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10期·高职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0 13:30:3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0期

徐婷婷

[关键词] 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0-0173-04 [收稿日期] 2021-06-24

早在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利用信息化工具和平台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进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应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创新在线和传统合理混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推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2]。随后教育部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基于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3]。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顺应“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以期实现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提升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单一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实体场所通过自己的讲解将学习者所需掌握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习者,使学习者能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中通常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通过教师的监督,督促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

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过度依赖教师的知识传授;统一步调的传统教学方式使教师难以因材施教,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化的发展;对于概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板书难以充分表达,而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大量板书也浪费了很多时间,效率低下;教学模式过于教条单一,师生互动少,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同程度的学生接受程度不同,教师难以把握课程进度和难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是在E-learning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在线学习的线上教学和在被监督的实体场所面对面教学的有机融合。借助于互联网的不受空间限制的信息交换特性,将混合式教学中的三个关键要素——在线教学、可监督的实体场所教学和一体化的教学体验相结合,达到拓展教学功能,扩大教学覆盖范围,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混合”并不是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把传统线下教学的优势与网络线上教学的优势相结合,融入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采用讲授式、讨论式、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在线教学等两种以上的教学形式或教学策略,针对学习者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混合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方式、信息流动、评价标准等变革,达到多种教学形式的优势互补。因此,混合式教学是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教学理论的混合、教学资源的混合。

基础课程的“教”与“学”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性”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也就是说,在把教师的引导性放在首位的基础上,除了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把握之外,还要对线上线下教学、课上课下教学全面统筹,这样才能起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研究、交流协作的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否得到有效发挥,最主要看是否改革了学习模式,转变了学习观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参与在线教学,线上提问、讨论和作业等,及时与线下的课堂教学融会贯通。也就是说,学生是主动学习、思考,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变成一个不断寻求满足自我成长和学习诉求的求知者。混合式教学平台的课程设置和单元学习对于学生可以面向所有学生开展启发性的交流活动,所有学生都可以发言、提问、讨论、回答问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这样使得大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混合教学模式主要就是线上和线下教学同步进行,能够对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全流程的管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拓展了教学空间,使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实现了完美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基础课也要进行改革创新,改革后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更加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这一模式是新时代教学理念的产物。

(二)高职院校进行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将混合式教学应用于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不仅有利于丰富多元化的教育理论观,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于学生而言,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深度;于教师而言,可以改变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使用讲授而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認知参与度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过大等问题;于教学管理者而言,可以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使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混合式教学改革具有的多样性特征,是在统一性条件下的多样性,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内容、教学软件与平台,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比如说“对分易”“雨课堂”和“优慕课”等这类教学软件,不仅使线上教学的趣味性增加了,而且使课堂的师生互动的效果也提升了。建设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形成一个包括线上学生学习、思考、提问、作业为一体的网络学习平台。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同时开展线上和线下教学,使线上和线下教学建立内部联系,不仅可以落实教学目标,而且可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和灵活。

第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配置比较丰富,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将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微课、视频、图片、动画等)上传线上学习平台以供学生预习,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第二,混合式教学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如授课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课中的知识测试,组织线上的学习讨论,以学生擅长的、感兴趣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第三,混合式教学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填鸭式”教学的方式,将学生放在与教师相同的主体地位上,有机地将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互联互通,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色

混合式教学是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将互联网引入、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线上学习平台进行课前的知识预习、课中的知识测试、课后的作业提交,使课程教学的“教”和“学”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让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形成了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基础课混合式教学不仅要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而且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打造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在线课堂”“实践课堂”和“传统课堂”。深度改革“传统课堂”,系统建设“在线课堂”,积极创新“实践课堂”,使三个课堂能够形成完美的融合模式,形成教学合力,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高职院校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前期分析。在构建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前,首先需要对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该课程是否适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确定课程该如何设计,采取哪些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一,学习需求分析,以确定教学目标。可通过调查问卷、列提纲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主动性以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线上学习平台。第二,学习内容分析,可通过图解分析法、归类分析法等选择并确定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任务。第三,学习环境分析,尤其要对混合教学当中的线上学习平台进行选择,考虑其设计界面是否简洁明了易操作,是否可以提供多种功能的学习支持。第四,学习者分析,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品号,进而来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设置、相应教学策略的准备提供科学依据。

2.教学设计。(1)教学活动设计。将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教师将预习所需资料上传线上学习平台以供学习者自学。课中,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知识点测试。课后,利用线上平台进行作业的布置和知识的拓展训练。(2)教学管理设计。课前教师可以编辑发布预习任务,课中可以开启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扫码签到,课后可以在线上平台发布试题试卷。(3)教学方法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为指导思想,采用翻转课堂、SPOC法、案例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4)教学评价设计。通过签到、课堂参与度、在线随堂测试、阶段性作业、学习态度等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数据进行跟踪来进行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学习态度的调查等方式来进行总结性评价[4,5]。

(二)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形成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学习方式。

1.第一阶段:线上自主学习阶段。(1)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教师提供本小节相关微课、视频、文字及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通过线上学习完成,可以通过微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呈现,供学生自主学习。(2)互动答疑。在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对本小节内容进行预习时,对思考题进行思索时,针对学生在课外线上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助线上平台向教师或助教提问,教师或助教进行解答。

2.第二阶段:课堂互动学习阶段。课堂互动学习阶段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自主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针对预习中不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侧重的学习。(1)自学检测。课堂学习之前,教师首先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签到,知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发布测试题,学生利用学习通线上完成,之后教师以投屏的形式展示学生测验情况,并进行分析,教师针对出错率高的题型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消除迷惑,降低出错率。(2)讲解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自学测验的情况进行本小节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从测验情况分析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还存在欠缺,还不具备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需通过一些实例进行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例如讲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时,通过向学生讲述西汉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完成历史巨著《史记》,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让学生明白要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要立志當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3)话题讨论。在课堂上,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可在线上学习平台布置讨论题目“当代大学生丧失理想了吗?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个人的人生理想”开展线上话题讨论活动,全体学生实时参与,每个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均等。讨论话题起到情境引入的作用,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学习中。(4)学习评价。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为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教师发布小组任务“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如何理解挫折是一种人生体验”等话题,分组进行讨论并提交核心观点,由教师进行线上的学习评价。

3.第三阶段:巩固实践学习阶段。该阶段主要是以学生完成教师分配的项目为主。教师分配的项目一般分为三方面内容:(1)布置线上作业。课堂教学结束后,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完成的作业提交线上学习平台,以便教师进行查看批阅。(2)学习反馈。整个学习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的讨论区发起学习反馈,及时了解混合学习活动中学生最大的收获,对本次教学的意见或建议。(3)拓展延伸。课后学生通过将本次课程的知识迁移应用,深入内化知识。学生观看教师推荐的与本节课相关的电影《红旗漫卷西风》《八佰》《邹碧华》,书籍《诞生:共和国孕育的十个月》《新时代的温度》《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等进行课后拓展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坚定理想信念意义的理解。

結语

对“教”与“学”进行重新定位设计,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是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改革创新的路径。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对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进行重新构建与实施,将教师设计成课堂“主导”,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将学生设计成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探索的兴趣,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