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18期·中日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对比分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7/5 10:13:1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8期

吴冬蕾 范懿

[关键词] 环境设计;教育;比较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工程项目“明清以来苏中地区民居空间演化与社会变迁研究”(KYCX18_1877)

[作者简介] 吴冬蕾(1976—),女,江苏盐城人,设计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设计遗产保护开发研究;范 懿(1983—),女,江苏南京人,建筑学博士,久留米工业大学建筑·设备工学科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8-0165-04 [收稿日期] 2021-10-15

“環境デザイン”(环境设计)作为狭义的专业名称在日本大学中直接使用的并不少见,如筑波大学、九州大学、大阪艺术大学等都有设置,一般设置在工学部的建筑学科之下。在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目前属于艺术门类内设计学科(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作为广义的研究系统来说,环境设计研究的空间范围从建筑空间到街道、广场、公园、街区、城市甚至包括山野、湖、河等几乎所有尺度的“空间”;环境设计所关注的问题从使用功能到形式美感再到生态、健康、节约,甚至社会政治效应等,因此,环境设计是一个全面学习社会文化、自然科技等与空间创造相关联的学科。

一、近代中日高校环境设计教育的起源比较

(一)日本近代设计教育起源于产业改良的主动需求

19世纪末,日本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中不断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起初日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改良一些出口工艺品的外观,后来逐渐意识到提高生产适销产品的能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要让工业产品既实用又优雅,必须培养设计人才来优化产品,当时日本的艺术学校无法同时有效地传授工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日本政府决定大力推动技术教育,1873年由工部省成立了日本第一所国立技术学校Kogakuryo Technical School(东京工业大学前身)。1897年校长手岛精一(Seiichi Tejima)建议效仿欧美成立工业设计系(工業図按科),几经周折后于1929年设置窯業科(陶器)、染织科、建筑科等学科,采用了包豪斯式的工厂制教学方式,对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尝试带动了东京科技大学、东京高等技术学院、千叶大学等一批工业设计教育的先驱者[1]。19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建筑师Bruno Taut、法国家具设计师Charlotte Perriand等应日本政府邀请参与工业品的设计工作,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对日本近现代设计教育与设计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国近代设计教育起源于帝国主义入侵与教会学校的推广

西方现代环境设计技术与思想传入中国最初主要由两个途径:一是租界建设;二是教会学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华设置租界区,一批中国工匠有机会参与西式建筑工程实践,西方国家的建筑技术与思想开始在民间传播,1880年成立的上海杨瑞泰营造厂预示着建筑业的现代化变革。20世纪初传教士为了争夺在华传教的有利地位,纷纷在国内开设教会大学,在鼎盛时期时教会大学共有21所,其中17所为基督教所创设,4所为罗马天主教大学所创办[2]。这些大学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都直接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在发展中逐渐与当时的中国社会融为一体。1914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私立金陵大学设置了农科,1927年成立金陵大学园艺系,培养出了陈俊愉等一批风景园林专家。1952年国家进行高校院系大调整,将私立大学全部改为公立,并根据苏联教育模式设立大学结构,教会大学悉数被分解合并。

相比较而言,同时期的日本教会学校只有上智大学、立教大学、东京英学校、明治学院等几家,这些教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始终以神学传播为主,并未对国家的政治与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二、近代中日高校环境设计教育的发展比较

(一)西方建筑学思潮的启蒙与引导作用

19世纪末20世紀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涌现新的教育思潮,并形成了广泛的社会革新运动,这对当时的日本设计产业与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明治政府在1870年(明治3年)成立了工部省及工学专门教育机构,并设定了土木、机械、造家、电信、化学、冶金、矿山七个专业。造家科相当于日本现代建筑学科的起源,为日本高校土木、建筑、环境、都市工学等工学范畴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96年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设立了本科设计专业,1902年设立“图案科建筑教室”。1923年东京大学造家学科改为建筑学专业,建筑学是现代环境设计教育的发端之一。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高等教育受欧美、日本等国影响,重视素质教育与学术教育。“庚子赔款”后,清政府派出了一批赴西方各国学习建筑的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建筑设计师。20世纪下半叶受苏联的影响较多,开始偏重职业教育。

