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10期·专本贯通模式下构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分析与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0 13:27:38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0期

张倩 利节 陈国荣 于安宁

[关键词] 物联网工程;专本贯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TN929.5-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0-0123-04 [收稿日期] 2021-06-24

引言

2019年,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为破解重庆高等教育优质学科偏少、高层次人才不足、源头创新能力偏弱、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够等问题,加快推进重庆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重庆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探索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贯通培养,构建产业人才培养新体系[1]。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教委开始启动专本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本贯通是指学生前三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在高职院校进行,后期通过分段技能测试达到标准进入本科院校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学生达到本科院校的毕业条件并获得本科学位[2,3]。

重庆科技学院物联网专业紧扣“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物联网工程专业2011年获教育部批准,2012年开始招生。依托该专业,学校2015年当选为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2016年当选为重庆市物联网产业教培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2017年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由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中科院和科技学院共建的重庆中科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是践行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的骨干专业,是学校服务“两业两域”,实施智能化战略转型、重点投入和打造的核心专业,是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特色专业。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新型产业领域相关应用技术,能在新型产业领域内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可以对接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对人才供给的迫切需求,为重庆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重庆科技学院从2017年启动专本贯通试点,由本校牵头高职专科院校参与共同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联合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重庆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我校物联网专业至今已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和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达成合作,以关注高职院校后期潜力、本科院校提档升级为指导思想。本科院校统一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高职院校制定前序课程标准,再通过组织考试等措施,来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4]。针对专本贯通专业特殊的学情分析,本科院校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考核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使学生在五年中的整体学习过程实现连贯。

该试点方案从2018年第一届开始进行招生,共121人,2020年招生人数达225人。前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根据各自院校办学优势,形成独有的专业特色。近年来通过合作交流,在每学期期中、期末与对口学院专科阶段的教学实施环节、课程考核等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发现课程核心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材选用、考试命题等环节均出现不足,授课效果尚未满足本科培养的基本要求,专科阶段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还有所欠缺,并且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模式等方面有许多困惑。

一、“贯通”是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核心

专本贯通学制为长学制的培养方案,与传统的专升本模式有所不同。统招专升本面向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专科生,学生通过为期2~3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了该专业的基本知识并产生后续学习的兴趣,也意识到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因而选择在三年级的时候参加升本考核,以求获得学历的提升[5,6]。考核合格后进入本科三年级阶段继续学习,最后颁发的学历是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学位。此类传统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生于高考最后批次录取,多数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技能欠缺等问题,在考研、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会有一定的缺失。

专本贯通与以往传统“专升本”模式相比,具有很大优势。专本贯通制教育打通从专科到本科的上升通道,在高职入学前进行选拔,人才培养规划也是深度与广度并行。以与我校联合建设专本贯通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该校已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鲜明,已形成对接智能全产业链的专业群品牌。对于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需要正确理解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内涵,“贯通”培养不是现有高职与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简单衔接,而是需要针对该培养体系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对全过程进行设计使学习过程连贯。能够让高职院校按照本科院校教学标准完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任务,考核后进入本科学习阶段时,能力应与现有的同年级本科学生匹配,并且应具备高职特色的技术技能[7,8]。

以本专业为例,在高职阶段将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目标来进行培养。知识结构上需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工具性知识,能力结构上需要有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阶段将着重于掌握必需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物联网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本科阶段将在高职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立足于提升学生的应用研发能力。

二、明确“高技能型具有本科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定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新兴复合型专业,相关的经验还较为缺乏,各大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依旧在前进与探索中。由于受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

现今高职阶段的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教育教学改革、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特别在“校中企”“企中校”等培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职业教育发展已逐渐规范化,并且在“十四五”期间可以达到常态化规模。与高职院校衔接的本科院校多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例如我院物联网专业就以市场为导向,改善供给侧育人环境,将产教融合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之一,搭建多维平台、四结合立体化育人。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应用能力和社会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和实施方案的能力。

因此,本科院校在针对专本贯通模式制定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明确“高技能型具有本科综合素质”的培养定位,培养的学生需要综合“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例如我院现今依托“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和重科中兴通讯学院,校企双方共同组成混编师资团队,专业建设需要调动学校和企业两个教学主体的积极性,改变学校是唯一教学主体的观念,逐步强化企业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即所谓“双主体”模式,产学融合互动。部分核心教学课程或环节以行业现场为依托,学校也要深入现场彻底摸清现场设备与技术,面向市场需要展开教学。先后在中石油、重庆市物联网基地、北京雪迪龙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就能够感受到最真实的现场应用环境,使学生提前体验企业工作场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及抗压适应等基本职业素养。针对行业应用,聘请了北京千锋互联科技、中科普开、北京安码科技等企业高水平师资,对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进行培训,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保障。

三、全方位创造应用型教育条件

(一)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不能简单地将高职专业与本科专业课程进行复制叠加。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实施,打破学科界限,以行业、企业需求为目标。现阶段本科课程均按照物联网专业工程认证课程的要求进行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中要求实践教学(含课带实验)折算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理工类产业学院所依托的核心专业需大于等于30%。因此,后续加大了综合训练课程的比例,并且在本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下应回归到具备物联网特点、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课程体系。而在高职阶段开设的课程应充分利用高职院校“职业岗位技能”导向的优势,侧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应在高职技能特征培养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的拔高。课程计划中引入设计—实践项目,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吸引学生参加工程实践活动。

(二)师资配备

针对国际合作办学、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企业工程师进课堂等需求,面向国际市场,努力打造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能力。利用重庆市“巴渝海外引智计划”,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学校兼职,通过他们对学生实施短期培训、对师生开设学术讲座等形式,積极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及最新学术动态,努力提升教师科研及教学水平。积极选送教师去海外知名高校进行在职进修、访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等,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为国际合作办学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建设,在教学科研中将企业生产与科研、课堂相结合,鼓励教师带着科研项目深入企业生产建设一线调研,促使他们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使其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不断增强。

(三)工程引领产教融合优势

立足于社会需求,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内化为本科教学的常态化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采用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校企协同办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实验室、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学生及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建立海外战略合作基地等具体措施,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搭建超级实践大平台,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务和保障,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转型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出口,继续深造、创业,或者能够高质量地就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本科培养需要覆盖全产业链用人的需要,满足各类岗位需求。要求毕业生具备这些岗位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专业能力及基本素质,能够在工作中快速学习、成长、适应工作岗位。

结语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合作初期,由于两类院校原本在发展理念、办学体制、教学运行和学生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还无法达到契合。高职院校前期没有掌握本科教学的规律,在标准制定时有所欠缺、信息对接不对称。两方院校在前期合作经验的积累下,应当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厘清贯通人才培养特殊性的基础上,精准制定培养目标。本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整体学习过程是比较系统的,并且前序课程的良好基础对于之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要。处理好两个阶段的教学环节设置、学时比例分配以及衔接性问题,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贯通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建立和完善双方的沟通协商机制、互动参与机制和过程管理机制,促进双方优势资源的共享,以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首要目的。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