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1期|PBL驱动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5/18 11:01:07

[出处]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1期

[关键词] PBL;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基金项目] 2018年度西安欧亚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18KC013)

[作者简介] 茆婷婷(1990—),女,江苏盐城人,硕士,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文学科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1-0148-05 [收稿日期] 2021-08-15

一、以PBL驱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综合变革,综合国力的增强,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从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迫切需要推动文化协同发展,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前提是构建科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自上而下稳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和国家系列政策与方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方向,要求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和展示出来,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教育顶层设计需要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常态化实施

教育部为响应国家战略的发展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4年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8年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2019年发布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2021年发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系列政策举措,从顶层设计着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发展体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常态化实施。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自上而下表现为从总体规划走向系统化、体系化、制度化,要求统筹中小学各学段的目标要求,分层设计,重点突出,同时结合各学科自身的特点,有机融入,统整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发挥传统文化综合育人的功能。在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三)PBL凭借其优势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抓手

21世纪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都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世界范围内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推动着全球教育的变革。项目式学习(PBL),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在国内外基础教育阶段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实践。以美国萨米特学校为例,采用跨学科的PBL模式获得成功,以培养当下社会环境下健全和健康的人为目标,发挥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做项目解决实际的问题、克服挑战。近年来,国内很多学校也大规模开展PBL模式的探索,基于项目和真实问题情境的学习,富于挑战性的驱动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发布项目产品或学习成果,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PBL凭借其优势成为我国一线中小学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庞大,兼容不同领域和学科,涉及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艺术等。目前已有很多中小学尝试采用PBL的方式整合不同领域资源,设计基于现实问题情境和当下生活需要的传统文化教育项目,引导学生在理解、感受、践行、传承的过程中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将传统文化教育与PBL相结合,有助于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加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项目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当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各地区和学校纷纷加大力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重要进展。

第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优化。北师大版、鲁教版、江苏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先后出版启用,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为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文本。与此同时,各地教育部门及组织机构相继修订各学科原有教材,修订课程标准,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加入原有教材,初步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与教材体系。

第二,傳统文化教育活动广进校园。中小学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特色,纷纷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各级、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国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民俗文化、传统节日习俗等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极大丰富校园文化教育的内容。

第三,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特色校本课程。部分中小学立足于本校,聚焦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极具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较好地渗透校园,与校园文化结合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一部分,形成学校文化雕塑、学校文化展示墙、学校文化博物馆等校园文化空间。

同时,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学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很多学校虽然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停留在理论设想和宣传层面,缺乏具体有力的实践行动。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较多来自教材和讲座,很少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实践。二是部分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路径较为单一。很多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活动,但活动缺少深度的思考和设计,形式较为单一,时间没有连续性,表现为场面较为热闹,教育效果却不理想,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体验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三是重知识宣传和讲授,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践行力度不够。很多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忽略传统文化的德育和美育功能,教育内容空洞,流于形式,对践行传统文化的系统思考不够,不能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呈现适宜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整合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四是现有传统文化教育类活动系统化设计不够,零碎的、发散式的传统文化教育类活动较为普遍。各学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时,更多关注单次活动设计及活动效果,较少从整体去关照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阶段性设计目标和学习效果,不同活动之间的目标设计普遍存在割裂、分散现象。五是传统文化教育师资背景复杂、数量欠缺、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各学校普遍欠缺专门的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固定师资,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很多时候由语文学科教师兼任,同时根据不同学校诉求不定期邀请非遗传人、文化名人、学者、技艺师等不同背景的社会人士以讲座、工作坊、特色体验活动等方式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此部分社会人士没有经受专门的教育教学相关培训,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和身心发展特点都不够了解,不能设计多元、有趣的活动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效果。概括来说,上述问题也呈现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困境。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何设计校本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是当前很多学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PBL驱动构建校本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实施策略

构建校本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学校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采用PBL的模式,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遗址等资源,为师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围绕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种问题开展探究,在协作中形成或发布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文化产品和学习成果。各学校不同路径的PBL探索有助于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

