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1年第42期·“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育人团队建设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8/5 11:03:46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3期

冉小平 何思璇 罗华玺

[关键词] “三全育人”;班级;育人团队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中国科协学风建设资助计划项目“基于虚拟现实(VR)的红岩精神传承基地建设”(XFCC2021ZZ002-157)

[作者简介] 冉小平(1976—),女,重庆忠县人,心理健康教育硕士,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学工部讲师,主要从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何思璇(1994—),女,重庆沙坪坝区人,会计学学士,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助教,主要从事公共管理学、会计学研究;罗华玺(1995—),女,重庆永川区人,工程造价学士,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学工部助教,主要从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880.3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2-0173-04   [收稿日期] 2021-04-30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打造的班级育人团队建设,形成了辅导员指导、任课教师等班级育人团队成员实施、班团委干部和学生个体共参与的具有学校特色、学院特点和专业个性的育人体系。旨在以学生生涯规划目标为基准点,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和成长发展实际,聚焦立德树人主线,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同向同频育人的大思想政治格局。

一、“三全育人”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学校成员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党政管理干部、“两课”专业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家庭主要是指父母;社会主要是指由校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等;学生主要是指学生中的优秀者。

全程育人,是指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学校都精心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

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主要包括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与勤工助学、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诚信教育、社会实践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

二、班级育人团队的内涵

班级育人团队是指以班级辅导员教师为核心,班级任课教师、社团指导老师、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生涯发展指导教师、班团学生干部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育人组织。这个组织并不是松散的、各自为政的单个个体,而是在辅导员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班级建设总规划为指导,每个班级成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形成团队成员力量优势互补、同向同频的良性育人氛围。

三、班级育人体系建设

(一)做好“1+N”班级建设规划

一是辅导员经过充分调研基础上完成的1个班级建设总规划;二是班级成员在充分分析自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和个人“SWOT”分析后完成的“N”职业生涯子规划。

(二)组建N个朋辈互助小组

班级育人团队组建形成升本互助、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出国留学、理论研究、素质能力提升等“N”学生个人成长朋辈互助小组。

(三)学生成长指导团队

班级形成1个由辅导员指导、任课教师等班级育人团队成员实施、班团委干部和学生个体共参与的具有学校特色、学院特点和专业个性的完整的班级育人体系。

四、班级育人团队队伍建设

(一)学生

引导广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学习时间,自强自立,找准前进方向和人生奋斗目标,从专业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规划以及终身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卓越的学习能力,打造贯穿“适应、发现、成长、拓展”四大内容模块的学业成长地图。制订科学合理的大学学习生活规划,让“明灯引路”,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执着工匠精神,为学生点亮成才的“信仰之灯”和“希望之灯”,培育争先创优、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大学精神[2]。

(二)辅导员

辅导员教师是班级育人团队的首席执行官,是班集体的主心骨。但是这个首席执行官并不容易做,除自身需要具备精良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领悟学校办学方向与目标方面起主导作用外,还需要在搭建任课教师、领导和学生、家长之间发挥纽带和服务职能。

(三)任课教师

1.思想政治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课堂既要注重课堂内容的政治化、理论化,又要注重课堂内容的生活公、具体化,不仅要包括世情、国情、党情的讲解,还要包括对人生的幸福,公正、关怀等相关问题的阐释,对社会各种文明或不文明现象的分析[3]。让大学生从心理上对思想政治加以认同并主动接受,要把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作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现实起点。

2.专业课堂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在育人功能上不应该是两张皮,而应该是一个声音。各专业教师从各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内涵,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抓住学科间思政元素的交叉点和联系点,加强学科间横向联系,协调一致,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3.实现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知行合一”。课堂教学是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理论和观点,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做。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参与,进一步将课堂理论内化于心,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并外化为学生的行为表现。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体现大学校园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包括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心理变化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间在共同学习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4]。以健康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业发展指导教师

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将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织在一起,一起早起、一起进图书馆、一起升本、一起创业等,组建形成升本互助组、出国交流组、竞赛兴趣组、创业帮扶组、思想理论组、素质能力提升组等若干互助小组,每个互助小组指派相关领域的指导教师,邀请升本、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等优秀校友回校开展学习经验分享和指导。

