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6期·面向“两性一度”的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4 11:38:33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6期

王香芬 万博 黄姣英

[关键词] 两性一度;SPOC;混合式教学;热设计;热分析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改项目“电子产品热设计热分析本研一体化实验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 王香芬(1975—),女,河北邢台人,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工程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元器件可靠性实验与评价方向理论及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6-0005-04 [收稿日期] 2021-11-12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家提出了“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发展思路,基于“互联网+”的很多新型教学方式成为近几年教育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混合式教学等被大量运用[1],2020年教育部正式建构“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的信息化教学,作为教学方式的改革工程[2,3]。

“两性一度”是指在2018年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提出的“金课”建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阶性要求将知识、能力、素质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要求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则强调课程要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该标准与现阶段“互联网+”相结合,为实验课程教学设计和改革提供了思路。

我校提出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领军人才的教学总目标,提出加强课程过程管理、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等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并成功开发了基于SPOC的在线教学平台,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优质MOOC资源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了“两性一度”思想。电子产品热设计热分析实验作为一门可靠性方向专业实践课程,贯通本研两个阶段。该实验课程既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技术能力培养,也隐含着团队和沟通能力等非技术能力培养[4]。本文基于“互联网+”与传统教学的特点,提出面向“两性一度”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基于北航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现有教学模式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设计、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师生互动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个人素质,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

按照“两性一度”标准和教学大纲,电子产品热设计热分析实验课程设置了四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一是能够利用热传递和电学基本知识,分析电源系统的电路热设计原理和特性测试;二是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电源系统可靠性热设计、功率器件降额设计及散热器优化设计;三是掌握电子产品热分析及热测量两种评估方法,能够采用仿真手段进行电子系统热分析,采用热测量方法对电子设备进行热测量;四是能够利用实验装置平台完成指定实验,并进行拓展探究,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上述教学目标与“两度一性”标准对应的要求支撑矩阵如图1所示。

(二)教學存在问题分析

1.传统线下教学。疫情暴发之前,该实验采用传统的“实验预习+集中讲解及分小组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线下方式,考核成绩依据三个环节综合给出,实验操作占比40%。

从教学效果上看,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对高阶性和创新性的支撑效果不高,存在学生学习资源有限、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等诸多问题:(1)学生课前主动预习效果不理想,集中授课时教师无法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时操作效果大打折扣;(2)实验教学时空有局限性,所有的热设计、热分析、热测量实验操作内容需要学生在固定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环节,对教师提出的解决思路先入为主,潜意识中以达到或接近教师提出的要求为目标,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从学习成效评价看,挑战度不够,由于每组学生的实验数据相同,学生所提交的实验报告相似率极高,存在抄袭现象,不能科学综合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际上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需求。

2.线上教学。线上实验教学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工具,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但也存在创新性和挑战度欠缺的问题。热设计热测量实验模块只能演示,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和感知,得不到面对面的操作指导;热仿真获得的实验结果无法进行实物验证,使得学生对可靠性中热问题的认识理解不深,无法做到真正的实践和创新。

根据“两性一度”标准,传统线下实验教学虽存在问题,但仍不能被线上实验教学取代。因此,设计基于SPOC的电子产品热设计热分析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互补和融合,使实验教学在时间、空间维度得以延伸。

二、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

从混合式教学过程和优化教学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实现实验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循序渐进地达到本研两阶段的实验教学培养目标。

(一)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实验教学过程设计分为线上(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线下(实验操作)及线上线下全程考核评价三个环节,师生活动包括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线上教师案例启发、线下实验操作、随时互动讨论、拓展探究等五个要点。

1.线上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围绕专业、操作需求构建SPOC模式,发布学习任务,提供热设计热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元器件检测等方面的指导性音视频资料,建立线上测试题库。教师在线指导,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学生课前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读讲义、看视频,学习自主上传到网络的教学资源,全面查找资料,熟悉实验操作目的、注意事项等,相互讨论,或向教师提问,并完成测试题。学生线上提交预习报告,上传学习过程中的优秀视频。师生之间持续互动和讨论,教师选取一些优秀作品供大家一起学习,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进行思维发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线上教师案例启发。充分利用科研实验室中有关元器件封装、热失效相关的案例,根据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和反馈的问题,演示元器件热失效案例,对热相关知识、环境温度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可能遇到技术要点等问题进行启发和讨论,充分发挥SPOC课程视频实验教学课前导学作用,使学生在实验前对所用的元器件特性有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3.线下实验操作。采用线下方式,利用实验硬件平台及热设计热分析软件进行自主动手实践操作。这个过程中教师重点演示并指导学生,纠正学生操作上的错误,没学会的学生可以再次观看演示视频。实验采用项目小组制和组长负责制,3人为一个小组,将时间交给学生,突出学生探究性和个性化需求,实现其独立动手和思考,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思想碰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随时互动讨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在线上线下进行互动讨论交流,讨论的内容可以是学习和做实验中的一些思考,如共同探究热设计、热分析、热测量实验怎么做?为什么做?如何改进?等,也可以是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如仿真与实际误差的来源(原因)是什么?怎样降低仿真误差?散热器的功能如何表现?影响功率器件热设计的因素?

