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9期·北舞学子“以舞报国”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1 11:11:13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9期

高骞 栗立

[关键词] 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必备品格;以舞报国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北京舞蹈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课题“新时代北舞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工作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 高 骞(1981—),男,山东青岛人,艺术硕士,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党总支副书记,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舞教学与创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栗 立(1988—),女,山东青岛人,艺术硕士,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舞教学科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舞教学、表演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9-0009-04 [收稿日期] 2021-09-02

曾几何时,知识本位的教学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空隙,教师的目标是竭尽可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然而,知识教学是否可以完全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呢?我们逐渐意识到,学校的教育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科教学的层面上,而更应该给学生准备好漫漫人生道路上的核心素养。这对学生来说,就像是划动人生这艘大船所必需的“桨”。只有这样,培育出来的青年学生才可以在祖国的需要和社会的历练中,独立、自主地扬帆远航,才有可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那么立德树人的具体落实要如何展开呢?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并放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由此可见,教育的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抓手可以从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

一、核心素养培育的工作实质——立德树人

立德樹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工作实质[2]。不立德,就不能树人。何为“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德”更多是一种民族性、认同性、归属性情感下所驱使的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爱人爱己、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言行举止,也是一种仁爱、感激、高尚品行的内在体现。学校要通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修养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指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之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冷静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北京舞蹈学院以舞蹈为专业特色,使学生在不同种类与形式的舞蹈中实现对“德”的学习与弘扬,树立起“习舞先习德”“以德促舞,舞韵显德”的高标准、高意识,帮助学生逐步明确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质其实就是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二、核心素养培育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学校应该在注重学科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开发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合作创新、家国情怀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能力。那么,在当下核心素养的培育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目标都包括哪些呢?以下笔者将以北舞学子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的排演工作为例,进行逐一分析。

(一)吃苦耐劳的品格

作为一位北舞学子,从踏进专业教室的那一刻,便在一次次极致的训练中与身体暗暗较量。吃苦耐劳是作为舞蹈从业者最为核心的必备品格,也是舞蹈专业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网络等多方面影响,很容易缺乏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之舞蹈专业的特性,学生往往更重视自己的个性表达,个人行为更倾向于自由散漫。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崇高理想,正确把握好集体主义与个人发展的平衡,是核心素养教育需要妥善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此次建党百年大型演出排演活动中,100多天的集体排练、集体生活、集体演出给学生在吃苦耐劳和团结互助方面上了一堂最为生动的实践课。

在此次大型排演任务中,北京舞蹈学院从最初的启动准备工作到最终精彩呈现总共历经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数百名师生全程同吃同住、相扶相持、并肩作战、荣辱与共。北舞学子在此次任务中彰显了政治站位高、保密纪律严、保障机制全、大局意识强、专业素养优、配合完成度高等优秀品格和突出特点。这都源于每一位师生心中的强大的内驱力:高效率、高标准、高意识、高质量地完成“以舞报国”的使命初心。这一难忘的排演经历留下了许多台前幕后的感动瞬间,也润物细无声地在每一位同学心里留下了不可抹去的深刻印记。

(二)逆境成长的决心

排练基地位于城郊地区,环境十分艰苦,刚进驻时正值春末,昼夜温差大,也是北京沙尘天气最频繁的时候。同学们在露天排练场上不仅要全神贯注地投入排练,还要抵抗日晒、蚊虫、狂风、沙尘、暴雨等环境的外在干扰。有时被强烈的日光晒得半睁半闭眼睛去寻找排练位置,有时被大风吹得寸步难行,有时更有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成“落汤鸡”的狼狈经历。在这些过程中,每一次的忍耐和坚持都演变成对精神意志的磨炼,大家逐渐发展成为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挚友。虽然训练十分艰苦,但没有一位同学抱怨,全都无怨无悔、全心全意全情地投入到排演任务中去。

在艺术人才的教育培养中,业务能力精湛是专业深度,而品格言行高尚则是专业学习的前提。舞蹈本就是内心情感世界的艺术展示,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必须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建立起“德”与“艺”的正确关系。同学们把能参加此次排演任务当作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以及党和国家赋予的一项光荣使命。他们在日志和思想汇报中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在逆境中诠释了“德艺双馨”的全新思想内涵。

(三)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此次《伟大征程》的排演活动中,北京舞蹈学院的学子们不仅以演员的身份参与了多个篇章节目的演出,还承担了舞蹈动作编创、日常排练与教学的工作。在多重身份的转变中,同学们全力以赴地完成了自己不同岗位上的职责,并把各项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在鸟巢的每次联排结束后,大家都会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和舞美效果进行结构、内容、人员的反复修改。除了一次次地推翻与反复重建的打击,同学们还面临着正式演出日益临近的紧迫感,但大家并没有表现出急躁情绪,而是用识大体、顾全局,舍小利、存大义的胸怀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最终以热情饱满、积极向上的态度圆满地完成了演出任务。在核心能力与素养的培育引导下,这种以大局为重的思想高度也是同学们在此次演出中学到的受益匪浅的一课,使学生领悟到了有别于校园内的、更高维度的社会经验与艺术情操。