五、班级育人团队组织建设

(一)成立班级育人团队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各二级学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所在学院书记担任,学院办公室主任、班级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职能:一是加强教研教改,提升课堂吸引力。原则上每两周召开1次教研活动,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用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授课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开好开实育人团队研讨会,增强信息沟通实效。原则上每月开展1次领导小组会,听取各班级育人团队代表本月工作汇报,商讨各团队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二级学院能当场解决的事项,当场给予回复;属学校层面的事项,由办公室主任整理汇总并向学校相关部门去函;职能部门受理无法解决的事项,由相关职能部门提请学校办公会研究。三是制订包括学风建设督查管理措施、激励管理办法等在内的“XX学院班级育人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二)领导小组下设班级育人团队小组

班级育人团队小组组长由班级辅导员担任,副组长由各班任课教师担任,各班团干部担任小组成员。班级育人团队小组主要职能:一是加强课堂管理,形成团队育人合力,以教风带动学风。任课教师要主动承担起课程思政育人职能,强化对学生课堂纪律、学习秩序的管理;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正面引导;班团干部要主动承担起班级育人团队的助手和示范作用。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二是开展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以班风促学风。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党员、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持续推进“优良学风班”标兵的创建,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文化活动,创建求知上进,生动活泼、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三是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以考风促学风。做好学生诚信教育,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加强考试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对于违反考试纪律的学生,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良好态度。四是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净化宿舍环境,以宿风促学风。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宿舍是课堂的再延伸,各班级育人团队要把课堂、宿舍管理用学风建设这根主线贯穿起来。按照“家”的理念美化环境、订立公约、行为养成、塑造精神,促进良好宿风的形成。五是全面推进无手机课堂。各班准备手机袋或手机箱一个,除课堂教学本身需要外,课前手机集中存放,课间可以查阅,课后有序取回。除此之外,还将持續推进无手机图书馆、无手机自习室、无手机讲座、无手机班会等,督促同学们用心聆听和思考,让美好的大学生活不再流失于指尖。

(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学校教育缺失,难以靠家庭和社会教育来弥补,还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发展;家庭教育失当,易导致孩子品行不良,给学校和社会教育增添难度;社会教育环境欠佳甚至恶化,又可能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处于事倍功半境地。家庭是高职学生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高职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是学生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主要平台,社会是人谋生发展、相互交往的基本环境,学校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待社会问题,如何处理社会问题,知与行的结合最终是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运用。三者纵贯每个人从小到大、到老的一生,构成社会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链环。

“三全育人”背景下班级育人团队建设,便是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各方面汇集更大合力,通过家长市民学校、摇篮筑梦工程等,畅通学校与家庭交流渠道,形成和谐、融洽、稳定的学校家庭社会关系,对优化育人制度建设将发挥“1+1+1>3”的良性倍增效应。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六、班级育人团队建设实践应用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在班级育人团队建设实践应用中,探索形成了名师导学工作坊、思想政治励学加油站、朋辈助学互助营、领跑辅学先锋队思想政治育人“坊间工作法”,在打造学生学业成长地图,改善校风学风,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营造良好校风学风上,成效显著。

(一)名师导学工作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从思想上的排忧解惑,到行动上的学业规划,到能力水平上的学习注意力、时间有效利用等方面予以指导和交流,学生能较快从自身学习生活困惑或迷茫中回归自我,迅速找准前进方向和力量,打造高职学生贯穿“适应、发现、成长、拓展”四大内容模块的学业成长地图。

(二)思想政治励学加油站,增强学习内动力

以时政热评、思想碰撞、故事分享、红岩铸魂、师生随笔等为主题,将古今中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政热点、红岩故事等,与当代中国、当今社会、当代大学生现实相结合,开展“三课三话”“两早两大”思政研讨与夜间活动。真正让较大范围的同学脑子用起来,思想活起来,增加学习内动力。

(三)朋輩助学互助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成立朋辈助学互助营,组建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早起、一起进图书馆、一起升本、一起创业、一起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等。学校可将创业导师和升本出国竞赛等方面的优秀校友及其他课业指导教师组建形成朋辈互助营,通过开设新生课堂、升本课堂、特困生结对扶助等专题研讨和线下答疑,及时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聚焦起来,最大限度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

(四)领跑辅学先锋队,助推学风建设成果

将退役复学学生或有一颗军人梦想的先进青年集结起来,组建成领跑辅学先锋队,参与带操、学业扶助等,成立国旗班、护校队、学风建设辅助工作。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对“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广泛共识和协调行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我国教育事业“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相结合的实现方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三全育人”背景下班级育人团队建设,除学校任课教师、辅导员、社团指导教师等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外,学生个人、家长、社会等都有自己的任务清单,更需要全社会都来积极支持和参与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5]。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