期的长效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学校内部业绩考核体系,绝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三是高职院校领导要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充分利用自身多年的教育优势,率先垂范,深入课堂、深入学生,融入教师队伍,主动参与“课程思政”教研活动,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四是高职党委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全程监控,构建行之有效的具体监督审查机制。

(二)系统谋划,正确处理好“思政”与“课程”的关系

“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3]。要避免将思想政治内容生硬楔入课程之中,而是要深度挖掘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做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是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将其作为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支点,扎根课程本身的内在诉求。每门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只要认真挖掘,总会形成本课程所特有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例如文史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管类的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教育类的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理工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二是融入的内容要有计划,做到总量控制,不宜过多,不能喧宾夺主,要自然而不着痕迹地融合进入,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国情怀自然地渗入课程的方方面面,实现润物无声。三是在融入方法上科学有效,形成系统。例如,发挥课程知识体系本身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利用课程知识体系形成过程,感受知识追求的理性精神;展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受成绩的来之不易和共产党的伟大。

(三)身正为范,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执行者,是实施好“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他们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能力是“课程思政”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首先,充分利用好高职教师本身的“课程思政”资源,构建起“课程思政”教师言传身教机制,通过正面激励和反面教育,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明确高职教师政治、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外表礼仪、行为举止等规范,全面提升教师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身正为范”,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引领学生,做到以心印心,以身示范。其次,加强培训,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各类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制度,有明确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考核等,将培训结果与教师的考核、职称晋升挂钩。可以聘请业内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培训,既要培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更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培训。最后,多实践,坚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鼓励教师大胆尝试,主动谋划本“课程”的“思政”实施方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学生个性和学识水平,探索学生喜欢接受、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积极参加各种“课程思政”的教學竞赛和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四)目標导向,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对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规范和引导,对提高“课程思政”实效和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评价要以“课程思政”目标为导向,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系统科学的考核,评价其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实践活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可以是隐性的,但其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反馈机制等必须是显性、规范的制度,让学校和教师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一是科学梳理评价对象和内容,包括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手段和责任主体、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课程实施情况、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的隐性课程、以学生满意度为核心的育人效果等。二是构建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包括教育管理人员评价、任课教师自评、同行教师专家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评价、在校学生评价、离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评价等。三是完善评价工作机制,包括正面引导的激励机制、负面追责的惩罚制度、自我完善的诊断改进机制等。

参考文献

[1]韩宪州.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17(2):6.

[2]唐德海,李枭鹰,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55.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1-03-11].www.gov.cn.

[4]许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光明日报,2019-10-18.

On the Connot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Xiu-pinga, WANG Wen-yongb

(a. School of Marxism, b.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Ta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aizhou, Zhejiang 318020,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under the gene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attern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Higher education undertake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Meanwhi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re also the main for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various plac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In practice, it explores the long-term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iculum”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th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so as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guidan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educating talents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