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10期·“大气探测实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与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0 13:27:08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0期

吴迪 严家德

[关键词] 大气探测实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0-0115-04 [收稿日期] 2021-12-0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则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因此,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2]。为此,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最主要的依托就是专业课程教学。

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气探测实习”是“大气探测学”专业课程的配套综合性实践课程,面向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大气探测、应用气象、环境科学等专业方向开设。通过系统学习,学生从中了解大气探测的前沿技术,学会大气探测的基本方法,掌握探测仪器的保障方法以及探测资料的处理方法,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等服务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3]。

如何有效开展“大气探测实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是课程团队需要认真研学的课题,是专业教师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落实思想政治会议精神,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增强教师德育意识并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专业课教师注重的是智育。在教学团队建设上,通过定期参加高校教师现代气象业务研修班、参加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加强与气象台站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及时掌握气象业务发展新动向,学习并更新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零距离的贴近现代气象业务,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不断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然而,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智育,还包含德育。而我们却恰恰忽略了德育工作,德育意识略显淡薄。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育人观,育人之本在于立德,立德之资在于教师[4]。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是课堂教学的最终执行人,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核心主体。教师有没有足够的德育意识,能不能认识到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树立“以德施教”的信念,坚持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5]。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得以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德育意识的增强,育德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近两年,教学团队积极参加“厚植爱国情怀 涵育高尚师德,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等专题培训,通过参加“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专题研讨会、教学观摩、集体教研等形式提升自身的育德能力。教师应将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大国工匠精神贯穿整个教学过程[6]。养成在课程教学中主动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建设一支具有自觉德育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7]。

(二)明确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素材的搜集、甄别与确认,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必备条件,也是课程思政改革的难点[8]。专业课程思政是建立在专业课程基础之上,教师应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本,参照课程思政建设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找准育人视角,选择正确的价值维度,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找到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点,有意、有机、有效地融入,最终明确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且把思想政治育人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综上明确大气探测实习课程的育人目标如表1。

(三)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

围绕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进行教学整体设计,并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发挥出来。思想政治育人目标可重复实现,一个课程知识点可以包含多个思想政治育人目标,也可以以多个课程知识点达到相同的思想政治育人目标[9]。以此改革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让思政元素从专业课中自然长出。以下列举思想政治育人目标与专业知识点融合的案例。

1.案例1:思想政治目标一与“绪论”融合。我国大气探测技术从人工观测、半自动观测发展到全自动化观测;从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发展到空间观测;从主力装备、便捷装备发展到特种装备;从标准配置的气象站发展到增强配置的气象站,进而有简化配置的气象站,以及在未来将要实现的具有科幻色彩的智能观测系统“未来站”。从为数不多的气象站发展到覆盖全国的气象观测站网。从落后到蓬勃发展,历经艰难曲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世界气象组织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在绪论部分,通过对我国大气探测事业发展历程的介绍,展现我国大气探测事业飞速发展的显著成就,以此引发学生的共鸣、共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厚植爱国情怀。

2.案例2:思想政治目标二与“气象要素的观测”融合。2020年4月1日,全国气象部门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从试运行正式切换调整为业务运行,标志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迈入了全面自动化时代。然而,对于云状的自动化观测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云的观测与记录”讲授中,以2019年首届全国“观云识天”人机对抗大赛视频的播放,介绍此次大赛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领域一次很好的专业应用探索,虽然大赛以“人工观测”战胜“机器识别”而告终,但云状观测的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云的人工观测则是基础。那么,如何提高云状自动化识别的准确率便成为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在未来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科学技术?怎样攻坚克难解决问题?这里不仅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钻研,同时也深化学生的职业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气象事业奋斗的使命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3.案例3:思想政治目标三与“气象要素的观测、气象数据处理”融合。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而气象观测资料的获取是大气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观测资料的精密性是先决条件,其对天气预报的精准性、气象服务的精细化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气象服务的各个领域。因此,在气象要素的观测、气象数据处理部分的教学讲授中,强调气象观测资料的重要性及意义所在。激励学生实事求是,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深化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案例4:思想政治目标四与“自动站仪器的维护”融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因此,应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始终。此思政元素可与课程内容“自动站仪器的维护”部分相融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已将这部分内容由原来的课件讲授改成现今的观测场内操作演示。其中包含介绍教学团队教师对自动站仪器进行改进的装置,如翻斗雨量传感器防堵过滤网,大型蒸发传感器的自动排补器等。以此为切入点,从教师如何在工作中发现仪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如何构思、设计、制作、改进仪器装置,到后期怎样进行数据比对试验来验证其可行性等,以生动鲜活的实例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不论是在学习或是生活当中,都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在,在超越中求发展,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1.课程教材建设。为配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结合最新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经过大量调研,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为主线,教学团队在逐步完成相关课程的主讲教材《自动气象站综合实践指导》的撰写。

2.虚拟仿真平台建设。云和天气现象的识别是气象要素观测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已建成两部分内容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弥补了常规实验教学的不足。其中,云的分类与识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结合理论要点和实践难点,分为基础知识教学、云类演变仿真教学、沉浸式互动教学和云类识别考核。该虚拟仿真实验采用沉浸体验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克服了实践教学中的局限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10]。而天气现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场景,再现了34种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结束过程,使学生通过人机互动形式,完成虚拟仿真实验实习,达到深入理解天气现象特征及其变化过程的目的[11]。通过虚拟与现实结合,实现线上、线下互补的学习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学习更加便捷。

3.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在观测场地进行气象观测仪器操作讲解时,经常会受课时数及课程人数限制,导致部分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完全掌握仪器的操作及观测记录方法。为此,以实践操作演示为主,录制了课程相关的教学短视频,包含部分气象要素的人工观测与记录、自动站仪器的维护、自动站仪器的安装等。同时,整合线上相关内容试题库,便于学生阶段性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

通过这一系列教学资源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大气探测实习”课程的内涵,使学生在课堂外获得更多、更高程度的锻炼,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实践综合能力。

结语

“大气探测实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任重道远,虽然通过各种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等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未来的教学中仍应不断地探索、总结与完善,充分发挥示范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设计提供借鉴,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了解学科前沿,接触社会实际,练就独立工作能力,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学生成才立业奠定立身之本[12],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