(二)东方传统造园学的传承与发展

中日两国很早就有对环境空间审美范式的研究,日本11世纪末的《作庭记》比中国明代计成的《园冶》早了约五百年。中国汉唐以来的造园艺术被引入日本后发展出新的形式,开始只是由工匠群体来传承技艺,到了20世纪初期,受西方现代环境设计教育的启发影响,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千叶大学纷纷开设造园学课程,在传统造园思想与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欧美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新理念。现今,日本高校的造园相关专业仍较多设置在农学部下,如千叶大学园、明治大学、东京大学、大阪府立大学、筑波大学、北海道大学、京都大学等大学的农学部都开设有园艺学或花卉绿地计划学等相关的专业与课程,对植物的研究是园艺学的基础,因此传统造园学也逐渐变为生物资源学或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分支领域。我国的造园学专业最早成立于1951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建筑系联合创办,1980年后高校的风景园林学科不断发展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三)20世纪中后期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是日本环境设计相关专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日本一些大学的工学部在建筑学基础上开设了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相关的专业。中国环境设计专业于20世纪80年代末复苏,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有了改变生活的迫切需求。1992年至2000年本着有利于学科的交叉综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原则,近250所高校实行了省级政府管理、地方与中央共建的体制。这一时期也是环境设计相关学科大力发展的时期,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进入新世纪,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将建筑设计的范围扩展开来。与此同时,风景园林学、生态学、设计学等专业也将其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环境设计”专业的前身“环境艺术设计”早期只是被狭义的认为是室内设计,后逐渐发展到建筑内外装饰和小面积的绿化与公共艺术设计。

三、当代中日环境设计教学体系对比分析

(一)教学管理机制的对比

中日两国高校管理运行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日本大学按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日本的国立大学由国家财政出资,一般综合实力较强;私立大学在教学上更加重视社会实践,各具特色,例如早稻田大学被认为是政治家的摇篮,庆应大学则以培养企业家著称,是私立大学中的佼佼者。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大学,都秉持大学自治理念,内部事务主要由评议会、教授会等教师组织负责,学校以外的机构不能干涉学校内部的教育与研究等事务。每所学校都可以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教师聘用与职位评定标准,环境设计专业更青睐于招聘专业执业资格过硬并具取得一定社会声望的设计师直接入职。由于高校高度自治,日本大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在维持社会声誉和多方争取研究资金的过程中与也与社会和市场形成了密切关联。

我国高校主要由政府各级教育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定期按统一标准组织考评划分资源分配,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一批高水平的院校與学科,并通过联动效应带动相关专业发展,保证高等教育的有序与规范运行。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各高校在考核与排名的压力下,容易急功近利,短期的利益导向不利于基础研究的深入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目前的考核机制对环境设计学科尤为不利。在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前身是艺术设计属于艺术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等同室内装修设计,2000年左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开始推广到建筑整体与周边的美化,在东南大学等一些建筑院校中也开始设置,艺术学和工学开始结合起来。近年来随着国家花园城市与美丽乡村等城乡建设计划的推行,环境艺术设计逐渐又将范围扩大到城市与乡村,并将专业名称改为环境设计,当代的环境设计虽然还设置在艺术类下,但是学科交叉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受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艺术从单纯的审美需求中解脱出来,更加强调对人类命运与社会责任的关注与反思。因此,当代环境设计已经摆脱了仅美化环境的窠臼,更加注重利用工学、农学、地理学等综合研究来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环境设计更偏重于社会实践属于应用型专业,并越来越强调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交叉运用。设计学院招聘青年博士和引进人才的目标也偏向于科研考量,大部分缺乏社会设计实务实践的青年教师承担了大量的设计教学工作,一些有专业经验的人才由于年龄、科研成果等的限制很难进入体制内工作,即使作为外聘兼职教师也要求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因此从人才引进的目的性和灵活性上看,我们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反思。另外,标准单一的考核模式也很难让学校有自主发展教育主张的空间。