《伟大征程》的排演过程练就并强化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而最终的演出成功也离不开这些核心素养的支撑。这就是最好的艺术实践课堂,也是每一个位同学和老师内心最难忘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

三、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工作路径

核心素养围绕的中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塑造和培养的。而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准确对接,亦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一环。尤其是在国家大型活动的实践中,更是实现了核心素养培育与国家社会发展维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要抓住《伟大征程》作为国家大型活动这一淬炼学生的生动实践课堂,系统总结并积累教育工作开展的宝贵经验。

(一)在实践中塑造品格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文艺演出的实践活动既是一堂最深刻的党史实践课,又是一本最富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舞蹈思想政治教科书。通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难得的机会,学院因地制宜地为同学们组织了主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保持高水准、高素质的排演状态。在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校训的熏陶下,同学们利用排练间隙阅读党史相关资料,认真揣摩演绎的时代背景和情绪状态,把理论学习与专业训练同步到一个平臺上。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史的认识,更是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气势磅礴的大型文艺演出增添了一丝书香之气。除此之外,在这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下,学院党委在基地组织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和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以党的精神为大家指引方向、鼓舞士气,多名同学在排练期间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全体师生将“爱国、爱校、爱舞蹈”的北京舞蹈学院精神贯穿于建党百年的重大演出活动中去,顺利完成了无愧于伟大时代、伟大庆典的艺术创作。

北舞学子作为首都高校的代表,亦作为全国舞蹈专业的领头人,对大型国家演出任务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在《伟大征程》的正式录演当日,演出进行到一半,伴随着雷鸣电闪,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由于导演没叫停,所有演员都没有丝毫怠慢,在大雨中热情不减毫无保留地继续进行演出,这场雨也被使用在录演结束后正式放映的画面中。与其说是一场意外,不如说是“天公作美”,演员们在雨中伴随着激扬高昂的旋律淋漓尽致地挥洒着舞姿,让那一份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的赤诚显得更加深厚和动情,进一步彰显了北舞学子对艺术的崇高信仰与高度的职业操守。

(二)在体悟中建立自信

在当前国际文化日益呈现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对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基础,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从而推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与素质教育发展。我国是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也正是按照党史由远而近地发展梳理而来的。这一难得的机会使同学们在排演节目的同时也跟随时间的脉络去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始终勿忘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也永远铭记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先辈们。

在戏曲与舞蹈《激情岁月》中,整个舞台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对时代英雄模范人物依次刻画展现,其中舞段“纺织女工”将劳动人民辛勤劳作、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精神精准地体现出来。在编排过程中,我院教师作为编导将中国古典舞身韵融入动作中并与戏曲唱段结合,不仅体现了专业深度,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在这一篇章里,无论是雷锋精神,还是王进喜的铁人精神,这背后都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人无私奉献的汗水与勇于拼搏的智慧,是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高度意识,更是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高度觉悟。

(三)在舞蹈中报效祖国

北京舞蹈学院根据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聚焦于舞蹈学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双重目标的培养,为舞院学生确定了“以舞报国”时代精神的培养目标。通过“根植爱国情怀培养,提炼舞蹈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进一步依托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实现跨院系资源整合,将校园打造成为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阵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心理能力、认知研习、情意认同等方式,自觉将舞蹈专业所特有的审美品质与艺术品格融合其中,使舞蹈文化与相应的社会要求契合。

在情景合唱与舞蹈《战旗美如画》的部分,学生不仅作为演员身份去表演,更跟随着导演一起在规划前期进行动作编创的工作,并随时在排练中进行动作的实验与调整。这种奉献精神也正如《战旗美如画》中所传递出的那样,那些在保家卫国过程中流血牺牲的战士也成为同学们深深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在学生的舞蹈中流传下去,流传到为党庆生的排练场里,流传到未来的世世代代。这一最鲜活的“以舞报国”精神将根植于学生内心的最深处,教育亦要紧扣时代脉搏,用专业核心素养锻造以舞蹈专业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格局,认真总结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艺术实践经验,凝练舞蹈学子“以舞报国”精神内涵。

結语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时代和世界发展大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对指导我们全面把握大变局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个时代中,中国文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专题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凸显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重要的载体,舞蹈教育应强调把握文化优势支撑发展优势,同时应明确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将舞蹈技艺学习的过程、舞蹈文化传承与爱国主义情怀的铸造密切契合,以蕴含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精神,熏养舞蹈学子的必备品格,并鼓励舞蹈学子自觉以精湛的专业技能为基础,激发创新性发展,努力探寻和实现“以舞报国”的途径。

“吾辈当自强”,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要将爱国的情怀与高尚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以“主人翁”的心胸看待中国舞蹈文化与世界舞蹈文化的对话与碰撞。北舞学子不仅应该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更应具备中国舞蹈文化的坚定信念与精神气质。因此,我们提出“根植爱国情怀培养,提炼舞蹈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构想,将精神目标与技术能力有机地统一在整体情怀下给予提升,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在“爱国,爱校,爱舞蹈”的激发下继续砥砺前行。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