5.线上线下全程考核评价。考核评价贯穿实验课程的全过程,线上注重学习效果,线下考核实操效果。拉大整个过程的指标考核,课程成绩由线上学习效果(10%)+预习实验报告(10%)+学习测试(10%)+实验操作(30%)+实验作业(20%)+拓展探究(10%)+学习互动与效果(10%)七项考核组成,现场操作成绩占比由40%下调至30%,杜绝个别学生不认真做实验、作业抄袭还能获得高分的可能,同时采用百分制,并对每个环节进行细化,有效鼓励了学生在实验环节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二)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内容分为热设计和热评估两个部分,针对教学目标,将试验项目优化为基础、拓展和延伸三个梯级,三个梯级整合打通本研两個阶段。

1.基础实验中热设计模块包括:电源系统降额设计及热性能测试、散热器优化及优化后系统热评估;热分析热测量实验模块包括:开关电源系统调试及性能测试、热源功耗获取,热仿真模型建立、热分析及后处理、热测量。

2.拓展实验结合电子产品热设计发展,增加热环境下电子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内容,通过在不同热环境下对电子材料样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获取并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电子材料力学性能参数。

3.延伸实验针对电子产品使用环境,增加湿热环境下电学性能测试,分析塑封器件在湿热环境下可靠性的影响;增加信号对热的影响分析实验内容,进一步分析热参数计算过程中电源波动、负载变化的影响,观察信号在热平衡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

基础实验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开设;研究生阶段根据本科实验模块实践基础划分操作团队,完成延伸和拓展的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内容上细化了本研一体教学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实验目标。

三、基于SPOC混合式模式实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实验两周前通过线上“备课”页面,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该阶段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在线上发布学习任务清单,上传实验指导书、仪器使用、实验操作、PPT等教学资源、视频资料、测试题。通过“辅导”页面在线上观看学生学习动态,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提示学习重点和难点并答疑互动,驳回预习不认真的学生的作业,并要求重写。

学生根据任务清单明确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包括简单的学习任务,以及需要经过查找的学习资料、小组探讨完成的学习任务,在上课前利用碎片化时间登录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向教师提问、共同探讨等形式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完成测试题,在线提交预习实验报告与测试题,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方可进入课中实验操作阶段。

(二)课中实验操作

采用线下现场实验形式,教师以解决学生刚性需求为主,集中精力解决学生预习中的问题,重点示教、总结评价,进行试验指导和引导。教师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自主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按照教学目标2与教学目标3进行训练,完成实验所有指定模块内容。通过训练、生生互动、讨论交流、自我总结等方式,反复实践,使学生达到掌握电子产品热设计热分析方法,具备使用实验工具进行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三)课后巩固

采用线上+线下指导的方式,学生依据热设计热分析所做的内容,针对工程实际需求和问题,自主搜集资料,思考制定散热器结构优化方案,分析影响产品可靠性的热因素,提出相应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线上仿真和线下验证,最后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试验报告,并进行上传。

四、SPOC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

(一)教学过程对比

在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突出自主学习与加强互动交流,将线上观察演示与线下动手操作相结合,学生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使得实验教学不再被传统教学局限,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更加牢固,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探讨能力、团队精神。在考核评价上,实现强化教学控制与创新考核评价相结合,更好地达到“两性一度”标准层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开展学生对传统全程线下教学、SPOC线上教学、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三种教学模式的在线自主学习的效率、能力提高、问题解决方式等方面教学效果的评价。62.9%的学生非常认同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29.4%的学生赞同线下传统教学,这是因为SPOC运行初期系统不稳定,导致部分学生线上提交报告和测试时出现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线上部分认可度;约75%的学生认为线上自主学习效率高,80%以上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这种实验,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结语

基于SPOC混合式线上线下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以“两性一度”标准为指导,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优化教学内容相结合,线上观察演示与线下动手操作相结合,真正实现从“学”到“做”的转变。在考核评价上,实现了强化教学控制与创新考核评价相结合,在知识广度、层次性及创新性上,本实验课程与教学效果均有较大提高。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