依据PBL模式,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项目实施步骤可分为项目启动、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和评价反思,在项目评价反思阶段完成后迭代原有项目设计,进入新一轮的项目启动以实现项目持续改进,具体如图1所示。在项目启动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设计者需要秉承开放、真实的原则,结合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现实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作为项目学习的选题。同时,为学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解决驱动问题以获得知识与技能。在方案设计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设计者需要厘清项目的总体目标和不同阶段的子目标,制作PBL设计方案。从跨学科视角确定具体学习目标,同时明确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项目中综合能力发展和核心素养养成的目标。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分解学习子问题,制作学习清单,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实施的步骤,明确项目学习成果的类型和具体形式。在项目实施阶段,传统文化教育设计者成为项目实施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按照项目方案推进项目,落实学习目标和任务,凝练有价值的项目学习成果,在学生需要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日志和小组调研活动小结的撰写,保存项目学习的过程性资料,驱动学生及时总结反思。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是项目的主导者,以小组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项目学习探究,进行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资料搜集,去到当地的博物馆、史料馆、文化机构等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专家咨询、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围绕某一具体传统文化问题的探究活动。在成果展示阶段,研究报告、海报、调研报告、演讲、辩论、舞蹈展演、文创产品、纪录片等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选择的成果形式。在评价反思阶段,采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元评价维度关照不同个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过程。设计具体、科学、可操作的学习量表,帮助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从多方位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表现和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多元反思。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BL模式实施步骤看,项目整体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主动探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克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打破当前传统文化教育践行力度不够的局面。项目学习多样化的学习成果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多元创新的可能性,为传统文化发展注入活力。为打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困境,PBL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资源整合、项目设计、成果转化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一)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阶段性认知发展规律,整合优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各地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汇集、发展、演变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代代中华儿女的传承,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韵。学校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优势的传统文化资源,城市历史、名人民事、民俗文化、山水生态、物产器物、宗教文化、经典著作、生活服饰等都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可选素材。在资源积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規律和成长特点,选择性地整合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课程地图,明确每一次活动的具体目标和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并迭代本校的优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由周边向全区域乃至全国各个地区探索,为学生构建关于传统文化相对完整的认知体系,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风尚,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而自觉地践行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

(二)以具体问题驱动,设计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育项目

有研究者指出,学生只有通过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要素及内涵,才可能对其形成认同,乃至将之内化为自己知识系统的一部分,只有达到这一认知层次,才能说传统文化教育是成功的。PBL的设计是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驱动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的关键。在整合优质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主题,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制定项目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围绕驱动问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以历史名城西安为例,驱动问题设计:假如你是一个文创设计师,你会为西安设计什么样的文创产品?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西安的历史文化变迁,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西安元素动手设计产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学校及教师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系列活动的设计和支持,帮助不同的项目团队去完成自己团队的文创产品。系列活动包括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城墙等,组织学生观看《长恨歌》、秦腔、皮影表演,组织学生参与线上或线下的文创设计课程学习等系列活动,共同驱动大问题的解决。学生在项目中,感受西安的人文历史和地域民俗,强化学生作为西安人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文创产品的设计,也为西安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创造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三)创建项目评价和展示平台,促进教育成果创造性转化

项目评价是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关系着项目目标是否实现和驱动问题是否解决。根据具体的项目成果,为学生设计并提供传统文化项目成果评价和展示的平台,能够促进学生开展项目反思,提升自我效能和项目参与的满意度。PBL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陈述、报告、展示等形式开展项目,项目评价应关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邀请家长、文艺工作者、非遗传人、专家型教师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内容应关注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沟通与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正如研究者总结,项目化学习有更高远的价值取向,也更能体现這个时代普适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合作、共同承担责任,体现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命题的关注。传统文化教育项目成果的展示方式包括展演、录制视频、举办展览、创建网站等,各学校应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支持和鼓励师生共同参与传统文化特色成果建设,形成有影响力的成果案例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成果转化的过程也是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创造和影响力提升的过程,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重视人才培养,优化师资结构,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提升有赖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目前,各学校普遍较为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方式转变重视不够,对加强人才培养的认知不足。改变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困境,首先应该解决传统文化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改变当前传统文化教育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局面。在整合优秀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加强对本校在职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能力的培养,改善师资结构,培养对传统文化有深度理解与较强学习兴趣的优质师资,逐步形成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定期开展多样化培训及工作坊,邀请校外专家开展针对本校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培训,提倡校内外教师协同开展围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讨,在教学实践方面形成优势互补。聚焦前沿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针对校内外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开展PBL设计与培训活动,激发传统文化教学活力,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在加强校内人才培养的同时,建立校外专家资源库,加强家校合育,与不同领域的传统文化教育专家和社会人士建立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多元社会力量支持以获取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除此之外,溯源高校职前教师培养过程,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应予以高度重视,设置更有针对性的教育体系和课程模块,构建特色传统文化教育职前人才培养体系。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应立足于区域特色传统文化,开发高质量的传承培训课程及项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辐射引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开展基于传承项目的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切实打造本校特色及品牌,构建面向未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共同体。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