(二)人才培养理念对比

日本的环境设计教育重视学生的科研态度与方法的培养,如基础数据的挖掘、基本资料的整理归纳等研究的细节与过程,其研究结果的有用性和完整性并非主要的衡量标准。另外,日本大学的建筑环境教育细分为建筑计划和建筑设计(或“意匠设计”)。建筑计划所包涵内容比建筑设计更广泛。建筑计划是研究如何规划符合人们行动与心理需求的建筑环境空间,是从人的角度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的一门学问,注重将人的环境行为要求与环境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空间创造来加以调节,并揭示其规律性。建筑计划主要是针对一些中等规模、公共性较高的环境空间,建筑计划方向的教师致力于有关人的环境行为调查、环境模拟实验等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上。在九州大学,工学部本科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需要到教授负责的研究组与硕士、博士共同参与特定课题的研究。

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更注重学生设计技术的培养与作品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学生设计作品、研究等常忽视基础资料研究环节,比较看重对设计与分析软件的掌握,设计过程的合目的性与最终效果的展示。究其原因:其一,综合类大学各类课程的设置数量多,每门课的专业课学时变少,作业任务繁重,学生作品很难深入;其二,学生就业升学压力大,两者都注重设计技法的熟练程度,反而对创新精神与严谨治学态度重视度不高。

(三)教学评价体系对比

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导向。主要评估高校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及社会影响这几个重要方面。

日本高等教育评估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内部评估是大学的自我评估,外部评估有民间和政府两种。民间评估机构由公益财团法人大学基准协会实施,政府评估由日本文部省委托独立行政法人大学改革支援与学位授予等第三方机构实施。日本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启外部评价机制,2004年推行国立大学法人化后要求不论是国立、公立还是私立大学每7年都必须接受文部科学省认证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这些机构的评价标准非常详细,整合了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方面,对大学进行多元化评价,这对于并非以科研为主的环境设计等应用学科来说较为公平。

国内对高校的评估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也有少数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评估有时很难摆脱内部人为因素的干预,结果也偏重反映高校内部环境而忽视了社会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我国目前存在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在准入和监督机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其专业性和权威性也无法得到广泛认可。

(四)企業的推动力比较

日本设计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推动。日本的社会企业较多,所谓社会企业要将企业盈利的一部分用来回馈社会。近年来,日本企业对社会的回馈从公益慈善和文化艺术资助等项目开始转向通过开展公益或研究项目来解决社会问题。日本有三分之二的企业与高校有共同的研究项目,并为高校提供了大量资金。企业与高校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形式,而且具有强力推动产学合作的能力和措施[3]。日本企业对于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和对社会环境问题的关注推动了环境设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科研水平。由日本武福财团投资在濑户内岛屿上每三年举行的大型国际艺术节活动历经十多年带动了当地乡村环境改善、地区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传播。丰田财团每年都会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设计研究,鼓励学者与设计师参与社会环境问题的研究。

我国产业界大部分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或是申请政府相关资金时才会委托高校进行技术研发、接受实习培养等,而参与度还远远不够。企业和学校都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事,实践能力培养是企业的事,两者在实践层面的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中日两国高校的环境设计教育一直以来都受欧美国家的影响,在结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各自的特色。近年来,两国在通识教育、跨学科合作、国际化、对未来社会的关注等方面有许多相似的做法。日本政府推行的高校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加大了高校的自主性,促进了高校的创新发展。社会企业与高校积极合作推动了高校环境设计教学与科研。对比是为了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及根源,以提高学校和师生的强国意识。日本高等设计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很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